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3.002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x,共(5)页,13.00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0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15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并读出自己的心得。3、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

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

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二、作者介绍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

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19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

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六卷。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

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三、写作背景作者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

的语文主张。四、预习字词1、字音字形简明扼要()沾溉()商酌()朦胧()自顾不暇()冗长()颠沛流离()2、解释词语繁碎:简明扼要:沾溉:高文典册:搀合:躬行:师表:不耻下问:商酌:自顾不暇:师表:不耻下问:商酌:自顾不暇:颠沛流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势所趋:不即不离:晦涩:朦胧:五、整

体感知1.速读课文,划分课文结构。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选择材料有何特点?3.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4.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写话”与本文的文风叶圣陶先生的

语文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写话”。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旦所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写话的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其实就是“话”。此外,还特别重视“简洁”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二、合作学习1

、张中行在文章回答了为什么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3、“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4、“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

”指什么?5、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6、“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7、“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

8、“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律己严的?9、“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三、小结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展示了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表现了叶先生为人谦

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阐述叶先生“写话”主张,表达了对先生的悼念之情。四、写作特点一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

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

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叙议,

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