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DOC
  • 阅读 17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89.209 KB
  • 2022-12-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docx,共(14)页,89.209 KB,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6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4《语文园地六》示范公开课教案【教材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围绕“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一语文要素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批注的角度、批注的方式以及作批注对理解文章的价值。“识字加油站”要求学生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8个生

字。泡泡意在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自主识字学词,并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呈现了“打头阵、挑大梁”等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动宾结构的三字惯用语,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编排这项内容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内涵。第二项是根据提供的范例,使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害怕、快乐、着急”等心情。本单元学习了阅读时通过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心情,这项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在写作时通过动作表现心情。“日积月累”编排了6个常用的八字成语。这些成语都是从

古代文献中逐渐演化、固定下来的,有的寄寓着先贤体悟岀的哲理,体现出古人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承载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些价值观念,如,“病从口入,2/14祸从口出”提示人们要谨言慎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体现了说话要

算数的诚信意识。积累这些成语,有助于学生感受民族智慧,加强文化积淀。【教学目标】1.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2.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3.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4

.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5.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这三篇文章,学会了怎样作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

,同学们还记得这三课对批注的要求吗?内容对批注的要求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2.填表对比,交流体会。内容对批注的要求牛和鹅对内容的疑问和体会,3/14对写法的体会,在课文的旁边作了批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在不理解的地方批注。陀螺在体会比较

深的地方批注。提示:从三篇课文的课后题要求中,学生会发现批注的角度不同,《牛和鹅》在课文的旁边作了批注,示范哪些地方可以批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没有现成的批注,课后题提示在不理解的地方批注;《陀螺》也没有现成的批注

,提示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批注。3.在阅读中作批注,体会批注对阅读的好处。(1)出示朱自清《匆匆》的片段,在对文章不理解或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

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朱自清《匆4/14匆》(选段)(2)展示学生的批注。①“但是……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作者为什么提了这一连串的问题?②八

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溜”这个词用得好,我读到了时间流逝快,而且抓不住。③“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头涔涔”“泪潸潸”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的心情。我感受到作者的着急和不安。我也要流汗了!好惭愧呀,以前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真不应该!(提示:还可以在自己

认为课文写得好的地方、对自己很有启发的地方作批注。)(3)和同桌交换阅读。交流自己作批注的方法。提问:你知道作批注的方法吗?(板书:批注的方法)点拨:批注的位置。眉批:批在书头上。旁批:字词句的中间,书的左右侧。尾批:段或者一篇文章的结尾。②批注的符号。(课件展示8个圈点勾画常用的符号)5

/14(4)小结批注的意义:请同学们说说批注对阅读的重要帮助。(板书:意义)自己作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他人的批注可以了解他人对文章的看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意图:回顾整个单元的内容,填写表

格,大致了解本单元的批注。从学习到练习,再到运用、迁移,最后在语文园地进行梳理总结。再让学生交流自己作的批注,同学间交换阅读批注,教师总结批注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批注阅读的好处。二、识字加油站活动设计:买蔬菜。(板书:蔬菜)1.过渡:元元放学回家,看见妈妈给他写了一张留

言条。(课件出示“留言条”)元元:小丽阿姨今天晚上要来我们家吃饭,爸爸妈妈有事要晚点回家。你放学后到楼下菜市场买些蔬菜回来,我们回来后再炒菜做饭。蔬菜清单及大致重量:非菜(200克)、芥菜(500克)、芹菜(100克)、青蒜(50克)、辣椒(50克)、莲藕(50

0克)、红薯(500克)、芋头(250克)妈妈2022年6月18日6/142.读留言条,明任务,试读蔬菜名。引导:元元今天要买哪些蔬菜?大家试着读读这些蔬菜名吧。(学生读)3.逛菜市场,寻蔬菜,读准蔬菜名。过渡:这些蔬菜你们都认识吗?

让我们一起跟随元元去逛逛菜市场吧!出示第一个菜摊图片(非菜、芥菜、芹菜、莲藕):搜寻蔬菜,读菜名;圈画清单上已买的蔬菜,再读菜名。指导读准三声音调“韭、藕”。过渡语:元元继续往前走,忽然他停下了脚步。咦?这里有他买的蔬菜

吗?出示第二个菜摊图片(红薯、芋头、青蒜、辣椒):搜寻蔬菜,读菜名;圈画第二个摊位买的蔬菜名,再读菜名。指导读准平舌音“蒜”、翘舌音“薯”、轻声词“芋头”。4.整理清单,点蔬菜,巩固蔬菜名。过渡:元元的蔬菜买齐了吗?我们一起来帮他

检查一下。出示词语:非菜芥菜芹菜青蒜辣椒莲藕红薯芋头开火车读,齐读。5.元元如果想再多加几个蔬菜,你会帮他选哪几种呢?课件出示:胡萝卜、西红柿、大白菜、菠菜、莴笋、茄子的图片。你帮元元来选择。7/14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元元“买蔬菜”的生活情境,让生活情境活动化

,既能改变枯燥地识字的情况,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三、词句段运用。1.你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吗?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打头阵挑大梁占上风破天荒栽跟头敲边鼓开绿灯碰钉子(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由练读。教师适时点评、纠正。点拨:①挑是三声,不要读

成“tiāo”。②这些词语称作“惯用语”,它们是我国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板书:惯用语)(2)学生读泡泡里的内容,小组内交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词语,并用词语说句子。①学习“敲边鼓”。角色扮演,情境理解。出示对话:小军:“爸爸,我想买一个新书包。”爸爸:

“你的书包还可以继续背,暂时不用买。”妈妈:“他的书包已经很旧了,就给他买一个吧。”思考:三个人中,谁在帮谁敲边鼓?指名回答。预设:妈妈帮小军敲边鼓。小结:像妈妈这样从旁帮腔,替别人说话,就可以称作“敲边鼓”。

②学习“开绿灯”。8/14提问:同学们,街道路口常常设置有红绿灯。当红灯亮起时,车辆能否通行?预设:不能。提问:这里的“开绿灯”又是什么意思呢?点拨:不该通行的放行了。如,小华本该今天交作业,老师却因为他生病让他第

二天补交,这就是老师为他“开绿灯”。小结:“开绿灯”就是指本来不允许的事情,由于某种原因,特意允许或不禁止的意思。(3)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预设1:我知道一个人临事当先时,可以用“打头阵”这个词。预设2:

我知道一个人承担关键的任务,承担对全局有主要作用的工作时,用“挑大梁”这个词。预设3:我知道一个人具有优势或有利的地位时,用“占上风”这个词。预设4:人们常用“破天荒”形容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而突然发生的事。预设5:我知道做

事失败或丢丢丑时,可以用“栽跟头”这个词。预设6:我知道从旁边帮腔、撺掇或助势,可以用“敲边鼓”这个词。9/14预设7:我知道遇事提供方便条件,用“开绿灯”这个词。(4)尝试使用。过渡:很多惯用语大都有特别的含义,需要结合语境才能准

确理解。教师呈现语境,学生选词语填空。①每次抗洪抢险都是解放军叔叔()。②我们班()地在运动会上夺得金牌,全班上下欣喜不已。③小明总喜欢乱花钱,今天又向妈妈要钱,结果()了。④很明显这场辩论赛反方()。

⑤由于我比赛时太大意,结果()了,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答案:打头阵破天荒碰钉子占上风栽跟头2.选一个词语,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1)出示写“害怕”的两个例句,学生齐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个句子的相同之处,并交流。预设:相同之处在于都写了害怕的心情,都有动作描写。提

示:我们从这组例句知道了可以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心情。(2)出示用动作描写表现心情的句子,全班交流。(板书:动作心情)句子1:天啊,要迟到了!我赶紧掀开被子,跳下床来,抓过衬衫边扣扣子边往洗手间跑。灯也顾不上开,随手扯下一块毛巾,沾

沾水在脸上胡乱抹了几下,然后几步迈到门口,踢掉拖鞋10/14踩进球鞋,拉开门飞快地冲出了屋子。预设:着急。句子2:她呆呆地坐在门槛上,双手抱着蜷曲的双腿,一股清流夺眶而出,流到嘴角钻入口中,咸咸的,她抿了一下嘴,再也忍不住,捂起脸痛哭起来。预设:伤心。(3)选择一个心情词,尝试用动作描写

表现它。①出示表示心情的词语,指名读。引导:当你读着这些表示心情的词语的时候,你想起了哪一件事或哪一个情景?你当时有哪些动作?害怕生气自豪快乐着急伤心②指名说,教师相机点拨。预设:当我读到“着急”时,我想起了上学期的拔河比赛

,当我们班与二班比赛,绳子上的红标志忽左忽右的时候,我们啦啦队的同学很着急。我们当时的动作有:站在我们班队员的两侧,身体前倾,弓着腿,向我们左边有节奏地挥动手中的小红旗,大声喊“加——油!加——油”。(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情境理解学习几个惯用语,通过读

例句、读表示心情的词语,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情境中学习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心情。通过全班交流、评议,让学生在评议中11/14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四、日积月累1.出示词条,教师领读,纠正字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病从口

入,祸从口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提示:都是八字成语。“寸有所长”中的“长”读“cháng”;“差之毫厘”中的“差”读一声;“驷马难追”中的“驷”为平舌音。(板书:八字成语)2.指名读句子、齐读,纠正错误读音,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3.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共

同点,鼓励学生解释词义,教师予以更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指病毒常常因

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形容话说出之后,无法再收回,强调说话要算数,不12/14能后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4.出示填空,让成语回家。(1)长颈鹿脖子很长,能

吃到高高的院墙外的树叶;小羊身体矮小,可以走到院门外吃地,上的青草,这不正是()吗?(2)定点卫星的发射角计算需要绝对精确度,否则就会()。(3)诚信,是()的君子胸怀。(4)你不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就不要随便说,当心()。(5)参加这次朗诵比赛真是()呀!答案:(1)尺有所短,寸有

所长;(2)差之毫厘,谬以千里;(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4)病从口入,祸从口出;(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5.出示成语前部分,练习背诵。提问:你能试着背一背吗?尺有所短,。机不可失,。差之毫厘,。病从口入,。一言既出,。比上不13/14足,。答

案:寸有所长时不再来谬以千里祸从口出驷马难追比下有余6.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八字成语。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八字成语?快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预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设计

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八字成语的意思,并相机进行拓展积累,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梳理、总结了批注的方法和意义,认识了几个蔬菜,学习了惯用语及表现心情的词语,还学习了六个八字成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

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六、布置作业1.课下继续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2.抄写日积月累中的六个八字成语。14/14【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六批注的方法意义惯用语动作心情八字成语识字加油站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蔬菜

厚德载物追求卓越
厚德载物追求卓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求卓越!现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勇于探索,
  • 文档 673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