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7-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93.000 KB
  • 2022-12-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7-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7-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7-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5)页,9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54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观沧海》导学案执笔杨玉英授课时间:2013.10.23《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

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

以咏志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慷慨情怀。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目标1、2学习方法:1.背景助读法2.关键词句法3.勾画批注法课前导学一.字词1.读准下列字词,写出黑体字的读音,并把

读音带入课文,正确诵读诗歌,碣石()(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澹澹()耸峙()萧瑟()2.诵读《龟虽寿》二关于诗人和背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曹操(155-22

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

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曹操文采武略俱全。身居战乱之际的他,行军打仗“因事设奇,谲(jú

e)敌制胜,变化如神”,他曾写了一部十多万字的“兵书”。曹操的自身武艺也很高强,尤其擅长打猎,曾经一天射得63只野鸡。此外,曹操的文学造诣也很深,“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

多…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采用五

言形式。关于乐府诗: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三你最喜欢诗中那句?尝试欣赏。(可从词语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我欣赏:课中导学:一导入:北伐乌桓:北征乌桓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挑战虚国而征曹操决定赌一把东临碣石曹操留下千古名篇二诵读

:准确流畅地背诵三赏读1.感受诗人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初步了解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的运用。2.领会诗情诗歌描写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3.读出感情诵出味道四拓展诵读1.《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

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简析:课后导学:思考下列问题:1.此诗是曹操打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残余势力后所作,我们能从诗歌中感受到怎样的感情基调?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尤其是“观”字统领全

篇,诗人观到了哪些景物?3“水何澹澹,山岛耸峙”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本诗在写作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5.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