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京歌-唱脸谱》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粤教版】.doc,共(5)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9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京歌《唱脸谱》说课稿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梨园奇葩一、教材分析《唱脸谱》是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梨园奇葩中的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体裁为“京歌”。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
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全曲用京剧曲调谱写而成,共两部分: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
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唱出了我们对京剧艺术的骄傲和自豪感。也唱出了净角的脸谱特征以及西皮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二、学情分析现在的
学生一般接触戏曲的比较少,更谈不上对戏曲的了解了。针对此情况,在本节课中,我制定了以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爱好为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在活动中了解京剧,喜爱京剧。本课学生认知的重难点在于理解歌曲,了解京剧的行当,能否用韵味十足的京腔演唱歌曲。三、教学目标1、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
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这种新的歌曲体裁;通过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拖腔中体会京剧的韵味,并进而认识脸谱、感受唱腔、动作、锣鼓经等京剧元素。2、学唱歌曲《唱脸谱》,并与一般歌曲的风格特点相比较,了解京剧花脸唱腔和唱法的特点,并能融入京腔京韵有板有眼的演唱好歌曲。
3、在听、唱、模仿等各种活动过程中,通过戏歌感受京剧魅力。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四、教学重点带有京腔京韵有板有眼的演唱好歌曲《唱脸谱》五、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休止、后半拍起以及最后的一句拖腔的唱法2、京剧的精气神的表现六、教学准备PPT课件脸谱面具
七、教学过程(一)听音乐思考:刚刚欣赏的音乐是什么曲调?播放音乐《甘洒热血写春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京剧——由戏曲音乐导入京剧(二)京剧知识教学1、介绍什么是京剧,介绍京剧的历史、京剧的腔调、京剧的伴奏乐器、京剧的行当(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了解京剧的基本常识,激发他
们热爱京剧艺术)2、播放京剧《铡美案》包拯唱腔片段由京剧行当的净角花脸的净腔导入到京歌《唱脸谱》(感受京剧唱腔的魅力)(三)欣赏歌曲《唱脸谱》1、感受歌曲中的京腔京韵,了解《唱脸谱》特别的歌曲体裁——“京歌”2、了解脸
谱的来源(兰陵王的故事),学习京剧中脸谱的色彩的含义并简介各脸谱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古代故事激发学生了解脸谱知识的学习兴趣>(四)学唱歌曲《唱脸谱》1、二次欣赏,分析歌曲歌曲的曲式结构: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A段:通俗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
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B段: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美佳佳”的脸谱。2、歌曲中的重难点A、第
一句歌曲的进入,过门后的后半拍起的乐句进入B、下滑音,倚音的唱法C、最后一句中的拖腔演唱D、一字一音行腔特点,干净利落的演唱风格。(教师可范唱带有的旋律和不带下滑音和倚音的旋律,让学生去作对比,看有什么不同,辨别
哪一种更有戏曲韵味)(五)拓展教学1、看一看:观看纯京剧版的《唱脸谱》视频(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感受京剧演唱中的身段、动作、表情和特别的嗓音)2、唱一唱分角色演唱:女生唱A部分用京剧西皮的旦腔(女声歌唱)(
引导女生模仿旦角的京剧身段带入演唱)男生唱B部分京剧西皮净(花腔)的行腔划单线部分女生唱划双线部分合唱(引导男生做各京剧角色的亮相动作,来辅助演唱)3、演一演教师示范简单的京剧中的表演身段选5位男生上台,带着脸
谱面具表演歌曲B部分京剧角色八、课堂小结中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连外国人都爱上了我国的国粹,积极求学!“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中国少年的你还在无动于衷吗?赶紧付诸行动吧!让我们走近京剧、走进京剧,热爱京剧,并为传承和发展中国国粹文化,贡献自己
最大的力量,使中国京剧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上!(课件展示外国人学习京剧的照片,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唱脸谱》的歌声中结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