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5-人教版.doc,共(3)页,10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8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模块书法年级高二课题名称走进书法——中国书法文化和书法线条之美课时1教材分析《书法》鉴赏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述能力,通过对书法赏析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史,初步认识和了解不同书体的基本特点,不同时代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初步理解和
领悟中国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掌握欣赏书法的一般方法。从而真正认识到书法和绘画是中华民族最为优秀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都没有接触过书法训练,但也希望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因此对学习书法是既爱又觉得难学,小篆的笔画书写比较容易把握,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学习信心,为以后学习隶书、行书打下用笔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初步认识和了解什么是中国书法艺术,不同书体的演变和发展及基本特点,了解不同时代
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和体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价值观:感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美,并从书法艺术作品中体会文学、历史等传统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
学生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书法赏析的方法。教学难点:感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美,并从书法艺术作品中体会文学、历史等传统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教学方法欣赏法、演示法、实践法教学资源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在美术(书法)教室布置摆放笔
架,放置书写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等);播放音乐,安排学生就坐,准备上课。3、学生带《书法》课本进入书法教室就坐。2作业要求学生临摹教材例字,领悟书法的笔画书写特点,感受书法的线条韵律之美。评价建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引入一、请大家来看两张照片,大家能找到一些熟悉的身影吗?米歇尔访华,学习中国书法。二、老师板书课题为什么米歇尔会对中国的汉字如此感兴趣呢?中国书法的魅力又是什么呢?导入课题。1、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回答。利用近期发生的时政新闻引起学
生兴趣。课堂发展一、两幅书法作品的区别。一幅硬笔书法,一幅软笔书法。通过学生的比较体会中国传统书法工具对于线条的影响。引出永字八法,体会“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二、通过两组变化的线条,体会不同的线条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一组是粗壮,厚重的线条。一组是运动灵动的线条。学生讨论,得出两组线
条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总结出线条可以表现力量、张力、运动、虚实等等感觉。三、王羲之与《兰亭序》颜真卿与《祭侄文稿》1、结合两幅作品,大家谈谈各自的感受。2、通过作品中的线条体会一下作者书写时时怎样的心情?请你详加表述。学生书写,讨论并回答。
(三)学生先讨论再回答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设计意图:欣赏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感受领悟,提炼阐发自己观点的活动,因而每个人的认识都有可能不同。认识到两个不同时代书家的一种创新精神,对中国书法艺3四、小结线条是书法的生命,是书法最基本的元素,
书法作品的好坏必须靠线条说话,是否具有质感、力度、节奏感。无论是传统经典还是现代作品,都需要对线条有一个提炼的过程。所以,线条是中国书法创作永恒的主题。生:结合背景和收集的资料,学生交流回答。术作出的贡献及对中国后世书法所产生的影响。重点体会书法是人心境的直接体现
,书法家借助汉字这个载体,书法是通过变化的线条来表现的艺术教学延伸建议学生多观摩书法原作或图片资料,阅读有关书法艺术的书籍。教学反思由于部分学生对书法的认识不够,实践练习时不够认真,练习效果略差,由于条件限制缺少展示空
间,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可以当场展示效果就更完美了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要想在1—2节课内作充分赏析,其容量和深度可想而知。为避免造成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究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力及心理特点等方面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采用更多而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大多对中国汉字及书法的发展历史了解甚少,因
此教师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小游戏,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的活动,精心做好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掌握欣赏书法的方法,并能感悟书法艺术作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