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习题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9.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习题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习题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习题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1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9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阿长与《山海经》鲁迅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①“切切察察“的毛病②限制“我”的行动③睡觉摆“大”字④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⑤讲“长毛”的故事⑥谋害“我”的隐鼠⑦为我买《山海经》。重点写了为“我”买《山海经》2.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不同的称呼

,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课文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

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3.写阿长买《山海经

》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她怎样到处打听,想像她怎样跑书店书摊,想像她操了多少心,在想像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为的是写最

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海经》的,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的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的震悚的心情,写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

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

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5.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

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6.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

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7.鲁迅怎样描写阿长?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试举一例作者描写阿长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形象。例如:①

文中反复描写阿长的睡相,那是静态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字,好就好在这个“大”字的比喻,单说“伸开两脚两手”,还不清楚,打个比方,怎么个伸法就一清二楚。可见描写一种状态,有时打个比方,就很传神。8.阿长买山海经过程200字街上是人山人海,可惜热心肠的不多。几经碰灰,终于觅到了一家书店,遂

进。“老板,有没有卖啥三啥经的?”阿长一边寻看着书架,一边探问道。“这里有《诗经》《佛经》《财经》《三字经》等等,不知你指的是哪本?”伙计笑道。“哦,你把那本《三字经》拿来我看看。”阿长满怀希望,接过伙计递过来的书,大略一翻,并没有什么哥儿所说的鬼呀魂呀之类的插图,不觉有点失落。

“请问有没有那种插图的《三字经》?”阿长递回了书,又朝书架扫了几眼。店伙计一愣,笑问道:“嗐?!有意思了,什么插图?”阿长仰起头想了片刻。“好像是什么鬼呀魂呀之类奇怪的东西。”“你说的不会是《聊斋志异》吧!”店伙计有点不耐烦,掂起掸子

四处拍了拍。“不,一定不是,好像是什么经的!”阿长果断地回答。“没有。”伙计板起了面孔,不听她多一句话,便下了逐客令。阿长挺委屈地走出店门,四下望了望,失望地往回走。“怎么办,怎么办?”她暗自思忖着,不觉踱到了一个书摊前,眼前一亮。“有没有画着奇怪动物的三什么经?”阿长俯下身子。“有啊

有啊!呃„„瞧!”小贩兴奋地从书堆中淘出了四个小本,掂着一角在空中晃了晃。阿长拿过一个小本,翻开来直起身子,忽而十分欢喜的样子。小贩看了她一眼,乐呵呵地说:“这真是一本好书,小时候不知翻了多少遍了,上面还有狮身人面像呢!四本

《山海经》,八十文。”阿长想都没想,数出了八十文递给他,接过那四本小书,用布包好,飞也似地跑去叫哥儿去了29.为什么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地母就是地神。中国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祈祷地

神赐福于她,让她的魂灵得以永安。10.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

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11.本文若是想表达对阿长的赞美,为何开头写她的诸多不好之处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情节曲折动人,在鲜明对比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利于表达作者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