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体育与健康《五、分析:投掷的技术》教学设计1-教科版.docx,共(4)页,141.96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7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型复习课课时第3次课授课人数45教材背向滑步投掷实心球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引领、参与、促进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运动
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在运动技术、身体素质、探究、合作等能力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教材分析本课主教材内容是背向滑步投掷实心球。教材出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体育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体育与
健康》,高中全一册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为第三次复习课。多年来,投掷项目由于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在大部分学校成为被体育教师遗忘的教学内容,再加之各学校水泥、塑胶场地的增多,更成为教师不能上的借口,使得学生投掷项目的技术与技能严重缺失,但在各级各类的运动会
上,投掷项目特别是铅球又是必不可少的竞赛项目。基于全方位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之要求与需要,让铅球教学更多的回归课堂,适应新环境的教学,利用实心球进行新环境下的铅球教学尝试。一是让学生掌握投掷
铅球的技术;二是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兴趣;三是探索在新环境下开展铅球项目的教学之道,四是能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提高课堂练习的密度,五是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与学期教学计划。本教材对增强学生上肢的爆发力、腰腹肌、关节韧带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协调性及灵敏性和平衡器官的功能有积极作用。对培养学生果断、拼
搏、不怕苦、不怕累等优良品质有重要意义。本课教材难度较大,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技能要求较高,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努力提高是教学目标之一。辅助教材是仰卧举腿与仰卧起坐身体练习,旨在提高学生腰腹肌方面的能力,全面、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情分析本课参与班级是高二、3班,
全班45个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26人。本班学生上进性、凝聚力较强,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但是体育基础一般、运动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平时很少参与运动,是本班最大的不足,也是让班主任着急,让科任教师都很不满的问题;为调动学生
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兴趣,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与共同提高之目的,选择本班参与课堂实录,希望达到激励、促进之作用。教学流程开始部分教学常规基本部分游戏徒手操专项准备活动基本部分个别学生展示集体展
示教师展示发现与提出问题解决重点问题一问题二解决难点问题分组练习各种练习展示评价素质练习结束部分游戏、太极放松小结师生再见。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背向滑步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概念及完整技术,及其锻炼价值与功用。2.技能目标:进一步掌握背向滑步投掷实心
球与最后用力的技术动作,提高预摆、团身、滑步、转体、推拨动作的衔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练,不断努力实践,重视自身与他人安全,互相合作,遵守规则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背向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次数
时间开始部分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及注意事项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12'1.检查人数2.向学生问好3.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强调安全。4.见习生出列,观看练习。1.集合整队2.向老师问好3.认真听讲
4.安排见习生要求:1.快、静、齐;2.精神饱满。组织:(四列横队)▲准备部分一、一般性准备活动1.游戏:“喊数报团”方法:学生成二列纵队在实心球围成的圈外,按要求慢跑或单足向后跳的过程中,听到老师喊出的数字后,在5秒
之内,须手拉手组团做出“燕式平衡”动作。奖励规则:未按要求完成者,奖励下蹲,男生3次,女生2次;完成者奖励1次。目的:(1)充分热身;(2)提高学生的反应、平衡、协调能力;(3)利用游戏练习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4)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及良好品质。2.徒手操(1)头
部运动(2)上肢运动(3)体转运动(4)腰部运动(5)腿部运动(6)单腿屈伸运动目的:(1)充分热身;活动肌肉,关节、韧带;(2)利用徒手操练习,解决部分重点。54×8拍3'5'1.组织游戏(1)讲解规则提示安全事宜(2)队列调动(3)喊数清点(4)执行法则2.组织徒手操(1)带操喊口令(2)适
当示范适时提示(1)认真听讲(2)积极参与(3)遵守奖罚要求:(1)注意力集中(2)了解规则(3)主动积极(4)善于配合(5)遵守规则(6)后退注意安全(1)听清名称听从口令(2)集体练习跟上节拍要求:(1)动作规范有力(2)速度幅度一致组织队形:(两路纵队相向围绕成圈组织队形
:(3)避免运动损伤。二、专项准备活动1.左右手交换抛球2.相互传接球3.向上抛球4.持球向地推球目的:(1)熟悉球性(2)体会持碗、指拨球32'专项活动组织:(1)讲解示范(2)方法要求(3)调动积
极性(4)提出安全措施(5)巡回指导(1)专心听讲(2)认真观察(3)认真练习要求:(1)两人一组交换练习(2)认真配合互相提高组织队形:基本部分一、复习背向滑步投掷实心球1.个别学生示范2.集体徒手展示目的:(1)引导学生
展示(2)发现与指出问题(3)明确学习重、难点3.教师示范4.问题查摆、攻坚克难问题一:滑不动(学摆腿、团身、滑步)目的:解决重点问题问题二:推不出(学支撑、挺胸、推拨)目的:解决重点问题5.解决难点安排(1)分组练习1)徒手原地推实心球
2)徒手滑步推实心球3)持球滑步推实心球4)掷保龄球练习5)背抛实心球练习(2)展示练习目的:(1)运用多种方法(2)解决重、难点(3)提高技术技能23332282232'2'2'9'1.启发诱导(1)学生示范(2)简洁评价2.集体练习(1)发现问题(2)明确重点3.教师示范对比讲解4.
重点发现指出(1)采取方法措施(2)指导练习(3)针对问题(4)分析评价(5)指导纠错5.解决难点方法(1)男女分组(2)统一指挥(3)巡视纠正(4)鼓励督查(5)安全提示1.点评自评2.纠错指正2.适时点评1.毛遂自荐(1)用心观察(2)查摆问题2.自主探究(1)有所认识(2)明确目标3.听
讲观察反思反省4.纠错重点练习(1)向后跳练习(2)用心用力(3)探究原因(4)交流讨论(5)跳绳辅助5.能力提升(1)二人一组(2)一掷一拾(3)相互配合(4)彼此提高(5)注意安全1.好、中、差展示2.观摩
观看3.互评自评组织队形:(经两路纵队相向围绕成圈)组织形式:二.素质练习1.仰卧举腿2.仰卧起坐3.上下摆腿目的:(1)强化腰腹肌力量(2)全面发展体质3'(1)安排内容(2)督促练习(3)(纠正鼓励(1)听从安排(2)认真练习(3
)完成任务组织队形:☆☆☆☆☆☆☆☆☆☆☆☆☆☆☆☆☆☆☆☆☆☆☆☆☆☆☆☆▲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1)游戏“石头、剪刀、布”方法:2人或多人自由组合,原地双脚连跳3次,双脚并为“石头”,前后为“剪刀”,左右为“布”,双手动作照旧。规则:双手双脚同出;胜方刮负方鼻子一次。(2)太极放松2.小结
3.师生再见4.收拾器材413'1'(1)讲解规则(2)简明扼要(3)巡视指导(2)老师领做音乐伴奏1.以鼓励为主2.与学生道别3.回收器材1.仔细听规则2.认真做游戏3.配合好手脚4.放松好臂腿(2)学生跟做身心放松1.自评互评2与老师道别3.归还器材组织队形:
▲场地器材1.田径场;2.实心球28个;3.跳绳60根;4.音响一台。练习密度35%--38%平均心率130--135次/分钟安防措施1.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2.科学合理布置场地器材;3.统一指挥投掷练习;4.不断提醒安全
隐患与纠正危险行为。课后反思1.为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要领,熟练动作,提高技术,将摆腿、团身、滑步、转身等重点技术动作安排在游戏、徒手操练习中,达到了既充分热身又提高技术之效果。2.
本着区别对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男女分组、自由组合法;用原地、背向滑步徒手、背向滑步推实心球及趣味性的练习,达到巩固掌握与逐渐提高技术技能之目的。3.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能仔细观察,巡视指导,及时纠错,统一指挥,防止意外,确保安全;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积
极参与、主动练习、相互配合、互相评价、共同提高。4、用实心球学练铅球技术,用胶带纸与跳绳在草坪上设置铅球投掷场地,既调动学生参与学练的兴趣与积极性,也达到本教学内容的规范性,为今后学校的投掷类教学做出有益
的尝试与经验。5.学生体育基础较差,完成动作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自评与互评的意识与习惯有待提高6.教师语言标准、教学手段多元、组织形式新颖以及对课堂气氛与学生情绪方面的调控,需要进一步规范、加强、完善与改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