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茉莉花(江苏民歌)》教学设计3-花城版.docx,共(2)页,15.01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76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茉莉花的芬芳一、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唱等感受,多方位体验、欣赏作品《茉莉花》。统一作品素材,区别南北音乐特点和风格是不同的。2、了解《茉莉花》与歌剧《图兰朵》的关系,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3、通过欣赏和了解不同音乐形式、了解《茉莉花》在国内外舞台上
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4、怎样理解在音乐领域中,“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含义。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人文知识,对于有自己的理解运和个人独立的分析能力。运用用对比的欣赏手法,让学生了解,茉莉花同样的音乐素材,在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三、重点难点1、通过对民歌《茉莉花
》,南北音乐特点和风格的分析,了解民歌在传播过程的不同地域,影响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2、了解《茉莉花》与歌剧《图兰朵》的关系,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3、通过欣赏和了解不同音乐形式、在各种重大场合中演奏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在国内外舞台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四、教学过程首先
,欣赏音乐江苏民歌《茉莉花》,请学生回答问题。(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江苏《茉莉花》?)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后,教师进行补充。并拓展茉莉花的历史来历,通过介绍茉莉花的调式调性,引出它的历史来历----------《鲜花调》。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的对比南北的文化差异,采用东
北的《茉莉花》及河北的《茉莉花》来与江南江苏的《茉莉花》进行比较,请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归纳与总结。其次,再为学生拓展茉莉花走向全世界的过程(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最早记载出现在1763-1774年间出版的《缀白裘新集》。1804年,
英国人巴罗在撰写的《中国旅行记》中将《茉莉花》用五线谱记载,并把该曲带到了欧洲。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茉莉花》唱响美国。这以后,《茉莉花》有幸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经典。1926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它的旋律创作了歌剧《图兰朵》。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
幕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音乐、闭幕式。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开幕、闭幕,都少不了《茉莉花》的身影。)在描述中国《茉莉花》与歌剧《图兰朵》之间的关系。讲述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好处,总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最后,进行回顾,布置课后作业。五、教学方法教授法、表述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