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四年级上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2课时公开课示范教案.docx,共(8)页,38.405 KB,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6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8《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公开课示范教案第2课时【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演老虎的“我”一直按老师的指导排练、演出。正式演出时“砸”了。于是“我”寻求原因。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
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学目标】1.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2.能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教学重点】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
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学生听写易写错的字词:表演殷切撤换哄堂大笑砸锅2.学生自行对照课本,检查并修改。3.复习回顾。引导:朗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板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预设:“我”扮演了一只大老虎,结果演砸锅了。过渡:回答得非常正确,看来上节课大家听得十分专心。这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感受那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起去探寻作者演出前后的心路历程。2/8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
习的主要内容,温故知新。以问题质疑导入,激发阅读期待,为下文探究活动作铺垫。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结合课文1—2自然段内容,感受“我”的心情。小组交流,写表格。2.探究过程(1)默读课文1—2自然段,勾画与“我”心情变化相关的语句,
感受“我”的心情,并作好批注。(2)组内交流,根据内容填写表格。(3)学生代表分享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和总结。3.探究活动(1)引导:请你默读课文1—2自然段,勾画与“我”心情变化相关的语句,感受“我”的心情,并作好批注。预设:我一直没在台上露过面,看着同班的小朋友
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个羡慕得要死。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提问:这是什么描写?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预设:这是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想参加表演的强烈愿望。(2)引导:请你结合自己的批注,小组交流,
填写下面的表格。“我”的心情原因(3)点拨: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完善表格。“我”的心情原因期待“我”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结合课文3—16自然段内容,感受“我”的心情。小组交流、
填写表格。2.探究过程(1)默写课文第3—16自然段,勾画与“我”心情变化相关的语句,感受“我”的心3/8情,并作好批注。(2)组内交流,根据内容填写表格。(3)学生代表分享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和总结。3.探究活动(1)引导:默读课文第3—16自然段,勾画与“我”心
情变化相关的语句,感受“我”的心情,并作好批注。引导:同学们,通过填写表格,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在表演前十分期待表演,想在台上露脸,期待大家的掌声。在排练时“我”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呢?(板书:期待露脸掌声)预设:我们小
组勾画了第11自然段“记住了!”这句语言描写,这里体现出“我”对表演充满信心。原因是“我”从老师的话语“不要紧,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感受到扮演老虎很简单。(板书:自信扮虎简单)点拨:是的,而且从提示语“我连忙答应”,也能感受到“我”的自信。从这里
也可以体会到,“我”担心老师改变主意的小心思。预设:我们小组勾画了第9自然段“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这句话。这是一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担心老师换掉“我”的心理。原因是小哥哥嫌弃“我”不会豁虎跳。“看着老师的脸”这个动作
,写出了“我”在小哥哥说“我”不会豁虎跳后,担心老师不让“我”演老虎的真实心理。点拨:非常好,你通过文中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感受到了“我”的心情,既失落又担心。(板书:担心)(2)引导:请你结合自己的批注,小组交流,填写下面的表格。(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完善表格。预设:“我”的心情原因自信通过老师的话语,“我”认为扮演大老虎很简单。担心“我”害怕被换掉,因为不会豁虎跳。“我”的心情原因4/8小结:我们从安排角色和排练的一系列描写中,感受到了“我”心情的变化,也分析了其中
的原因。“我”因为不会豁虎跳,害怕被换掉,非常担心。(板书:怕被换掉不会豁虎跳)过渡:终于到了演出的时刻,“我”是怎么做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呢?快到文中去找一找。(三)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结合17—20自然段内容,体会“我”演出时的心情变化及变
化的原因。小组交流、填写表格。(板书:心情变化及原因)2.探究过程(1)默读课文第17—20自然段,勾画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把你体会到的“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批注在旁边。(2)结合批注,小组讨论,完成表格。(3)
全班交流,分享成果,教师相机引导、总结。3.探究活动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批注相关语句,体会到“我”在选派角色和排练时的心情变化,明白了心情变化的原因。下面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体会一下“我”演出时的心情变化,探寻心情变化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17—20自然段,勾画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把你体会到的“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批注在旁边。◇我穿上老虎皮,套上老虎头,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等到幕布拉下,
我站起来摘下老虎头,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引导:我看到同学们都做了很认真的批注,各小组讨论非常积极。那么哪组愿意先来分享你们的成果呢?预设1:从第18自然段“我穿上老虎皮,套上老虎头,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
口”,“紧张”一词,直接点明了“我”上场前的心情。联系前文,可以看出“我”的紧张是因为排练时,小朋友和老师对“我”的演技不满意。还因为“我”是第一次上台,没有演出经验。还有演出时的神态描写,“笑得我脸上一阵热”可以体会到“我”更加紧张。因为“我”
笨拙的入场表演引来了哄堂大笑,所以很紧张。(板书:紧张演技差第一次)5/8预设2:还有一处动作和神态描写,“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写出了“我”的狼狈。原因是“我”不会豁虎跳,演出砸锅了。(板书:狼狈不会豁虎跳砸锅)(2)结合批注填写表格,小组讨论修改表格。“我”心
情原因(3)全班交流,分享成果。“我”心情原因紧张“我”第一次上台;排练时,小朋友和老师对“我”的演技不满;演出时的哄堂大笑让“我”更加紧张。狼狈“我”不会豁虎跳,演出砸锅了。设计意图:借助表格进行课文内容的梳理,提供复述故事内容的思路,能够让学生清晰地把握课文脉络。学法迁移,引
导学生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过渡: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尝试开导“我”。(四)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思考演出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完成表格并尝试开导文中的“我”。2.探究过程(1)
思考演出砸锅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完成表格。(2)同桌交流,角色扮演,尝试开导。(3)结合生活经验,尝试开导文中的“我”。3.探究活动(1)思考演出砸锅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完成表格。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我”心情原因预设:这句话表明“我”一直为
自己窝囊的表演感到遗憾和自责。(板书:惭愧窝囊的表演)“我”心情原因惭愧“我”为自己窝囊的表演感到惭愧和自责。6/8根据故事的发展变化,梳理“我”心情变化的表格。“我”的心情原因期待“我”想在台上露脸,获
得大家的掌声。担心“我”害怕被换掉,因为不会豁虎跳。紧张“我”第一次上台;排练时,小朋友和老师对“我”的演技不满;演出时的哄堂大笑让“我”更加紧张。狼狈“我”不会豁虎跳,演出砸锅了。惭愧“我”一直为自己窝囊的表演感到遗憾和自责。小结:看来“我”在演出后很久都还沉浸在惭愧
、遗憾和自责的情绪中,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2)同桌交流,角色扮演,尝试开导。引导:假如我就是那位扮演老虎的同学,你打算怎样开导我?我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试一试。同桌一位学生扮演文中的“我”,简单说说演出后的感受;另一位学生扮演安慰者
,尝试开导对方。最后再交换角色进行练习。预设1:别自责了,你为了演好大老虎已经很努力了,把老师的要求都做到了,虽然有不足,我们都觉得你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演出任务。点拨:你肯定了他的演出态度,客观评价了演出结果。预设2:你别再惭愧了,老
师不是说过吗,扮演老虎可以不要豁虎跳,你模仿老虎的叫声还是很威武的。点拨:你敏锐地发现了他表演中的成功之处,肯定会让他心情好起来。预设3:我其实挺佩服你的。你一直都在认真坚持演出,真的很棒!点拨:看到了他人的
优点并加以鼓励,这样的安慰方式很不错。预设4:你别再伤心了,不是每一场演出都十全十美,我们重在参与。你能够反思自己演出不太成功的原因,相信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你一定会做得更好。点拨:你和前两名同学一样,找到了他在这次表演中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了他安慰,
真好!设计意图:课文内容虽浅显,但耐人寻味。尤其是结尾,作者并没有得到答案,给读者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可以利用这个悬念来启发学生进行相应的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多说、多想,并且与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相关联,可以多做练习。三、课堂小结7/8小结:这节课我们关注“我”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描写,发现了“我”一连串的心情变化,批注了与心情变化相关的语句,课后请结合课上同学们的交流,完善自己的批注,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板书: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这节课我们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了开导
他人的方法。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都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大家可以多留心,把这些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四、拓展延伸引导:不少名家都写过童年,这篇课文描述了一段难忘的童年往事,读来十分有趣。下面就来读读赵丽宏的《童年笨事》,看看他小时候有
过什么有趣的经历。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我们一起煮月亮(节选)大概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们一群小孩子玩了捞月亮的游戏。最小的那个孩子叫军停,他在最后,用手捞到了月亮,双手认真地捧着。只要我不说话,他就要一直捧着。就这样,军停就一
直双手做圆圈状捧着那轮月亮。我们几个孩子在前面跑,他就在后面跟着。他累了,对我说:“能不能把月亮再放回水里?”我看着他累了,就说:“不行,还是放在一个盆子里比较好。”在菜园的河边,我们找到一个搪瓷盆子,高兴地让军停把月亮放到盆子里。军停把双手放到盆子里一会儿,那水就平静了,月亮果真就
在盆子里。“接下来呢?”赵四儿看着那盆子里的月亮问我。“煮月亮吧。”我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想,会不会在煮月亮的时候有意外的收获,譬如可以把天上的嫦娥给煮下来呢?我这样想的时候,就开始号召这些孩子去捡拾柴火,我要生火煮月亮。这一群孩子不知道,我到底会煮什么好东西给他们吃。我对他们大
声说,月亮煮熟了,大概会变成很多东西。“会变成苹果吗?”我说,会的。“会变成梨子吗?”我说,会的。“会变成西瓜吗?”我说,会的,因为月亮是圆的,只要是圆的都可以变出来。于是,一群孩子就在那里看我表演。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种语言,
与盆子里的水交谈。赵四儿的兜里有半块没有吃完的红薯,就问我:“能不能煮月亮的时候,顺便也煮一下这半块红薯?”我答应了他。等那红薯煮熟了以后,赵四儿让我先尝了一口,那红薯果然很甜,我就说:“甜,有月8/8亮的味道。”于是,接下来,我们这些孩子都争着吃。这些孩子吃过以后就都说
甜,仿佛这块红薯真的有月亮的味道一样。再后来,我们在煮月亮的时候,还煮过苹果、梨、李子、橘子、芋头、山药、胡萝卜、荸荠、藕、花生、大枣。我们这些孩子,每一次煮完东西以后,都会向别人夸耀,那些食物有月亮的味道。2.阅读与交流。(1)读了文
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怎么煮月亮呢?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2)在“军停把双手放到盆子里一会儿,那水就平静了,月亮果真就在盆子里。”这句话中,“果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谈谈你的理解。预设:结合语境,我理解“果真”这个词表明预想和结果
一样,写出了我们高兴的心情。(3)我想,会不会在煮月亮的时候有意外的收获,譬如可以把天上的嫦娥给煮下来呢?这句话是作者的奇思,读到这里,你又有怎样的妙想呢?预设1:我想,天上的云会不会就是我煮月亮时候升起的炊烟,飘飘荡荡升到了天上了呢?预设2:我想,月亮的味道会不会和月饼的
味道一样呢?甜甜的,软软糯糯的。五、布置作业1.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类似这种紧张、狼狈的经历,和同学说说,再尝试把它写下来。2.阅读叶至善作品推荐:《诗人的心》《天籁和回声》。【板书设计】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期待露脸掌声自信扮虎简单担心
怕被换掉不会豁虎跳心情变化及原因——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紧张演技差第一次狼狈不会豁虎跳砸锅惭愧窝囊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