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导学案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2.5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导学案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导学案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2课《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导学案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2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8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课《虽有嘉肴》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家签:_____________知识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能力目标:3.深入理解文

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情感态度目标:4.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学习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学习难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学习方法:朗读法、自学法

、研讨法。学习准备:了解初中议论文中的五种常用的论证方法中的类比认证和比喻认证。学习课时:1-2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还记得学《〈论语〉十二章》时老师给你们提过的四书是指哪些书籍吗?请同学们回忆出来。二.走进新课1.请你介绍《学记》《礼记》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嘉

肴.()弗.()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2.学习课文(一)读(1)听录音,要求:要听准字音,听清节奏。(2)朗读:练-试—评。(二)译①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至道..()(3)不知其善.()(4)是故

..()(5)知困.()(6)自反..()(7)自强..()(8)教学相长.()(9)学.学.半()②准确翻译课文。(三)研讨1、你觉得课文哪句话是在下结论?(你能否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句?)2.作者既要阐述“教学相长”这个观点,为什么开篇先写“嘉肴”“至道”?这样有什么好处?(四)

试背全文三、拓展延伸,启迪智慧同学们,刚才我们明白了《学记》中说的“教学相长”是指教师自身的“学”和“教”两种学习活动相互促进,使得教师不断进步。那同学们想想看,“教学相长”的道理是否也可以针对我们自己而言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四、小结本节

课我们通过学习,积累了本课的重点词语,也疏通了文意。本文在论述时先以“嘉肴”“至道”类比,引入对“”和“”的关系的推理,最后得出“”这个结论。层次十分清晰谨严,句式整齐,有韵律美。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课时作业设计课堂检测一,填空1、《礼记》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以前各种

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编撰。2、《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说明了的道理。二、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佳肴.()兑.命()学.学半()自强.()教学相长.()三、正确使用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1,通假字兑命2,一词多义不知其.旨也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学学.半3,古今异义教

然后知困.古义:今义:虽.有至道古义:今义: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的词语。①虽有佳肴虽,佳肴②弗食弗③不知其旨旨④虽有至道至道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⑥教然后知困困

⑦然后能自反也自反⑧然后能自强也自强⑨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⑩学学半学⑾其此之谓乎其四,翻译句子。(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故曰:教学相长也。(5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五,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六、作者既要阐述“

教学相长”这个观点,为什么开篇先写“嘉肴”“至道”?这样有什么好处?七、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加点

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2、翻译下列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

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