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10-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2.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10-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10-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10-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3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9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3马说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用法。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3、认识当今社会重视人才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第一、二课时一、课前预习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二、初步感知1.文学常识。《马说》作

者,字,河南河阳人,代著名文学家,祖籍昌黎,世称,谥号,又称。与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之首。“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

某些问题的观点。虽是议论文体,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2、给加点字注音并朗读课文。祗.辱()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才美不外见.()8)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三、疏通文意3、阅读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划线为书本注释,阅读时要做好标记,并尽可能记下来。)(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一词多义虽:故虽.有名马虽.有千里之能尽: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食:食.不饱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5、虚词归纳:而:①而.伯乐不常有②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④执策而.临之之: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马之.千里者③食之.不能尽其材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其

.真无马邪③其.真不知马邪④策之不以其.道以:①不以.千里称也②策之不以.其道6、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7、翻译下面句子。(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9)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整体感知8、概括每段的意思。五、归纳·质疑写下你在预习或听课时遇到的问题,在小组或班上

提出来解决。第三、四课时一、自主合作,深入研读9、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什么?(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怎样的?(3)能表明千里马的外在特征的句子是什么?(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6)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平待遇的句子)是什么?10、本文用了什么写法?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的寓意分别是什么?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1、分析本文结构上的特点。1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据此概括文章

的中心思想。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13、按要求默写。(1)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2)有一位名人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马说》的一句话是:(3)怀才不遇的人常常引用《马说》中的一句话来慨叹:(4)表现食马者愚昧无知的语句是:(5)

《马说》的主旨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14、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