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渔舟唱晚(选学)》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docx,共(5)页,36.47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4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学科(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章节第二单元学时一学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音色特点,古筝常用技法,并了解技法如何表现乐曲的意境和情绪。2.引导学生通过听辩、联想、体
验等方式来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3.通过欣赏《渔舟唱晚》来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八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适合信息的途径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1—6年级学
生有明显变化,所以,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的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到教学中。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难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解决措施:因为
是音乐欣赏课,我首先进行直观教学,再通过对比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并借助未来教育课件辅助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
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一.导入环节开头-------07′58″通过静
距离了解古筝的外形、音色及演奏技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展示古筝,认识古筝,教师简介古筝。2.让学生尝试弹一弹古筝,感受她的声音。3.介绍民族五声和常用古筝技法。古筝技法可模仿水的各种姿态。4.引出《渔舟唱晚》学生尝试弹一弹古筝,感受她的声音。1.采用插入图
片,将古筝呈现2.后通过“无限复制”功能了解古筝的演奏技巧,二.聆听全曲08′00------13′40″初步感受乐曲让我们安静、完整的聆听这首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完整的聆听这首古筝独奏曲,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播放音频资料初步感受乐曲三.分段通过古筝的演奏技法1.生观看一部分乐谱,找出有哪些技法?2.师演奏古筝,生感悟音乐特点。1.生观看一部分乐谱,找出有哪些技法?2.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通过未来教育课件中“计时触发”“加入13′44″----17′4
0″一部分慢板13′44″------17′40″来模仿水、船的各种姿态,使学生更形象地体会乐曲的意境3.结合古筝技法,谈谈从音乐声中,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景色?速度如何?4.生体会船在水面上晃动景色?速度如何?3.生体会船在水面上晃动遮罩”功能来展示曲谱,同时教师本人同步演奏,让学生更直观
形象的靠近古筝,靠近乐曲。二部分中速17′40″-----22′00″“4”音的出现,更形象的体现舟水的形态;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随音乐律动,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去感受音乐情绪,活跃课堂气氛1.听音频资料,问: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声音,引出4音2.师范奏“4”句3.生
用身体动作模仿“荡浆”动作,体会喜悦情绪4.师弹奏,生“荡浆”,注意速度和力度1.生用身体动作模仿“荡浆”动作,体会喜悦情绪2.生“荡浆”,注意速度和力度采用音频资料进行听觉学习了解“递增”“递减”1.听三部分,感受
1.听三部分,通过未三部分及尾声快板22′00″-----29′25″速度2.将手指拍击桌面,感受速度的加快3.介绍分析“递增”“递减”感受速度2.将手指拍击桌面,感受速度的加快来教育的“按钮透明”“插入音频”功能来实现曲谱的变化,让学生眼前一亮,快速找出三部分的特点四.再次完整
聆听《渔舟唱晚》29′27″-----33′42″再次感受体验音乐表达的情绪和意境,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再次完整聆听《渔舟唱晚》再次完整聆听《渔舟唱晚》再次播放音频资料五.拓展五.拓展33′45″-----38′25″通过各乐器演奏同一
古曲,来进行对比,突出古筝独特的音乐特点观看各乐器演奏《渔舟唱晚》生观看各乐器演奏《渔舟唱晚》利用“小白板”“插入视频”功能,方便的插入了其他乐器演奏《渔舟唱晚》的视频,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渔舟唱晚》的音响力,更直观的将古筝与其他乐器进行对比
六.课堂小结六.小结38′26″-----38′48″今天,我们欣赏的只是民族乐器古筝其中的一首代表作,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他们的作品也各有特色,希望同学们去学习很探讨我们的民族乐器,
因为那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