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1-湘美版.doc,共(4)页,5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5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三大类。2、理解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教学重点:突破只能欣赏具像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
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教学难点: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美术鉴赏书学生用具:美术鉴赏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工具的情况,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
:今天的社会,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与社会,大量的图像信息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你想躲避都可能无济于事。下面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1、认真观察一下图片,同学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1(利用尝试练习题,提高学生眼睛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图像的
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三)讲授新课:师:刚才的图片,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有的人却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他能够通过这双审美的眼睛产生思维和发现美感,并能够在此作用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
启迪。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图像与眼睛》。1、提问: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总结(点、线、面、明暗、肌理体积)多媒体出示2、美术形式语言要素构成的主要形式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图像)多媒体出
示3、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图像。欣赏以下三张作品,感受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师:各种美术作品,形象特征多样性。那么,能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很多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把作品中的物象与现实世
界中的物象一一“对号入座”,似乎不能对号入座的就不是好作品。这种看法有部分的道理,因为它涉及的只是具象美术这种类型。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在这个
环节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感受不同类型的作品应如何欣赏。)4、认识理解美术作品的的分类:2根据作品中的形象特征,我们把它划分为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让学生并初步认识三大类的美术作品)观察以下的两张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书本
P4的图片《贵妇人》,《刘胡兰就义》)(同学们阅读书本上关于具象美术的内容。对于具象美术作品,它所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甚至那些没有经过欣赏训练的
观众也可以看得懂。书本中列举了东西方的三件绘画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具象美术作品。)学生回答:它们在人物神态、气氛渲染、衣服的质感或空间的暗示上都显得很真实,仿佛我们可以走进画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具象美术作品的特点)师:具象美术的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
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不是被动的记录客观物象)(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注重表现题材的典型意义和人物的精神世界)(3)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
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具有很强的认识和教育功能)5、欣赏作品,体会具象美术作品特点。6、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什么?(生:思考回答,主观情感)欣赏作品《生日
》《狐狸的游戏》归纳其作品特点: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主要体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3特点如下: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或突出结构特点,不符合客观物象比例;或强调某种色彩感受改变了客观物象的色彩关系;或打破惯常的时空概念,营造出一种幻境,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可以辨认出
画面上的形象,但它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形象有一定距离,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7、作品欣赏,体会意象美术作品特点。并完成测试。8提问:美术作品可不可以不表现具体形象?欣赏图片思考并回答。欣赏康定斯基的《即兴之三》、蒙德里安的《红黑黄蓝灰的构成》等作品
与张旭的草书,导出抽象美术作品的特点再分析师:抽象美术的特点:图像不能对应于客观物象,他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这类作品或强调线,或强调色彩,或强调光影,并以此来表现作者对旋律、节奏、均衡、对比、清晰、混沌等单视觉元素的审美
感悟。9、作品欣赏,体会抽象美术作品特点。10、比较三类美术作品的不同。11、作品分类练习。这道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分小组讨论,接着每一组找一个代表上台写出答案并作稍略讲解,老师再公布正确答案让同学们思考,分
析答案的来由。)(三)课堂小结: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是多方面的,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便是具象美术作品也不等同于照片。我们今天学习了美术作品的三大类: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
品,请同学们下课后再到图书馆收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作品的内涵。(四)下课,师生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