【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黄河》教学设计1-湘艺版.doc,共(4)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6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黄河大合唱》欣赏课教案一、教学年级:高一年级二、课型:欣赏课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
想教育。2、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大合唱四、教学内容:1、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有关乐章2、音乐知识:大合唱五、教学重难点:1、熟悉黄河大合唱、了解大合唱形式2、教学难点:真正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时代精神。六、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欣赏法、讲授法
、练习法、讨论法等。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八、教学过程:1、简单介绍《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型声乐作品,歌颂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爱国主
义精神。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该作品完成于1939年3月。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一幅幅中华民族抗日卫国的壮丽图景。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现代大型声乐作品。2、简单介绍大
合唱大合唱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从内容上看,各乐章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每个乐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从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或钢琴伴奏。如:冼星海
的《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瞿希贤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3、《黄河大合唱》全曲结构,全曲包括八个乐章,以朗诵和乐队将各个乐章相连。八个乐章服务于一个主题:抗日,爱国。每个乐章的音乐相对独立,但是情感发展始终非常紧密,统
一。整个作品的旋律发展建立在三个基本主题上⑴《黄河船夫曲》的主要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⑵《黄水谣》的主题: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和自由奔放⑶《怒吼吧·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打败日本侵略者4、简介并欣赏《黄河船夫曲》,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领
唱、合唱),作品表达了怎么样的精神?(乐观、顽强、坚强不屈)5、简介并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有关乐章,欣赏过程中学生如果熟悉旋律可以跟唱。6、找学生回答有关乐章的演唱形式:歌名演唱形式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水谣混声合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混声合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7、总结(1)黄河
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的反映了时代精神,是中国近代史上里程碑似的杰作。(2)冼星海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富有时代特征,超越时代局限,具有强大的
艺术感染力,在表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民族方面达到极高境界,被誉为“人民音乐家”。8、简单教唱《保卫黄河》9、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