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导学案8-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82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5.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导学案8-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导学案8-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导学案8-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8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虽有嘉肴》导学案班级:七年级学习小组:学生姓名:课题虽有嘉肴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旨”、“困”、“反”、“强”、“长”、“学”的含义,理解“虽有……”、“其……乎?”的句式;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教和学的关系,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重点)3、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

度。(难点)【知识链接】本文节选自《礼记·学记》,题目是编者加的。《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教育学的专著。其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教学的原则,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等。【自主学习】(独学)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教学相长()()2、填空。“四书”、“五经”是我国的国学瑰宝,那么“四书”“五经”分别指哪几部典

籍呢?四书:________五经:__________【学习笔记栏】【合作探究】(对学、群学)1、朗读课文,读清句读。2、小组合作翻译全文,学会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1)解释重点字虽:弗:旨:古义今义善:(2)翻译句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解释重点实词是故:困:古义今义反:强:(2)翻译句子《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1)解释重点实词兑:学:xiào学:xué其……乎?:(2)翻译句子:【班级展示】(扩展延伸)从学习的角度来谈,“教学相长”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达标测试】(达标测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虽.有嘉(佳)肴(虽然)B.不知其.善也(代词,指“道理”)C.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D.然后能自强也.(句末语气词)2、《礼记·学记》中记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

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请问,你如何理解这段话(这段话讲述了哪些道理)?【收获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点、道理、启示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