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yang资料小铺个人店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28312
    文档数
  • 2188261
    被浏览
  • 113
    被下载
  • 0
    被收藏
日期:
全部
今天上传
一周内上传
一月内上传
一年内上传
三年内上传
页数:
全部
0-5 页
5-10 页
10-30 页
30-100 页
100-500 页
500 页以上
价格:
全部
0-2.00 元
2.00-5.00 元
5.00-15.00 元
15.00-30.00 元
30.00-50.00 元
50.00 元以上
格式:
全部
DOC
PPT
XLS
TXT
PDF
资源包
类型:
全部
VIP专享
优质文档
精选文档VIP+优质
最新上传 下载热度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3-1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进入导航第2页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进入导航第3页进入导航第4页考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进入导航第5页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四点说明(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揭示了力的性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进入导航第6页(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进入导航第7页1.(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AD进入导航第8页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性质),A正确,C错误.没有力作用时,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D正确.进入导航第9页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要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冲上坡B.子弹从枪膛中射出后在空中飞行,速度逐渐减小,因此惯性也减小C.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D.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瞬间,它的惯性最大C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选C.进入导航第10页3.(多选)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向后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6 页
    • 大小: 2.280 M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静电场课时作业23 (含解析)
    课时作业23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时间:45分钟1.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若保持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不变,而将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14,则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变为(A)A.F16B.F4C.4FD.16F解析:由库仑定律F=kq1q2r2可知:若保持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不变,而将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14,则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116,即F16,A正确.2.两个负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两处,如图所示.A处电荷带电荷量为Q1,B处电荷带电荷量为Q2,且Q2=6Q1.另取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点电荷Q3,放在A、B所在的直线上,欲使Q3受力平衡,则(C)A.Q3为负电荷,且放于A左侧B.Q3为负电荷,且放于B右侧C.Q3为正电荷,且放于A、B之间D.Q3为正电荷,且放于B右侧解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Q3受力平衡时的位置应位于A、B之间,且靠近A处,带正、负电荷均可以,则C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以初速度v0沿曲线从M运动到N(不计粒子的重力),这时突然使电场方向反向而大小不变.在新的电场中,带电粒子以后的运动情况(图中三条虚线在N点都与MN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可能沿曲线①运动且电势能减小B.可能沿曲线①运动且电势能增大C.可能沿直线②运动且电势能不变D.可能沿曲线③运动且电势能增大解析:粒子在由M到N的过程中,所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则电场反向后,其所受电场力也反向,可知电场反向后其可能沿曲线①运动,选项C、D错误.在由M到N过程中电场力与v的夹角可能为锐角,还可能为钝角,不确定,同样电场反向后两者的夹角也不确定,则电场力可能做负功,还可能做正功,电势能可能增加,还可能减少,则选项A、B正确.4.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固定三个点电荷+q、+q、-q,则该三角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为(B)A.6kqa2,方向由C指向OB.6kqa2,方向由O指向CC.3kqa2,方向由C指向OD.3kqa2,方向由O指向C解析:由几何关系知AO=BO=CO=33a,则每个点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都是E=kq3a32=3kqa2,画出矢量叠加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O点处的合场强为EO=2E=6kqa2,方向由O指向C,B项正确.5.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223.5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3-2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进入导航第2页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进入导航第3页进入导航第4页考点1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进入导航第5页2.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1)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力决定,与速度无必然联系.(2)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物体加速;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物体减速.(3)a=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v、Δv无直接关系;a=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进入导航第6页1.(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ABC进入导航第7页解析: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选项A正确;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方向决定,但与速度方向无关,选项B正确;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合力方向决定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决定末速度方向,选项C正确;合力变小,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小,但速度不一定变小,选项D错误.进入导航第8页2.(2019·黑龙江哈尔滨考试)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恒力F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轻质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块将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木块将立即做变减速直线运动C.在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恒力F时,木块的速度最大D.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木块的加速度为零C进入导航第9页解析: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接触弹簧后弹力不断增大,当弹力小于力F时,木块仍将加速运动,但加速度变小,A、B均错误.在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恒力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0,速度最大,C正确.继续压缩弹簧,合力反向且增大,加速度向右不断增大,D错误.进入导航第10页3.(多选)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BC进入导航第11页解析:质点一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施加恒力后,则该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该恒力.①若该恒力方向与质点原运动方向不共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1 页
    • 大小: 1.650 M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静电场课时作业24 (含解析)
    课时作业24电场能的性质时间:45分钟1.(多选)下列关于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A.在图中,若AB=BC,则UAB>UBCB.在图中,若AB=BC,则UAB=UBCC.在图中,若AB=BC,则UAB<UBCD.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解析: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B之间比B、C之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由U=Ed可知,若AB=BC时,UAB>UBC,A对,B、C错.等势面与电场线始终相互垂直,故D对.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V,点A处的电势为6V,点B处的电势为3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A.200V/mB.2003V/mC.100V/mD.1003V/m解析:设OA中点为C,由UACAC=UCOCO可得C点的电势φC=3V,φC=φB,即B、C在同一等势面上,如图,由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和几何关系知:d=1.5cm.则E=Ud=31.5×10-2V/m=200V/m,A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各固定一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q、+q、-q,E、F、O分别为AB、BC及AC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E点电势低于F点电势B.F点电势等于E点电势C.E点电场强度与F点电场强度相同D.F点电场强度大于O点电场强度解析:根据对称性可知,E、F两点电势相等,则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对称性及场强的叠加原理可知,E点和F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而方向不同,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F点的电场强度大于零,则C项错误,D项正确.4.如图所示的同心圆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直线由A→C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B为线段A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电子沿AC方向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B.电子沿AC方向运动时它具有的电势能越来越大C.电势差UAB=UBCD.电势φA<φB<φC解析:该电场为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电子沿AC方向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选项A错误;根据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由A→C运动时的速度越来越小,它具有的电势能越来越大,选项B正确;由于电场为非匀强电场,由U=Ed可以定性判断电势差UAB<UBC,选项C错误;电势φA>φB>φC,选项D错误.5.如图所示,真空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Q1、Q2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246.0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3-3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进入导航第2页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进入导航第3页进入导航第4页考点1超重和失重1.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4)尽管整体没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但只要物体的一部分具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整体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状态.进入导航第5页2.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块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进入导航第6页1.某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50kg的物体,当他在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中最多举起了60kg的物体时,电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g=10m/s2)()A.2m/s2竖直向上B.53m/s2竖直向上C.2m/s2竖直向下D.53m/s2竖直向下D进入导航第7页解析:由题意可知,在地面上,人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Fm=mg=500N,在电梯中人能举起60kg物体,物体一定处于失重状态,对60kg的物体:m′g-Fm=m′a,即a=600-50060m/s2=53m/s2,所以选项D正确.进入导航第8页2.(多选)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A.t=2s时最大B.t=2s时最小C.t=8.5s时最大D.t=8.5s时最小AD进入导航第9页解析:人乘电梯向上运动,规定向上为正方向,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则有F-mg=ma,即F=mg+m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的大小,将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包含正负号)代入上式,可得选项A、D正确,B、C错误.进入导航第10页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1)不管物体的加速度是不是沿竖直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2)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尽管不是整体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但只要物体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竖直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7 页
    • 大小: 1.262 M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静电场课时作业25 (含解析)
    课时作业25电容器与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45分钟1.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解析:本题考查平行板电容器.带电玻璃棒接触a板,a板会带上同种电荷,同时b板上会感应出异种电荷,故A正确;静电计指针张角反映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将b板上移,正对面积S减小,电容C减小,板间电压U增大,故指针张角变大,B错;插入有机玻璃板,相对介电常数εr增大,电容C增大,板间电压U减小,指针张角变小,C错;只增加极板带电量Q,板间电压U增大,但电容保持不变,故D错.2.利用电容传感器可检测矿井渗水,及时发出安全警报,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如图所示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矿井中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矿井中含有杂质的水),A,C构成电容器.已知灵敏电流表G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电流从哪侧流入电流表则电流表指针向哪侧偏转.若矿井渗水(导电液体深度A增大),则电流表(B)A.指针向右偏转,A,C构成的电容器充电B.指针向左偏转,A,C构成的电容器充电C.指针向右偏转,A,C构成的电容器放电D.指针向左偏转,A,C构成的电容器放电解析:由图可知,液体与芯柱构成了电容器,由图可知,两板间距离不变;液面变化时只有正对面积发生变化;则由C=εrS4πkd可知,当液面升高时,只能是正对面积S增大,故可判断电容增大,再依据C=QU,因电势差不变,那么电容的电荷量增大,因此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因电流从哪侧流入电流表则电流表指针向哪侧偏转,因此指针向左偏转,故A、C、D错,B正确.3.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B、C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M、P点.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点.现将C板向右平移到P′点,则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A)A.运动到P点返回B.运动到P和P′点之间返回C.运动到P′点返回D.穿过P′点解析: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C=εrS4πkd、定义式C=QU和匀强电场的电压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U=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213.5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课时作业10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课时作业10动力学中的“传送带、板块”模型进入导航第2页时间:45分钟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始终以速度v1顺时针转动,一物块以速度v2(v2≠v1)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则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一定不可能是()A.先加速后匀速运动B.一直加速运动C.一直减速直到速度为零D.先减速后匀速运动C进入导航第3页解析:若v2<v1,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滑动,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可能向右先加速运动,当物块速度增大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再做匀速运动;物块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可能一直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若v2>v1,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可能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当物块速度减小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再做匀速运动,物块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不可能一直减速直到速度为零,故选C.进入导航第4页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速度大小为v1,一个物体从传送带底端以初速度大小v2(v2>v1)上滑,同时物块受到平行传送带向上的恒力F作用,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不可能是()C进入导航第5页解析:因v2>v1,则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向下,若F=mgsinθ+μmgcosθ,则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将一直以v2向上匀速运动,选项B正确;若F>mgsinθ+μmgcosθ,则物体的加速度向上,将一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若F<mgsinθ+μmgcosθ,则加速度向下,物体将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物体受向上拉力和静摩擦力而合外力为零,则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进入导航第6页3.(多选)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度都是6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至底端,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进入导航第7页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传送带对物块A做正功,对物块B做负功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2解析:因为mgsin37°>μmgcos37°,则A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向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6 页
    • 大小: 816.5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静电场课时作业26 (含解析)
    课时作业26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问题时间:45分钟1.如图所示,空间有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长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处于水平位置.现用一个外力将小球沿圆弧缓慢地拉到最低点,此过程小球的电荷量不变.则该外力做的功为(B)A.mgLB.mgLtanθC.mgLtanθD.mgLcosθ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F合=mgtanθ,由动能定理可知:WF=-WF合=mgtanθ·L.2.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某一电源连接充电后,断开开关,重力不可忽略的小球由电容器的正中央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射入该电容器,如图所示,小球先后经过虚线的A、B两点.则(D)A.如果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正电荷,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一定向下B.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一定做负功C.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可能减小D.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可能减小解析:小球在极板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与竖直方向的电场力作用,由图示小球运动轨迹可知,小球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下,即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竖直向下.当小球带正电时,若上极板带正电荷,小球受到的合力向下,小球运动轨迹向下,若上极板带负电荷,但如果电场力小于重力,小球受到的合力向下,小球运动轨迹向下,故无法确定电场力的方向,A错误.如果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向下,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如果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向上,则电场力做负功,B错误.小球受到的合力向下,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合外力做正功,小球的动能增加,C错误.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若电场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若电场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D正确.3.如图甲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带正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做减速直线运动,其a-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电场线的方向由A指向BC.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满足EA<EBD.A、B两点的电势关系满足φA>φB解析:由图乙可以知道,加速度逐渐增大,即电场力逐渐增大,故场强增大,即EA<EB,说明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故A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做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知道场强方向与粒子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由于电场线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223.5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8章恒定电流课时作业27 (含解析)
    课时作业27电流电阻电功及电功率时间:45分钟1.某兴趣小组调查一条河流的水质情况,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被污染的河里一分钟内有相当于6C的正离子和9C的负离子向下游流去,则取样时这条河流的等效电流大小和方向分别是(D)A.0.25A顺流而下B.0.05A顺流而下C.0.25A逆流而上D.0.05A逆流而上解析:若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则通过横截面的总电荷量是两种离子电荷量绝对值之和,若正负离子向着同一个方向流动,则通过横截面的总电荷量等于正负离子的电荷量的代数和,所以在1min内通过横截面的总电荷量应为q=6C-9C=-3C,所以电流I=|q|t=0.05A,方向与河水的流动方向相反,即电流的方向为逆流而上,D正确.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解析: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电阻率是个定值,根据电阻定律R=ρLS可知,A正确,B错误;导体的电阻不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C、D错误.3.当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2时,流过电阻的电流减少0.5A,则当电阻两端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流过电阻的电流为(C)A.0.5AB.1AC.2AD.2.5A解析:设电阻R原来两端的电压为U,则I=UR,电压减小ΔU=U2时,减小的电流ΔI=ΔUR=0.5A,则I=UR=1A,I′=2UR=2A,C正确.4.小芳家正在使用的电器有电灯、洗衣机、电冰箱,小芳从家里的总电能表中测得在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为W.设小芳家的供电电压为U,总电流为I,上述电器的并联总电阻为R,总功率为P.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C)A.P=U2RB.W=I2RtC.P=WtD.I=UR解析:因为小芳家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有非纯电阻,所以消耗的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量,所以W=Pt=UIt,用电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只是消耗的电能中的一部分,U>IR,W>I2Rt,选项C正确,A、B、D错误.5.如图所示是饮水机的工作电路简化图,S是温控开关,当水温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它会自动切换,使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R0是饮水机加热管电阻,R是与加热管串联的电阻.表格是从其说明书中摘录的一些技术数据.不考虑R0、R的电阻受温度变化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138.5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课时作业7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进入导航第2页时间:45分钟1.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年),我国杰出学者墨子认为:“力,刑之所以奋也.”“刑”同“形”,即物体;“奋,动也”,即开始运动或运动加快,对墨子这句关于力和运动观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墨子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墨子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此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D.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C进入导航第3页解析:“力,刑之所以奋也.”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故C错误,A、B、D正确.进入导航第4页2.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N放在固定的斜面M上,物体N上表面水平,其上放一光滑小球m.若劈形物体各面均光滑,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B进入导航第5页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所以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状态不变,只有沿竖直方向运动,故选项B正确.进入导航第6页3.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理想斜面实验基础上经抽象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它不是实验定律.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水平面滑动.水平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水平面滑动到的最远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C进入导航第7页A.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B.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C.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析:根据实验结果,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低,小球滑得越远,由此得出结论,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故选C.进入导航第8页4.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做掰手腕游戏,甲同学“掰倒”乙同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B.甲对乙的力小于乙对甲的力C.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始终大小相等D.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进入导航第9页解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1 页
    • 大小: 2.215 M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8章恒定电流课时作业28 (含解析)
    课时作业28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时间:45分钟1.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因此(C)A.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B.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C.电动势的大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反映D.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解析:电动势是反映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势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C项正确;电动势不是非静电力,A项错误;电动势越大说明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越强,因此电动势只能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势能本领的大小,不能反映它储存电能本领的大小,B项错误;电压是反映电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因此电动势不是电压,且闭合电路中由于电源有内电压,因此电动势也不等于电源两端电压的大小,D项错误.2.(多选)在探究电路故障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电键闭合后,电路中的各用电器正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小灯泡A的亮度变暗,小灯泡B的亮度变亮.则下列对电路故障的分析正确的是(BC)A.可能是定值电阻R1短路B.可能是定值电阻R2断路C.可能是定值电阻R3断路D.可能是定值电阻R4短路解析:由于小灯泡A串联于干路中,且故障发生后小灯泡A变暗,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变小,即电路总电阻变大,由此推知,故障应为某一电阻断路,排除选项A、D.若R2断路,则R1和小灯泡B所在支路的电压增大,而R2的断路又使小灯泡B分配的电压增大,故小灯泡B变亮,选项B对;若R3断路,必引起与之并联的支路(即R1所在支路)中电流增大,小灯泡B分得的电流也变大,小灯泡B变亮,故选项C对.3.(多选)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R是半导体光敏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现用一束光照射光敏电阻,则(ACD)A.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源的总功率变大D.电源内阻的功率变大解析:当光照射光敏电阻时,其阻值R减小,由“串反并同”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A对,B错;又由P=EI和P内=I2r知C、D均正确.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为理想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1和I2,R1R2R3=123;当a、b两点间加以恒定的电压U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I1I2=34B.I1I2=49C.将A1、A2换成理想电压表,其示数之比为35D.将A1、A2换成理想电压表,其示数之比为11解析:电源接在a、b两点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230.0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课时作业8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课时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进入导航第2页时间:45分钟1.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悬线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拉住一个带电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忽略空气阻力,当悬线断裂后,小球将做()C进入导航第3页A.曲线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变加速直线运动解析:在悬线断裂前,小球受重力、电场力和悬线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故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拉力等值反向.悬线断裂后,小球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故小球将沿原来悬线拉力的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进入导航第4页2.(多选)物体只在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F-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A.在t1时刻加速度最大B.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C.从t1时刻后便开始返回运动D.在0~t2时间内,速度一直在增大AD进入导航第5页解析:从图中可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始终不变,所以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即速度一直增加,物体做单向加速直线运动,C错误、D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m,可得在t1时刻合力最大,所以加速度最大,A正确;在0~t1时间内合力F一直增大,所以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B错误.进入导航第6页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A、B由轻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电梯内,电梯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线中的拉力为F,重力加速度为g.若突然剪断细线,则在线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进入导航第7页A.2F3,2F3m+gB.F3,2F3m+gC.2F3,F3m+gD.F3,F3m+g解析:在剪断细线前,对A、B及弹簧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3mg=3ma,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弹-2mg=2ma,由此可得F弹=2F3,细线被剪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此时A球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有F弹+mg=maA,解得aA=2F3m+g,A正确.进入导航第8页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和2R的两个圆,两圆的最高点相切,切点为A,B和C分别是小圆和大圆上的两个点,其中AB长为2R,AC长为22R.现沿AB和AC建立两条光滑轨道,自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小球沿AB轨道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沿AC轨道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t2,则t1与t2之比为()A.12B.12C.13D.13A进入导航第9页解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1 页
    • 大小: 912.5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9章磁场课时作业29 (含解析)
    课时作业29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时间:45分钟1.关于磁场的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条形磁铁的磁感线从磁铁的N极出发,终止于磁铁的S极B.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疏的地方磁场弱,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C.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没画磁感线的地方就表示磁场不存在D.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是以导线为圆心的均匀分布的同心圆解析: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但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S极出发回到N极,故A错误;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疏的地方磁场弱,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故B正确;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但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C错误;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是以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但不是均匀分布的,越向外磁场越弱,所以磁感线越向外就变得越稀疏,故D错误.2.在匀强磁场中,A、B两点分别引入长度相等的长直导线,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如图所示,图中a、b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在磁场中A、B两点导线所受磁场力F和通过导线的电流I的关系.关于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A、B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BA=BBB.BA>BBC.BA<BBD.无法比较解析:根据公式F=BIL,F-I图象的斜率为BL,由于长度L一定,故斜率越大,表示磁感应强度B越大,故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B点的磁感应强度,即BA>BB,故B正确.3.三根平行的长直导体棒分别过正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并与该三角形所在平面垂直,各导体棒中均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三角形的中心O处的合磁场方向为(A)A.平行于AB,由A指向BB.平行于BC,由B指向CC.平行于CA,由C指向AD.由O指向C解析:如图所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A处导体棒中电流在O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平行于BC,同理,可知B、C处导体棒中电流在O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分别平行于AC、AB,又由于三根导体棒中电流大小相等,到O点的距离相等,则它们在O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再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O处的合磁场方向为平行于AB,由A指向B,故选A.4.如图所示,置于倾角为θ的导轨上的通电导体棒ab,恰好保持静止,在下图的四个侧视图中,标出了四种可能的匀强磁场方向,下图中导体棒ab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的图是(A)解析:A图中导体棒受重力、水平向右的安培力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254.0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9章磁场课时作业30 (含解析)
    课时作业30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时间:45分钟1.粗糙绝缘水平面上垂直穿过两根长直导线,俯视图如图所示,两根导线中通有相同的电流,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水平面上一带电滑块(电性未知)以某一初速度v沿两导线连线的中垂线入射,运动过程中滑块始终未脱离水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滑块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B.滑块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滑块可能做曲线运动D.滑块一定做减速直线运动解析:根据安培定则,知两导线连线上的垂直平分线上:上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而下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滑块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或向下,滑块所受的支持力减小或增大,滑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速度反向,滑块一定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2.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D)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解析:由于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粒子受洛伦兹力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即qvB=mv2r,轨道半径r=mvqB,从较强磁场进入较弱磁场后,磁感应强度变小,速度大小不变,轨道半径r变大,根据角速度ω=vr=qBm可知角速度变小,选项D正确.3.如图所示,在第Ⅰ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粒子分别以相同速率沿与x轴成30°角的方向从原点射入磁场,则正、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B)A.12B.21C.13D.11解析:正、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正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磁场中的部分对应圆心角为120°,负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磁场中的部分对应圆心角为60°,故时间之比为21.4.(多选)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a、b、c、d是圆上等分圆周的四个点.一带电粒子从P点射入磁场,OP与Od的夹角为30°,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ab垂直时,恰好能反向飞出磁场,且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若只将cbd半圆内的磁场方向变成垂直纸面向里,粒子仍然从P点以相同速度射入,设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半径为r′,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粒子的偏转半径r′=22RB.粒子的偏转半径r′=12RC.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4 页
    • 大小: 325.5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课时作业9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课时作业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进入导航第2页时间:45分钟1.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A和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2F和F,则A、B之间弹力的大小为()A.m2m1+m2FB.m1m1+m2FC.m1+2m2m1+m2FD.2m1+m2m1+m2FC进入导航第3页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2F-F=(m1+m2)a,方向水平向右;对物体B有:FN-F=m2a,联立上述两式得:FN=m1+2m2m1+m2F,故选项A、B、D均错误,选项C正确.进入导航第4页2.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0.2kg,物体B的质量为0.6kg,两物体分别由轻质细绳及轻质弹簧通过光滑定滑轮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开始时两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绳刚好伸直.现同时释放A、B,则稳定后(两物体均在空中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伸长量为6cmB.弹簧的伸长量为3cmC.物体A处于失重状态D.物体B处于超重状态B进入导航第5页解析:设稳定后细绳拉力大小为T,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T-GA=mAa,GB-T=mBa,联立并代入数值得T=3N,a=5m/s2,由胡克定律知T=kx,代入数值得弹簧的伸长量为3cm,A错误,B正确;物体A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物体B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C、D错误.进入导航第6页3.如图所示,套在水平直杆上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静止,现对小球沿杆方向施加恒力F0,垂直于杆方向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且F的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球运动过程中未从杆上脱落,且F0>μmg.下列关于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C进入导航第7页解析:开始时小球所受支持力方向向上,随着时间的增加,小球速度增大,F增大,则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这一阶段小球的加速度增大.当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大小时,小球的加速度最大.再往后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大于重力的大小,直杆对小球的弹力向下,F增大,则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进入导航第8页4.如图所示,在水平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2 页
    • 大小: 935.0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9章磁场课时作业31 (含解析)
    课时作业31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时间:45分钟1.如图所示,a、b是两个匀强磁场边界上的两点,左边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右边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垂直纸面向外,两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电荷量为2e的带正电的质点M以某一速度从a点垂直磁场边界向左射出,与静止在b点的电荷量为e的带负电的质点N相撞,并粘合在一起,不计质点M和质点N的重力,则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是(D)解析:正离子以某一速度击中并吸收静止的电子后,速度保持不变,电荷量变为+e,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正离子过b点时所受洛伦兹力向下;由r=mvqB可得,电荷量减半,则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故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D,故D正确.2.用回旋加速器分别加速某元素的一价正离子和二价正离子,各离子开始释放的位置均在A点,加速电压相同,则关于一价正离子和二价正离子的加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获得的最大速度之比为12B.获得的最大动能之比为14C.加速需要的交变电压的频率之比为21D.经加速电场加速的次数之比为12解析:某元素的一价正离子和二价正离子的电荷量之比为12,质量相等,由Ek=12mv2=12mqBRm2=q2B2R22m,可知获得的最大动能之比为14,速度之比为12,A、B正确,不符合题意;加速电压的周期等于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即T=2πmBq,可见交变电压的周期之比为21,频率之比为12,C错误,符合题意;经加速电场加速由动能定理有nqU=q2B2R22m,n=qB2R22mU,因此加速的次数之比为12,D正确,不符合题意.3.如图所示左侧为竖直放置的两平行板M、N,右侧为垂直纸面向里的左、右边界分别为1、2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平行板M的中心处有一电子放射源S,能源源不断地发射一系列初速度可视为零的电子,经加速电压U0加速后,电子沿水平方向从N板的小孔向右进入匀强磁场,经一段时间电子到达磁场右边界的P点.如果磁感应强度变为2B,欲使电子仍沿原来的轨迹到达P点,应将加速电压调节为U,则(A)A.U=4U0B.U=2U0C.U=2U0D.U=14U0解析:要使电子在磁场中仍打在P点,则可知电子的运动半径不变,则由Bev=mv2R可知R=mvBe,磁感应强度B加倍,而电子的轨道半径R不变,则速度一定也加倍.对电子的加速过程有eU=12mv2,解得v=2eUm,故要使速度加倍,加速电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236.0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4-1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进入导航第2页第1讲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进入导航第3页进入导航第4页考点1曲线运动性质、轨迹的判断1.运动轨迹的判断(1)若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做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做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指向轨迹的凹侧;运动轨迹在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所夹的区间.进入导航第5页2.速率变化的判断进入导航第6页3.合运动的性质的判断合运动的性质由合加速度的特点决定.(1)根据合加速度是否恒定判定合运动的性质:若合加速度不变,则为匀变速运动;若合加速度(大小或方向)变化,则为非匀变速运动.(2)根据合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初速度的方向关系判定合运动的轨迹:若合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初速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进入导航第7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B.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A进入导航第8页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改变,选项A正确;速度大小改变而方向不变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选项C错误;加速度大小改变,但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相同,这种运动是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进入导航第9页2.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6日进行的印地车世界锦标赛中,发生15辆赛车连环撞车事故,两届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冠军、英国车手丹·威尔顿因伤势过重去世.在比赛进行到第11圈时,77号赛车在弯道处强行顺时针加速超越是酿成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下面四幅俯视图中画出了77号赛车转弯时所受的合力的可能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B进入导航第10页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指向轨迹的凹侧,A、D错误.因为顺时针加速,F与v夹角为锐角,故B正确,C错误.进入导航第11页3.某质点在几个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质点速度方向相反的一个力旋转90°,则关于质点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点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小B.质点的速度可能先变大后变小C.质点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因惯性质点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进入导航第12页解析:将与质点速度方向相反的作用力F旋转90°时,该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夹角为90°,这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9 页
    • 大小: 1.250 M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9章磁场课时作业32 (含解析)
    课时作业3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时间:45分钟1.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C)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解析:由于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知,电场力与磁场力平衡,qE=qvB,即v=EB,由此式可知,粒子入射时的速度、磁场和电场的强弱及方向有确定的关系,故A、B、D错误,C正确.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里用来测量磁场力的一种仪器——电流天平.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电流天平测算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若他测得CD段导线长度为4×10-2m,天平(等臂)平衡时钩码重力为4×10-5N,通过导线的电流I=0.5A.由此,测得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B为(A)A.2.0×10-3T,方向水平向右B.5.0×10-3T,方向水平向右C.2.0×10-3T,方向水平向左D.5.0×10-3T,方向水平向左解析:天平(等臂)平衡时,CD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与钩码重力大小相等,即F=mg,由F=BIL得B=FIL=mgIL=2.0×10-3T;根据安培定则可以知道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右,所以A正确,B、C、D错误.3.速度相同的一束粒子(不计重力)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C)A.该束粒子带负电B.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负电C.能通过狭缝S0的粒子的速度等于EB1D.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S0,则粒子的比荷越小解析:根据该束粒子进入匀强磁场B2时向下偏转,由左手定则判断出该束粒子带正电,选项A错误;粒子在速度选择器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由左手定则知洛伦兹力方向竖直向上,则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因粒子带正电,故电场强度方向向下,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正电,选项B错误;粒子能通过狭缝,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有qvB1=qE,得v=EB1,选项C正确;粒子进入匀强磁场B2中受到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2=mv2r,得r=mvB2q,可见v、B2一定时,半径r越小,则qm越大,选项D错误.4.(多选)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之间有一个很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236.000 K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4-2 (含解析)
    进入导航第1页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进入导航第2页第2讲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进入导航第3页进入导航第4页考点1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1.平抛(类平抛)运动所涉及物理量的特点物理量特点飞行时间由t=2h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与初速度v0无关水平射程x=v0t=v02h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进入导航第5页物理量特点落地速度vt=v2x+v2y=v20+2gh,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θ=vyvx=2ghv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有关进入导航第6页物理量特点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进入导航第7页2.关于平抛(类平抛)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中A点和B点所示,即xB=xA2.(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α=2tanθ.进入导航第8页(多选)“嫦娥五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来我国宇航员还会乘坐探月卫星登上月球,如图所示是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水平抛出小球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已知照片上小方格代表的实际边长为a,闪光周期为T,据此可知()BC进入导航第9页A.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aT2B.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3aTC.照片上A点一定是平抛的起始位置D.小球运动到D点时速度大小为6aT[审题指导](1)图中各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为等时间段;竖直方向上满足Δy=gT2.(2)计算小球在第1个T时间内竖直方向位移可判断A点是不是初始位置.进入导航第10页【解析】由闪光照片可知,小球竖直方向位移差为Δy=2a,由Δy=gT2可得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2aT2,选项A错误;由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得3a=v0T,解得v0=3aT,选项B正确;小球在平抛出后第1个T时间内竖直方向位移y1=12gT2=12×2aT2×T2=a,所以照片上A点一定是平抛的起始位置,选项C正确;小球运动到D点时竖直速度vy=g·3T=2aT2·3T=6aT,水平速度为v0=3aT,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1 页
    • 大小: 1.043 MB
    • 时间: 2022-12-04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修3-3 热学课时作业41 (含解析)
    课时作业41分子动理论内能时间:45分钟1.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C)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解析: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属于微观层面的运动,与宏观的水流速度大小无关,选项A错误,C正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未停止,选项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即并不是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选项D错误.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解析:影响气体扩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分子大小、浓度、压强等,由此可知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选项C正确;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选项D错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布朗运动可能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也可能是固体颗粒的运动B.布朗运动图中不规则折线表示的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C.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D.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改变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小颗粒的运动,布朗运动图中不规则折线是将间隔相等时间描出的小颗粒所在位置的点用直线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得到的,不表示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A、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如果表现为引力,则分子力减小(或先增大后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如果表现为斥力,则分子力增大,C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改变,D错误.4.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解析:当分子间距为r0时为平衡位置,当r>r0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且分子力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79.000 KB
    • 时间: 2022-12-04
可在后台配置店铺页面右侧广告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