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7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55.5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5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8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3)背诵,理解文章的内容。(4)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贯穿读

、说、析、品、评,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法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难点: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二、教学策略:为增强本节

课的直观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更容易品味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共分九个环节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问题导入,直接点题,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这样问题导入,悬念的设置,

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时间比较长,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课前预习检测,目的是扫清生字词障碍。肴()弗食()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

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第一遍:学生自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

去读。第二遍:个别学生展示朗读。第三遍:男、女生分别朗读。并互评,看哪一组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其间教师进行学法指导:(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第三

环节:精读课文分析品味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分三个阶段:首先指导学生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重点字词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然后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解释翻译全文。第四环节:合作探究文章主旨概括新课标指出“能就

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在这一环节,主要是探讨文章写作方法及写作意图,从而得出文章主旨。1、本文主要论述了

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教学相长”的道理。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重视实践,

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论证)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论证)”。文章主旨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第五环节:点拨总结文章写作特点1、多使用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第六环节:拓展延伸,把握文章精髓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

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第七环节:课堂总结脉络梳理(板书)虽有嘉肴类比引入逐层论证引用作结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学学半,此之谓教学能相长第八环节:课堂

检测课时练(第一部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第九环节: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2、背诵课文。以上是教学的主要过程。六、课后反思“注重兴趣与感悟、注重朗读与积累、注重个性与反思”,是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是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是我“生命课堂”教学理念

的实践!(1)注重文言文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对文章逐步了解,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读,进一步品味文章的重点词句,并能正确翻译,最后达到把握文章的精髓的教学目的。(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赏析文章的重点词句,让学生自己找出不

懂的地方,在合作小组中讨论探究,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3)多媒体教学手段激趣,提高课堂效率。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的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特别是划分节奏的环节,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很快准确地掌握,有效地

提高了课堂效率。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