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工艺《第一课 交叉穿编的美》教学设计6-湘美版.doc,共(6)页,6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4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湘美版高中工艺第四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交叉穿编的美教材分析: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对不同编织材料的学习,了解我国编织工艺中天然材料的材质特征,感受编织工艺中的材质美,编织工艺的实用性与美观性是如何结合。难点是掌握传统编织工艺在地域、造型、材质、技法表现中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习惯
的关系。采用直观教学、合作教学与启发教学的策略,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不同编织材料的研究性学习,初步了解编织工艺中天然材料的材质特征,感受编织工艺中的材质美。2.能够产
生对天然材料及手工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关注自然、关注人文、关注生活的审美意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对不同编织材料的学习,初步了解编织工艺中天然材料的材质特征,感受编织工艺中的材质美。用不同的传统生活、生产用品做对比,
以及与现代装饰编织作品的对比,从分组讨论中帮助学生建立对编织工艺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认知,并注重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2教学准备:学生做好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在课前做好相关知识的备课准备,在上课前做好课件、编织成品、及教具的准备。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教师挎着编织作品进教室,问学生:
今天老师的装扮有什么不一样呢?当学生指出编织作品后,继续问:那么生活当中也有非常多的编织作品,同学们能说出名字吗?在学生回答完后期间,可展示生活中的编织工艺作品图片。(表扬学生,关注生活,贴近生活)引出
本课题目——交叉穿编的美。二、新课引入(一)教师简要讲述编织的历史。编织工艺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旧石器时代,人类就用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竹编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这一时期的编织工艺也相
当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而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编用具近百件,品种有竹笥、竹篓、竹熏罩、竹席,还有草席,不仅编制工艺复杂,造型也很精美。到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
、四川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有了规模化的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而在现代社会,编织工艺除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产、生活用品外,在服装设计、珠宝首饰和室3内设计、家居设计中也一直在焕发光彩。(二)编织工艺
的材料与地域性的关系思考与交流:教师出示图片,以川渝地区和山东地区的编织主要材料为例,用对比的形式,启发学生尝试从地域性上谈谈编织工艺的材料有何不同,以及原因?(在此过程中,教师用多组图片作对比,引导学生从各地的地域特点、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教师作小结:我国的编结工艺,主要
是各地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并结合当地的传统习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的特征。(三)编织工艺作品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是怎样相结合的?编织工艺的材料有何特点?学生活动:教师分发形态不一、材料不同的编织作品,学
生分组讨论作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教师协助学生在分析中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作品一:竹编簸箕、筲箕(造型特点:形状大小不一、较平坦,作用:可直接盛装食物,用于沥水或淘米)作品二:藤拍(造型特点:细长的藤条盘成曲线造型,如中国结,作用:用于晾晒被褥时拍打灰尘及螨虫)作品三:草编花瓶、手
提花篮(造型特点:长方或各方形造型,作用:家居用品装饰用,手提花篮也可挂在墙壁上作装饰)作品四:柳编花篮(造型特点:结实耐装、简单大方;作用:外出野餐装食物等)作品五:蜡绳编腰带(造型特点:细长的绳以网状编织而成;作4用:用作腰带,搭配衣物作为配饰)在学生讨论后,分别抽每一组学生代表回答问
题,教师总结:由于各种天然材料不同的材质特征、材料特点,故而有不同的造型,以致形成不同的作用,在此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编织工艺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探讨。在这个环节,教师将准备好各种材料特点分发给各组学生,在讨论后选取正确的材料特点,
请学生代表贴到黑板上,以此加深学生对材料特点的认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编织工艺与地方文化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分析天然材料特点中认识到传统编织因地制宜、实用美观的审美特征。(四)总结编织的类别及手工艺(五)展示编织工艺的基本技法重点展示竹编的制作视频(六)从传统到现代的编织工艺
品1、要了解自贡龚扇和成都瓷胎竹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编织技艺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创新。例如龚扇,用竹子这样色泽单一的材料,采用疏密、粗细的对比和穿插手法,注意材料的方向和肌理,注重形式美感,形神竹藤柳草蜡绳手感细
腻色泽自然手感粗糙质地柔韧轻便柔软光滑平整结实坚固简朴粗犷较强拉力光滑细洁柔韧性强凉爽透气耐用牢固纤维长可染色5兼备地将图案跃然于扇面之上。编织纹样的多样化,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呈现给人以精妙绝伦的视觉
效果。2、展示现代艺术中的编织作品让学生体会编织工艺还可以用来现代艺术的哪些方面。总结:编织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不仅有它的实用和审美价值,也拥有独特的文化蕴意。它是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民族的兴衰,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是人
类生命活动的印记。如川渝地区的竹背篓,山东的红席,讲究“天人合一”的造物观的瓷胎竹编等都是人们交流感情和抒发观点的载体。虽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一些传统手工艺已经逐渐走向式微。但编织仍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其多
变的造型、丰富的种类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使它自带活力,难以被取代。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传承者,希望大家能更深入地去了解编织工艺,将其发扬、传承下去。布置课后作业。三、板书设计一、交叉穿编的美竹藤柳草蜡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