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6-茉莉花》教案-八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doc,共(5)页,4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1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八年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花》一、教学目标:1、通过总结民歌与生活的关系知道民歌的的种类和特点。感受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的关系。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3、喜欢民歌《茉莉花》,对我国拥有优秀的民
歌遗产感到自豪,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4、能用比较的方法对民歌作初步的评价,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教学重点:歌曲学唱三、教学难点:能用歌声唱出民歌的基本风格和感情。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五、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分)民歌及种类1、小调同学们:听过叫卖声吗?请你模仿两句。生:冰糖葫芦等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首歌曲《卖汤圆》,并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两者的关系?生:都是卖东西,后
者有相对规整的节奏和音调,声音优美动听。2师生总结归纳小调:民歌体裁之一,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整匀称,内容多以历史传说的咏唱,自然风光的描写,离情别愁的抒发为主。2、劳动号子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
段歌曲《川江船夫号子》,并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人们在唱这首歌曲时在做什么?生:船夫拉船师生总结归纳劳动号子:是一种产生于体力劳动,伴随劳动并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的民歌。他的节奏铿锵有力,曲调质朴粗狂,多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3、山歌播放《放马山歌》师生总结归纳山歌: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的抒情民歌。一般节
奏自由、曲调悠长、高亢、嘹亮,内容多以劳动、爱情生活为主。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与和腔等。4、民歌师总结民歌:即民间歌曲。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一般为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到加工,因而具有与人民社会生活联系
密切、音乐语言简明洗练、结构短小精悍、形象鲜明生动等特点。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二)、学唱民歌(22分)3江苏民歌《茉莉花》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使我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民歌,看看你是否知道他的名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发源地是哪儿吗?你知道它是民歌中的哪一种体裁吗?1、播放《茉莉花》生:(答)(板书:课题《茉莉花》)师:让我们一起来哼唱这首美丽的《茉莉花》。2、学生跟音乐整首哼唱。师:
通过刚才的哼唱你感受到这首《茉莉花》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答)(板书:婉转、细腻、柔美亲切抒情)3、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
一个特点。4、跟音乐唱5、师弹奏:下面让我们用优美、婉转的声音来演唱一遍。(三)、对比欣赏,拓展延伸(6分)1、东北民歌《茉莉花》师:刚才我们讲了民歌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加工的,那么流传4势必会带来变异性。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又有其独特
的地方特色。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它的旋律变成什么样了吗?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师:东北《茉莉花》的风格有什么特点?生:(豪放、高亢)学生跟音乐模唱一句感受风格的不同。师:播放河北《茉莉花》河北的《茉莉花》有什么特点?师生:通俗,曲风活泼,借鉴了
河北传统评剧风格师:请同学们总结刚才这两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内容相同曲调不同)师:这两首音乐风格、特点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师总结:民歌在流传过程中会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而改变。《茉
莉花》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各地音乐中的不同养料形成不同的风貌。它那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不仅香飘中国大地,而且溢满全球。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外国朋友心中的《茉莉花》。2、欣赏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师随着音乐
讲解:这是一首由美国作曲家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曲。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也充分说明了音乐是无国界的。(四)、合作探究(5分)5师:你还在什么地方听过有关茉莉花的乐曲?(教师可提示引导)生:(答)师:1997年香港回归,我国旅美作曲家谭
盾创作的《1997天•地•人》交响曲深刻、磅礴地诠释了香港回归的这一历史事件。第一乐章中的童声合唱是《茉莉花》;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五岁的陈天佳演唱了《茉莉花》;北京奥运会颁奖背景音乐是《茉莉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的
大厅演唱了《茉莉花》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选择《茉莉花》?这一现象给你什么感悟?(小组讨论并回答)(五)、课堂总结:(2分)一首江苏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心?那是因为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溢
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茉莉花》既是中国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最后,请同学们一起来高歌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吧!师生共同演唱后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