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书法《第三课 碑帖情韵与池水尽黑》教学设计1-湘美版

DOC
  • 阅读 62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 页
  • 大小 32.5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书法《第三课 碑帖情韵与池水尽黑》教学设计1-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00 元
【这是免费文档,可以免费下载】
/ 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三课 碑帖情韵与池水尽黑》教学设计1-湘美版.doc,共(1)页,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3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篆书线质的审美与书写技巧教学内容:以三代的金文、秦代小篆、清代书家的篆书墨迹为素材,解读篆书线质体现传统书学审美的特征;以篆书线质所体现的传统书学审美之特征,指导实际的书写。教学重难点:1、体会三代的金文、秦代小篆以及清代

书家的篆书墨迹所蕴含的传统书学审美的特征。2、篆书线条的书写方式。课业类别:书法实践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鉴赏要义:1、开宗明义:书法在审美和技术上对书写中的“线”是有要求的,用笔应如“锥画沙”,线质应如“印印泥”。2、唐代书法家褚遂良首先提出来的。他说:“用笔

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使其锋藏,书乃沉着,常欲透过纸背。”3、明人顾大韶《炳烛斋随笔》:“古人之印章,以印泥故,凸起处其印文反凹,而凹陷处其印文反凸。”4、今人王冬亮认为,将“锥画沙”、“印印泥”联系起来讲用笔,是一对绝好的妙喻

:“锥画沙”是向下凹陷的笔道,“印印泥”是向上突起的笔道,总结:“锥画沙”言“锥”,以锥喻笔尖也,万毫齐力之谓也。沙之凹陷,则喻力透纸背。“印印泥”是言点画质感之凸显,有如今天讲的立体感,即有筋肉,神采显扬。二鉴

赏材料:1、三代金文:《周墙盘》、《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2、秦代小篆:《秦泰山刻石》、《秦驿山刻石》。3、清代篆书墨迹:邓石如《赠肯园四体书册》、《白氏草堂记》;《吴昌硕临石鼓文》。三、教师临

写示范四、学生临写练习五、教师巡回指导六、课堂小结: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强调以历史上经典书法作品和书学思想为研习之素材,不断的在审美和实践中体会“锥画沙”、“印印泥”之要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