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8.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8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8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1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6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二课时设计者:李斌单位:丹江口市大坝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

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初步学写说明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目标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

目的编制使用等)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四、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的重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2、

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教学难点: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五、情境导入使用资源(介绍本课的情境导入使用的资源类型、名称、来源等)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等

。来源:网络收集。六、情境导入实施步骤(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情境导入各个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一)、欣赏苏州园林: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

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二)、作者简介:叶圣陶(18

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三)、指导阅读,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

哪些,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1)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标本”(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

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教师

活动:充分利用小组学习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朗读、展示等。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让学生借助文本,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七、信息技术应用运用视频、ppt等在教学中穿插使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