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习题7-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2.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习题7-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习题7-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习题7-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3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5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最后一次的讲演》第一部分:1、《最后一次讲演》是在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2、解释词语:①挑拨离间:②赋予:3、下面的句子表现了闻一多()我们随时像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A、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B、坚持真理的精神。C、同情革命,支持革

命的精神D、不畏强暴的精神4、“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句中连用两个“最”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B、引起听众注意。C、讲

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D、使敌人害怕5、题为“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意义?6、阅读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读选文,回答问

题: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用嘴写出了说出了千万人民心中压着的话,大家有笔有嘴有理由讲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偷偷摸摸地杀!(鼓掌)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

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7、这两段文字中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话,语气

上和用语上感情色彩截然不同,说到李公朴时用“是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对李公朴先生的感情;斥责敌人时,用“无耻啊!无耻啊!”表达对敌人的;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立场。8、闻一多先生讲演中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指出:暗杀李公朴先生是昆

明历史上出现的“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然后从三方面层层深入揭露反动派制造暗杀李公朴先生事件的险恶用心,这三个方面是:①②2③9、“这几天,大家晓得,……”句中的“大家”指的是()A、李公朴和闻一多。B、国民党反动派。C、所有

的人,包括敌人。D、西南联大的师生和昆明爱国人士。10、对下列四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②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③无耻啊!无耻啊!A、设问引用反复B

、反问比喻反复C、反问引用反复D、设问比喻反复第二部分:(一)宜将寸草报春晖(印度)拉朱雅沙尔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他们,都一样地为我们的生活

含辛茹苦,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小女儿不幸患了白血病,必须抽掉身上坏死的血液而换上新鲜、健康的血液。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毅然把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输给

女儿。为了女儿能够留几天笑语给这个世界,能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她整整地输了八年!女儿的脸色由惨白转为红润,而母亲的面色却由红润转为惨白。还有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孩子在水边玩耍,不小心,一同掉进水中,母亲闻讯赶来,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一头扑进了水里,奋力把两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孩子得救

了,可她却永远沉到水底。她从来没游过泳,也不会游泳,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骇子!“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然而,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

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千千万万的父母,千千万万的奉献,千千万万的牺牲哪!千千万万的儿女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面对苍

天,面对高山,面对大海,我们谁都记住: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中国的孔子早就指出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只养不敬,无异于伺养犬马。那么,朋友,茶余饭后,你是否能陪老人说说话,驱散老人的一份孤寂呢?节假日,当你带着夫人孩

子逛公园、进商店时,你是否也能搀着老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呢?当父母病在床上时,你是否能及时地送去你作为儿女的一份体慰的温情呢?如此等等,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然而,我却认为,这才是对父母一种实实在在的孝敬!“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3朋友们,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一道重温中国一首古老歌谣,从中再次领悟一番父母对儿女春天般的厚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孝心!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11.根据下列的意思填写文中的成语。①忍受辛苦。()②比喻用尽心血。()③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④旧时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爬得很快。()⑤学问广博,有多种才能。()⑥指非常正确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12.请你

说说孟郊的《游子吟》一诗所表达的中心。13.讲演稿的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能达到什么效果?14.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15.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各句的修辞特点。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

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④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16.下面所列的对这篇讲演稿的分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完全正确的?正确的画“×”,不完全正确的画“√”。①这篇讲演稿的中心是论述了中国的传统

美德:“宜将寸草报春晖”。()②这篇讲演稿的明显特点是以情动人,所举的典型事例十分感人,并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抒情议论,以启迪读者的心灵。()③由于讲演稿是翻译过来的,因而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就显得差一些。()④引用孔子的哲言,能使人领悟

到,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不孝无异于禽兽,不孝愧对苍天,不孝更有愧为人。讲演稿情理相生,含蓄隽永。()⑤这篇讲演稿的条理清晰,一气呵成,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参考答案:1、闻一多;李公仆2、①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②赋予:给予。3、A4、表明4事情

的程度和性质之严重。C5、表明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最后的一次讲演,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6、合理成文即可。7、满怀崇敬;蔑视仇恨;爱憎分明8、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②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

的来杀,只会偷偷摸摸的暗杀。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9、D10、A11.①含辛茹苦②呕心沥血③目不识丁④飞黄腾达⑤博学多才⑥天经地义12.诗中以深沉和感情,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劝说世间的儿女一定

要孝顺母亲,竭尽毕生心力,报答慈母的恩情。(意近即可)13、收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可谓水到渠成,卒章显志,使文章余音袅袅,意味深长。14.一个母亲为女儿输血八年。一位母亲为救她的两个落水的孩子而毅然献

身。15.①比喻②反复③排比④反问⑤引用、对偶16.①√②√③×④√⑤√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