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教学设计3-八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

DOC
  • 阅读 7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61.000 KB
  • 2022-12-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对花》教学设计3-八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对花》教学设计3-八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对花》教学设计3-八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doc,共(3)页,6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4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梨园百花——走近黄梅戏【教学内容】湖南文艺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梨园百花(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善于将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根据这一教

学理念和黄梅戏音乐文化特点,我们深入民间,努力丰富学生对黄梅戏音乐的体验;让黄梅戏走进校园,走近学生心中,让学生喜爱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教学目标】1、了解地方戏曲——湖北黄梅戏的特点,欣赏并尝试模仿黄梅戏《对花》和舞蹈动作,感受地方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有关黄梅戏的基本知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黄梅戏唱段进行学习模仿,有进一步学习戏曲的愿望。【教学重点】了解黄梅戏的基本知识,感受和体验黄梅戏《对花》的特点。【教学难点】学唱与表演黄梅戏《对花》。【教学方

法】情景导入法、体验法、比较分析法、讨论探究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一段富有地方特色的影视片段《天女散花》,结合地方语言及黄梅戏的音乐特点,营造浓郁的黄梅戏氛围。提问:1、你能听出这是那种戏曲吗?2、你能感受到这段的特点有哪些吗?(分

别从演唱的语言,演员的舞美阐述)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家批准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黄梅戏。【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天女散花》,让学生一起讨论

问题,让学生有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新课做铺垫。导出课题:梨园百花——走近黄梅戏二、教学过程1、黄梅戏的基本知识(1)黄梅戏:是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它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特别是采茶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

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并享誉全国。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

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赣而流传到安徽鄱阳湖一带,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2)欣赏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片段。问:黄梅戏的表演、曲调、道白有什么特点?(3)黄梅戏的行当: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

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4)黄梅戏的乐器伴奏:早期:打击乐器······三打七唱抗日战争时期:二胡、京胡建国至现今:高胡【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欣赏视频,自己总结出黄梅戏的唱腔特点,对音乐伴奏、行当的初步介绍,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对黄

梅戏的的好奇和求知欲。2、黄梅戏《打猪草·对花》这一唱段选自黄梅戏的花腔小戏。剧情描写陶姓小女子清早到野地里去打猪草,遇到一男青年,两人逗趣,唱起了农村常见的对花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情趣。这出戏的音乐淳朴优

美,富有泥土的芬芳;唱词浅显易懂,充满生活气息;用真声演唱,朗朗上口;载歌载舞的民间歌舞形式,亲切动人,是深受人民群总喜爱的剧目。3、欣赏并练习黄梅戏《对花》(1)播放黄梅戏《打猪草》片段《对花》,边欣赏边思考:A、《对花》中

表演的两位演员属于什么行当?表演的过程中用了什么道具?B、对花中分为几段?每个段子之间用了什么节奏连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并学习音乐伴奏里出现的打击乐节奏。C、黄梅戏的演唱特点是什么?(依字行腔、采用方言、节奏感强、载歌载舞等)(2)练习《对花》中的片段:根据课本(P

36)内容练习《对花》第一段,教师把打击乐器发给部分同学,学习打击节奏,然后边打节奏边学唱。全体学生一起学唱《对花》,体验黄梅戏的,走近黄梅戏„„【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问题去探究黄梅戏的《对花》,并学习用方言准确的演唱《对花》,在地方音乐特色的体验中,学生了解歌曲内容,感受节奏特点,

掌握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的音乐特点和相关文化。三、活动与表演:老师展示《对花》中舞蹈动作,带着学生模仿,进行演唱。可以分男女表演。【设计意图】在欣赏、感受、模仿中加深学生对黄梅戏和黄梅戏舞美的综合性艺术体

验,凸显音乐灵魂节奏与审美体验、主动参与、即兴创造的鉴赏过程。四、小结今天的课,我们学习了黄梅戏的《对花》,欣赏了黄梅戏表演,并模仿表演了一些黄梅戏的经典片段,让我们一起保护并传承地方优秀的戏曲文化。五、板书设计梨园百花——走

近黄梅戏一、黄梅戏的基本知识:行当: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伴奏乐器:高胡二、黄梅戏的演唱特点:依字行腔、采用方言、节奏感强、载歌载舞等三、小结:传承——保护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