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68.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7)页,6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7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授课教案首页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汽车工程学院基础(部)语文教研室课程名称语文3任课教师授课形式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考核评价□其他活动□课时安排序号1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授课班级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壶口瀑布教学目标:

1.“壶口瀑布”的特点有哪些?两次描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表达效果?2.找出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谈谈它们的表达作用。3.作者由壶口瀑布产生了哪些联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两次描写的角度各有什么表达

效果?难点: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解决方法:分组讨论,理清内容,提炼关键字眼,发掘文句信息,归纳全文内容和蕴含的思想感情。授课地点:教学媒体:多媒体演示设备及材料:相关图片其它资源:学习效果评价方式:通过诵读,小组讨论,学生对文本内容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通过字词、思考、写作小练习,检测记忆和理解程度。作业和思考题:P5三、四;册P1-2一、二(做在本上);摘抄好词好句、段落;写景小作文一篇(做在本上)。课后小结:边讲边练,多让学生思考、讨论,效果较好。填表说明:1.序号,指该课程授课的顺序

号,应与授课计划一致;2.授课形式在相应的选项打“√”。授课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壶口瀑布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上课前先做个人文知识小练习(抢答):1.()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A.长江B.黄河2.黄

河的源头在()(多选)A.壶口B.发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C.潼关D.蓝田大家知道黄河的唯一源头在哪里?(展示图片)今天我们通过梁衡老师的文章来领略这“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风采。5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二.初识壶口1.作者曾两次到过壶口瀑布,初次相识,壶口瀑布

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概括或上黑板写板书,教师提示:初观瀑布(雨季)........例如: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涛声如雷修辞:比喻:像一锅沸水角度:俯视体会:心还在不住地跳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壶口瀑布危险、气势磅礴等

特点。注意作者此处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所起到的效果,以及当时作者的感受。三.再访壶口20指导学生划出动词“落、跌、灌、冲”等填表说明:1.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

;3.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授课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再观瀑布(枯水季).........1.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

作者面前呢?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访壶口。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点拨:学生初步感受到的依然是瀑布的浩荡声势。可提示学生,初识壶口作者只敢远观,现在是近看,更为细致,要抓住关键语句深入体会。对重点句应反复

朗读,可由分析语句的学生个别读,也可全班一起读。2.黄河在这里仅仅展现它的阳刚之美吗?为什么作者将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教师提示:水有多种形态:凝固的、液态的。作者展开了联想:兼容感情、浓缩世界修辞:排比、拟人、反问、引用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分别从河

床、水流、石头角度描写黄河之水,黄河既壮美,又优美,堪称刚柔相济。20指导学生划出动词“涌、挤、撞、碎”等启发引导四.感悟主旨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若学生只答到赞美黄河,可追问为什么赞美,赞美什么,引

导学生理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深意。五.结构:开门见山——两次观瀑布——石——卒章显志六.思想感情:壶口的品质——黄河的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品质15填表说明:1.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

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3.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授课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时间分配方法及手段七.拓展思考:比较阅读:有的写瀑布的文章侧重写感想,抒发感情,写景描写少。同学们去查一查。同学们还可查找有关“壶口”的传说故事或其

它相关资料。八.作业:1.写作小练习:写一篇不少于四百字的寓景于情蕴含哲理的文章。题目自拟。教师提示:可写荷花:外形“婀娜多姿”蕴含的哲理“出淤泥而不染”松树“松枝”、“松果”等“坚韧不拔”泰山观日出、海上升

明月等等。2.做练习册一——五题,其中一、二题要做在作业本上。3.摘抄本文的好词好句好段落。101010教师总结启发引导填表说明:1.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3.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

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