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4-人教版.doc,共(2)页,6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8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书法简史(先秦—汉)教学目标:1、了解先秦至汉书法发展过程,汉字演变过程。2、了解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体的特点。重点:1、认识甲骨文、金文、简牍、碑刻书法历史渊源及艺术特点。2、了解篆书向隶书演变发展过程及各个阶段艺术特点3、了解汉字由象形文字向抽象文字发展过程。难
点:对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体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导入部分:中国书法按朝代史迹流衍发展过程。讲授:一:中国书法,艺苑菁华,历数千年,史迹流衍,面目多端,难以尽举。兹仅依时序,分作十段: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
国,略撮其意而已。文字在出世并投入使用之后,有一个成熟过程,在这段道路上,是靠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两条腿前进的。早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用笔来描画或者作记号
。倘若"书画同源"之说有道理,那么文字史或者书法史起码不晚于此。二:书法的四种形式:1、真草隶篆行(图片展示)2、汉字演变过程(图片展示)三:甲骨文,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熟书法。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药
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它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年前的商代遗物。后来经过不断挖掘,出土甲骨片达十万枚之多;而上面的刻画符号,也总计达4500个
,其中1700个被逐一破译和解释出来。甲骨文内容大多为"卜辞",乃记载占卜吉凶之事件。图片讲解甲骨文、金文(毛公鼎、大盂鼎)石鼓文、简牍等艺术特。四:秦汉书法——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为统一度量衡,向全国颁发了诏书。这篇诏书或在权、量(权即秤锤,量即升、斗)上直接凿刻,或直接浇铸于权
,量之上,更多地则制成一片薄薄的“诏版”颁发各地使用,这就是《秦诏版》。图片讲解隶书(礼器、曹全、张迁等)艺术特点。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