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6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知识掌握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___
中的________、《中庸》两篇和_______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能力提高治学的必由之路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
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
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
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
必由之路。1.从文中找出“博”的三个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准确中的”里,“中”读为________,是________词。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具有限制作用的词语,然后简述填写这个词语的
理由。“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理由是________。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由此可知”的“此”指代的内容。________5.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________,B._____
___。它们在文中的作用。A是________,B是________。6.这篇议论文中引用的鲁迅的一段话属于________论据。7.再举一个和列宁事例性质相同的用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实论据。________。8.这篇短文告诉我们________是治学的必由之路。延伸拓展科学就是
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
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
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
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
进“敌对”意见。1.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D.赞同的意见未必
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议论B.说明C.抒情D.叙述E.描写3.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曲线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
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定的称谓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D.表示讽刺的意思E.表示否定的意思①()②()4.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
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A.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B.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C.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5.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论证方法。参考答案【知识掌握】1.丁肇中物理学家诺贝尔2.《礼记》《大学》《礼记》《大学》《论语》【能力提高】1.约、专、精2.
zh^ng动词3.有些“各种学科”是照应“博”,“有些学科”是照应“约”的4.指代鲁迅的话和列宁的事例5.比喻、排比、对比(任选两种)比喻使所说的“博”与“约”的关系形象易懂;排比把“博”与“约”的道理说得有气势;对比使“博”与“约”二者关系更鲜明。6.道理7.略8.广博专精结合【延
伸拓展】1.C2.D3.①A②E4.A(√)B(√)C(×)5.引证法例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