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工艺《第二课 百工之艺》教学设计3-湘美版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97.0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工艺《第二课 百工之艺》教学设计3-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工艺《第二课 百工之艺》教学设计3-湘美版.doc,共(2)页,9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4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百工之艺教案教学目标:重点: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欣赏、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百工的丰富性,价值和蕴藏的思想和技艺。难点:让学生在百工的技艺中了解感受到其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文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责任和情感)。教学

过程:一、导入:“感篇”上课,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了两把扇子过来,请两位同学上来近距离的观察下,说说这把扇子的独特之处!原来这个花纹是绣上去,而这个就是我们温州传统的工艺-瓯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工艺。什么是“工艺呢”?那你们

能讲讲,除了瓯绣,你还所熟知的其他工艺吗?(生:雕刻、剪纸、发绣等等)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说说他们是什么工艺呢?结合你们刚刚提到的工艺,做一个归类。图片:青花瓷、银饰、木雕、蓝夹卸,素纱禅衣(是西汉时期的丝织品,其总共就49克,相当于一个鸡

蛋这么重),石雕、景泰蓝。二、展开:“知”篇。1、让学生从照片和老师的介绍,以及自己的已知的工艺上感受工艺的不同总类、不同的作用、和技艺技法的精湛高超。2、学生感知一:在我们刚刚了解的基础上,同学们请上来写一写一

个词来表达你对工艺的感受和想法。(生:精美、精湛、观赏性强、高端大气、上档次。)涉及的知识点:金属工艺:金属工艺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的治炼技术的发达,大家知道吗,我国在殷商时期我国青铜的治炼技术一达到惊人的水平,而我们将那个时代称之为“青铜时代”,看看青铜能说说他们的特点吗

?他的造型型复杂、做工的精美纹饰狰狞。下面两个金属工艺,有同学们有了解过吗?(工艺技术的发达)而之后,我实在佩服我们的祖先,他们总能创造发明了很多的先进的镶嵌、涂饰等工艺方法和技术。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八国联军进北京,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当然对

于金灿灿的金子,他们更是不会放过的。面对镀金的他们却无能为力,他们想挖走表面的金,但是无论怎么敲打,金还是牢牢的附在青铜的表面。可见当时技术的发达和成熟。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这种技术——他就是鎏金。(工艺技术的精美)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是

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色彩绚丽、雍容华贵的工艺。大家是否觉得这些都出自余宫廷才这么精细,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这是苗家姑娘们每人出嫁时都会

有的银饰。金属工艺可能是我们现代人接触最为平常的一种工艺,虽不像苗族姑娘一样从头到脚都带着,可能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带点。这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苗族人要如此明目张胆的将银饰带在身上呢?工艺美可能是对技艺

的突破和最求,也是对古人的怀念与记忆。陶瓷工艺:瓷器是我国重要的发明。他是在制陶技术上发展而来的。他将瓷土练泥、拉坯、印坯、修坯、晒坯、施釉、彩绘在12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烧窑。虽然总的程序大概是这样的,但是除了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薄,在洁白的瓷体上附

以蓝色的纹饰,素雅清新的瓷器,但是在拉坯、釉彩、烧制工艺中变幻,生动展现了现在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瓷器。如:造型端庄、浑朴、色彩纯洁的青瓷。还有色彩浓艳,纹饰豪放的五彩瓷器。同样的工艺造就出了不同的气质,这也是匠人对工艺上

的创新的追求。当然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民间工艺。相较于宫廷的工艺,民间的工艺更具有实用性对吧。三、深入:“体验”篇。通过和学生们一起采访石雕、瓯绣老师后制作的视频,并结合学生的课堂上的讲解,让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近距离的观看和体验。在“看”的基础上的认知后,继续有另一个背后的体验

(工艺是需要时间的凝结、是需要匠人们的倾心付出、坚守、传承)。1、石雕的制作过程的感受。(因材施艺)2、石雕学生的分享。3、瓯绣制作过程的感受。(密齐平光巧)4、瓯绣学生的分享四:总结:“感悟”篇。虽然

老师们一生从事运针走线,敲敲打打,在我们看来缓慢、枯燥、沉闷的重复,但却是他们自己表达的生活方式。这也许也是手艺人的命,一辈子守着一个东西,不问贫困,一守就是一生,实属不易。在我们惊叹精美工艺的外表下,不要忘记,

也不要忽略那些在工艺背后的艺人们,是他们的坚持、守候、执着、与对作品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的伟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