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1-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x,共(2)页,15.95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授课节数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2.认同养成良好卫
生习惯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学难点1.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预防措施。2.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教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活动一、播放校园短剧,导入新课(利用平板,播放校园
短剧)同学们,观看完这段短视频,你认为视频中的学生的做法都正确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来一探究竟。(课题,传染病及其预防)二、新课讲授(一)什么是传染病利用平板同屏功能展示展示“想一想,议一议”的表格,统计全班同学患过这些疾病的人数。利用平板画笔功能,勾画哪些是传染病。提问这些疾病的病因分
别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疾病能够传染。引导学生总结传染病的概念,教师指导并展示概念。[图片展示]细菌、病毒、寄生虫。解释传染病的定义,及其兼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二)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利用平板播放短视频,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引导学生小组讨
论,通过短视频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图片展示]讲解传染源和病原体的概念区别。[图片展示]讲述传播途径。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将传染病分为四类。[图片展示]易感人群学生交流讨论。流感和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
人群。(三)如何控制和防范传染病[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做法[提问]从流行的环节入手,这些做法是怎样去防范传染病呢?从传染病三环节入手,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教学过程(四)总结总之,只有我们对传染病有了科学认识,才能够冷静地面对它、采取理性有效的行动,从
而健康快乐地生活。板书设计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病因: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二、特点:传染性、流行性三、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四、基本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