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爱我中华》优秀单元作业设计.pdf,共(10)页,192.262 KB,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1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音乐七年级第一学期花城版《爱我中华》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演唱《爱我中华》第一单元第一课时2
演唱《我的中国心》第一单元第二课时3演唱、聆听《我和我的祖国》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学期是七年级第一学期,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2
.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3.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4.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简单描述其不同的地域特点或民族风格,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开始开启学生初中音乐阶段的课程学习
。该单元主要以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为主题。三首音乐作品均为改革开放后所创作,表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共、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民族精神以及对祖国母亲的赞颂和热爱之情。学生通过对三首作品的学习,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增强民族自信,2培养对祖国
和人民的热爱之情。《爱我中华》是一首降B大调、4/4拍、带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创作歌曲。音乐采用了我国广西、云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特点,在五声宫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大调式因素,其旋律优美、
色彩明朗,结构为AB二部曲式。歌曲速度较快,音域较宽,音调较高,节奏变化复杂。对于变声期的学生来说,在演唱时容易出现大声吼叫等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科学发声,学习保护嗓音的方法,基本可以做到唱歌准确后,再辅以民族舞蹈律动,将体态美和音乐美结
合起来。《我的中国心》为带重复的ABA'三段式。歌曲节奏变化不大,旋律起伏较小,附点音符、切分节奏等的运用突出了本歌曲的音乐特点。在感受音乐主题时,体会音乐惊醒过程中如何采用重复与对比手法,以表达海外华侨的爱国情怀。《我和我的祖国》采用了6/8
、9/8混合拍子,速度较快,音域跨度较大,音区较高,是一首以欣赏为主的歌曲。学习过程中可参照教材“参与•探索”中提供的两种指挥图示,引导学生进行指挥体验,并了解线状指挥比点状指挥更流畅,更适合于本课学习。学生在听赏《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和《我
和我的祖国》中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在学唱《爱我中华》中学习保护嗓音的方法,用简单的舞蹈律动表现音乐基本情绪。在欣赏《我和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中感受ABA'的基本曲式特点。(三)学情分析学生们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
心,心理上还保持小学时期的天真。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三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在学唱、听赏三首音乐作品中,感受、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体3会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2.听唱《爱我中华》,师生共同采用适当的力度、速度以及乐谱中标注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通过听唱歌曲,感受旋律、力度、节奏等各音乐要素的对比,从而对
作品表现出的浓郁民族音乐风格有更深的理解,加深对音乐情绪的体会,感知AB二部曲式结构特点。鼓励学生用课件所提供的舞蹈动作及律动做简单的创编活动。3.学唱《我的中国心》,通过演唱、聆听、对比分析等方法感知歌曲的ABA'三段曲式,感受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题音乐特点;能根据教材要求以不同演唱形表现歌
曲,做简单的律动创编和歌曲情景表演。欣赏《我和我的祖国》,学习八六拍的基本挥拍图示。(二)单元作业目标1.能有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生在听赏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并学习保护嗓音
的方法。3.用简单的舞蹈律动表现音乐基本情绪,做简单的情景编创。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以美育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
视音乐实践和创造”的课程理念,在围绕学科特点及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层次性”八大原则上,分类、分层布置作业。做到难度适中,能够照顾到各个程度同学的需要;做到数量适宜,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全面
发展;做到任务主体多元化,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作业评价多层次,发展学生个性。学生通过对本单元三首歌曲的学习,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作业设计为三个栏目,分别是:1.演唱(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音乐基础能力的同时,增强团队合作
能力。在合作的基础上,让同学们相互交流研究更多的表达形式,激发浓烈的民族自豪感。42.自主创编(实践):运用要求的节奏型,加上生活中容易见到的各种物品编创旋律。加深学生们对音乐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促进动手
能力以及想象力,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3.拓展延伸(探究):理解本单元的歌曲背景以及歌曲情感,利用网络或者身边的人、书籍寻找与本单元主题一致的歌曲。寻找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基本音乐文化素养。本单元检测以“唱
响祖国,歌声飞扬”为题开展的活动,设计多元的作业形式,全面考察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以及班级音乐会多种评价形式,陶冶学生爱国情怀,培养热爱音乐的态度。四、课时作业第一课时本课的作业设计将分为三个项目,各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一项完成:演唱:通过课上学习学会音程音准
,课下通过尝试各种演唱形式,寻找一种可以表达出民族特色的演唱方式。编创:根据《爱我中华》的演唱风格以及歌曲营造的氛围编创一个舞蹈,动手做一个民族象征服饰。找一找:了解《爱我中华》的曲式结构(该曲式结构为二段体)并找出有关于二段体结构的歌曲。《爱我中华》评价表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师评演唱
演唱完整流畅,并能够使用适合的情感表达。★★★演唱完整流畅,并富有感染力,可以很好的表达出民族风味。★★★★演唱完整流畅,并富有感染力,能够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表达出民族特点。★★★★★5编创能够根据歌曲选择合适的动作。能够根据歌曲动手做一个民族
服饰。★★★★能够根据歌曲选择合适的动作,并完美的结合音乐。能够根据歌曲动手做一个民族服饰,并完美的适配音乐。★★★★★找一找能够准确的理解二段体曲式结构★★★★能够准确理解二段体曲式结构,并能找到与之相关的歌曲。★★★★★作业设计思路:本课为一首
唱歌课,旨在唱熟这首歌曲、掌握其中跨度较大的音程如何演唱、如何唱出民族风味,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心。演唱:通过演唱歌曲,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用音乐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编创:从演唱到编创,从动嘴到动手,使得歌曲更加具象化,通过外部影响内化到外部表现,让学生把音乐与社会相结
合,感受各民族风土人情。同时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找一找:以音乐知识为基础,开放眼界去寻找与之类似的音乐结构,能够深入了解歌曲的结构,加深对二段式结构的理解。设计意图:演唱:考察学生对于歌曲演唱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爱国
情感,将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唱好歌曲。编创:了解歌曲演唱风格,加深学生对于我国民族一家亲的情感。找一找:针对于二段体这一曲式结构,通过寻找相关歌曲,加深对于曲式的6认识,提升音乐素养。第二课时1.作业内容请
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MP4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创造背景:请说一说与《我的中国心》有关的历史创作背景。演唱:随歌曲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三段曲式并收集一些与之结构相同的歌曲。2.评价设计《我的中国心》评价表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师评创作背景能详细的讲解中国的
近代史★★★★★了解中山装的来历和寓意★★★★演唱能用打手号的方法唱六度和八度大跳音程★★★★★歌唱的声音要自然、松弛、速度、力度要适中★★★★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三段曲式并收集一些与之结构相同的歌曲。★★★★★表述内容全面完整★★★★73.作业分析与设
计意图(1)作业分析:创作背景:通过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了解中国的近代史并收集中山装的来历及寓意。演唱:歌唱的声音要自然、松弛、速度、力度要适中,能借用打手号的方法唱六度和八度大跳音程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三段曲式并收集一些与之结构相同的歌曲。(2)设计意图:
创作背景: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增强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演唱: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好大跳音程,用手号的方法唱好闭口音“地”。在力度、速度、感情方面处理好歌曲的情绪。音乐知识:学会音乐的曲式分析和分段,了解六度音程和八度音程第三
课时1.作业内容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音频模式,并附上自评星级。演唱:请随歌曲伴奏自由律动,并小声哼唱旋律运用手势挥拍为自己打好节奏。如果可以完整演唱那最好啦!自主创编:请和小组同学合作,了解合唱相关知识,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吧!文化理解:和小
组同学讨论一下歌曲的创作背景,对祖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的了解,并在合适的时间表演这首歌曲。2.评价设计8《我和我的祖国》评价表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师评演唱能够运用手势挥拍哼唱歌曲。★★★★演唱完整流畅,能够自信有表情的演
唱歌曲并表达出民族文化气息。★★★★★自主创编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自然,放松的声音合唱歌曲。★★★★能够根据歌曲选择合适的动作,并完美的与音乐结合。★★★★★拓展延伸能够准确的理解AB二部曲式结构★★★★能够理解歌曲具有的民族文化气息,增强民族自豪感,对民族
音乐有些更高的探究兴趣★★★★★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演唱”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两个等级;“自主创编”和“拓展延伸”为进阶型,设置两个等级,均用星级表示。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演唱:演唱为本课学习的基础,是基本考察,让学生聆听歌
曲旋律,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并学会用不同的动作表达歌曲情绪。自主创编: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感受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将身体律动与音乐完美结合,并通过歌唱表达对祖国母亲热爱及赞美之情。拓展延伸:通过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更有教育意义。9(2)设计意图演唱:通过哼唱歌曲旋律,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在力度、速度、节拍、音区、情绪情感方面进行AB段对比,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自主创编:通过让学生合唱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合作精
神,增强对音乐的表现能力。拓展延伸:通过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文化内涵,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爱国主义歌曲的感受,深化学生对音乐本体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特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唱响祖国,歌声飞扬”主题活动。通过节目展示,红色知识问答等形式达到单元检测的目的。节目形式灵活多样,可运用多种形式表现,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体验。演唱:请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本单元的一首歌曲,用喜欢的演唱形式来表
演,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自主创编:1.同学们可以从生活中入手,观察可以发出不同声音的小乐器,利用它们编创一条具有附点音符、三连音的旋律,向同学们展示!2.以下为著名词作者乔羽创作的剧本是?A、《射雕英雄传》B、《刘三姐》C
、《鼓浪屿之波》拓展延伸: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红色歌曲,请利用课后时间,周末在家的时候,利用网络及其他渠道收集,并找到歌曲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主题音乐会上演唱给大家听,并做出歌曲分析吧!10(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目
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感知表现水平1演唱1√容易原创20分钟2创编2√√中等原创3创编2√√中等原创4拓展延伸3√√√较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