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9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85.519 KB
  • 2022-12-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4.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x,共(8)页,85.519 KB,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6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理念】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整堂课

首尾呼应。先抓住中心句中“呼风唤雨”一词,导出主问题: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通过主问题聚焦到三四两个自然段的过度句: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抓住句中“幻想”与“现实”两个词,分

别学习三四两个自然段描述的“过去”与“现在”,重点品读“现在”。然后,水到渠成,总结说明方法,提升人文主题。最后,回归中心句,设疑导入下一课:20世纪还是一个怎样的世纪?20世纪呼风唤雨的,那么“将来”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唤、获、赖”等11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

5个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技术”等17个词语。2.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4.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过程与方法: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

问题。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能给问题分类,筛

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本课中“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一个世纪?在20世纪里,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2.你还知道哪些给人们带来方

便的科学技术?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设计意图:由题眼入手,让学生在谈话中自然融入文本。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个世纪100年的时间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许多发现和发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探个究竟

。2.出示课件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3.出示课件2,交流: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来感染学生。三、学习生字。1.出示课件3,会认字:唤、获、赖、潜、亿、索、奥

、舶、质、哲、兰。(1)形近字识字:唤—换亿—忆素—索(2)组词识字:赖皮质量哲学(3)“赖、兰”的读音是边音,声母是l;“索”的读音是平舌音,声母是s。2.出示课件4,会写字: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易错字:“技”的偏旁是“扌”,不要写成“木”

。3.出示课件5,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洞察:很清楚地观察。设计意图:

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4.再读课文。指名读,分段朗读。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讲的?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记,列出问题清单。小组检查交流。5.全班交流反馈:(1)问题一

:什么是“程控电话”?问题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问题三: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好处吗?(2)预设生1:我发现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预设生2:有的问题可以帮助我理解课文内容。预设生3:有的问题可以引发我深入思考。设计意图: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拓展。四、当堂训练。出示课件6:1.听写生字。2.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

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7:1.听写词语。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有

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二、新课学习。(一)出示课件8,学习第1、2自然段。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应读出“坚定、不容置疑”的语气。2.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这几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出示课件9,句式: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出示课件10,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特点和作用。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齐读第2自然段。(4)出示课件11:为什

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指导朗读后两句,体会感悟。(二)学习第3、4、5自然段。1.出示课件1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拟一个小标题。2.选择自己最喜欢或信息储藏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3.出示课件13,三个专题:(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3)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4.出示课件14,研读方法:(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2)细细品读,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3)讨论怎样读好这个自然段。(4)独立练读

,小组朗读,并相互评议。(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5.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提问: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为什么?6.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三)出示课件15,专题汇报,全班交流。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1)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有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3)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里人们有哪些美好

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5)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出示课件16,理解重点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汇报交流第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1)课文中举了哪些有关科学技术成就的事例,涉及哪些方面?(教师板书:登上月球潜入海底洞察天体)(2)你还能

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3)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出示课件17,理解重点句子: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教师板书: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

明天的憧憬”:出示课件18:(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是怎样谈科学的?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2)说说“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具体体现在哪里。“为人类创造了比以

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3)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指名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示例:科学技术创造了很多奇迹,在未来,科学还会不断进

步,奇迹会越来越多。比如有的衣服,晴天穿着透气凉快,雨天穿着不渗雨;高铁的速度快得惊人。这都是科学的进步,都是奇迹。三、回读全文,抒发感受。1.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出示课件19,师总结全文: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儿什

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四、拓展作业,进入实践。出示课件20:1.小

练笔。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的话写下来。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的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设计

意图: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再直接切入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20世纪有哪些

科技成就,并借此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成就,学生即可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教学这段时,我注重学生的感知,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再由此引导生联

想过去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进一步学习文章的第3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倾听,善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当学生达到理

解水平时,教师激励性评语及时准确,并富有激情。“听到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断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这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我有必要在这方面下功夫,通过肯定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向学生

传授知识,并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厚德载物追求卓越
厚德载物追求卓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求卓越!现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勇于探索,
  • 文档 673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