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口语交际:安慰》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docx,共(4)页,21.065 KB,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5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口语交际:安慰》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1/4《口语交际:安慰》教材解读教材解析本次口语交际是学习安慰。安慰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大多数学生已有安慰他人的经历,初步知道怎么安慰他人,但还需培养学生
有意识地安慰,引导其对自己的安慰行为进行反思,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教材第一部分简要交代了安慰的意义,引导学生感受安慰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进行交际的欲望。教材创设了三种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并以泡泡的形式说明各自不顺心的原因,以此帮助学生
打开思路:小峰非常自责,因为他在接力赛上摔倒,导致班级没有在这个项目上取得名次;小丽内心非常不舍,因为她要搬家了,马上要离开自己的好朋友;小冰很难过、很心疼,因为他在玩耍中弄丢了妈妈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手表。教材第二
部分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首先提示了如何进行合适安慰的方法,即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对方的心情。这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安慰经历,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接下来,要求学生从教材提供的三种情境中选择一种,和同学模拟。还鼓励学生进一步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试着安慰
身边需要安慰的人。小贴士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一是“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强调根据具体情境选择相应的安慰方式进行安慰,让被安慰者的心情尽快变好;二是“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强调在用语言进行安慰时,辅以语调、手势等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以达到
更好的安慰效果。教材在四年级口语交际中提示学生“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为本次口语交际中提出的“设身处地想他人的心情”奠定了基础。学生在此基础上能更好体察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实施安慰
,取得更好的安慰效果。教学目标1.能设身处地地想被安慰者的心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2.能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口语交际:安慰》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2/4《口语交际:安慰》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回顾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时,是怎样开导
文中的“我”的,再引导学生了解教材提供的情境内容及人物的心情,让学生选择一种情境进行模拟安慰,师生共同梳理合适的安慰方式,最后尝试安慰自己周围的人。1.基于学习或生活经验,唤醒安慰经历。日常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有过安慰别人或被别人安慰的经历,有关于安慰的初步体验。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之后也初
步明白了如何开导、安慰他人。教学时,可从《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的学习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开导其实就是安慰,以让学生能轻松、愉悦地进入本课的学习。也可通过呈现课前搜集的一些学生不顺心的图文或播放关于安慰的视频,唤醒学生已有的安慰经历。还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如:“你心情不好时,得到过别人安慰吗?
别人是怎么安慰你的?”或者“你在别人不顺心时安慰过别人吗?你是怎么安慰的?安慰后他的心情如何?”总之,开课伊始,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等形式唤醒学生的安慰经历,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期待。2.指导了解情境内容,设身处地想心情。教学时,教师
可依次出示三个情境,引导学生交流从这三个情境呈现的内容中了解到了什么。指导了解情境内容时,要引导学生作周全的考虑。让学生明白第一、二个情境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第三个情境具有特殊性,既有可能是可以改变的事实(手表能够找回来
),又有可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手表不能找回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泡泡中人物的话语进行思考,了解人物的心情以及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如,从第一个情境小峰的话“都怪我”可以看出小峰内心十分自责,“我要是没摔倒就好了”说明了自责的同时,他的心情是比较沮丧、难过的。他沮丧、难过的原因可能是觉得愧对班
集体,也可能是担心班里同学责怪。又如,第二个情境小丽的话中两个“不想”表达了她内心对好朋友的恋恋不舍,从她的不舍中可体会到她不情愿搬走,心情比较难过。从第三个情境小冰的话“特别喜欢”“好心疼啊”,能感受到他因为丢失了自己特别喜欢的手表而心疼、难过。
这三个情境都可让人体会到人物“难过”的心情,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难过,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慰。然后,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心情。如,可以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假如是你遇到这样的事,
你的心情会怎样?以此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经历、经验来想象情境中人《口语交际:安慰》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3/4物的内心状态,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心情。3.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模拟安慰时,可让同桌任选一种情
境进行安慰,一人是安慰者,一人是被安慰者;然后同桌互换角色模拟安慰。模拟完成后,可引导学生根据交际内容进行交流。被安慰者可说说通过对方的安慰,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已经好多了,还可对安慰者提出改进建议。安慰者可以说说自己还有哪些地方
可以做得更好。同桌模拟安慰后,可以抽取两三组同桌进行全班反馈评价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合适的安慰方式。如,模拟第一种情境时,针对小峰因觉得愧对班集体而感到沮丧,可这样安慰小峰:“小峰,你别自责了,也别沮丧了。为了给班集体争夺荣誉,你在
赛场上不顾一切向前冲的样子,很让我们感动!这种为班级荣誉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是比名次更宝贵的财富!”像这种用饱含鼓励的话安慰,可以说是合适的安慰方式。再如,针对第二种情境,可以这样安慰小丽:“小丽,别难过。虽然
你搬走了,但你想我们时,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发短信或写信。我们还可以每天联系一次,或每个周末联系一次。当然,寒暑假也可以约在一起玩。”像这样用商量、建议的方式安慰也是合适的。又如,针对第三种情境,可以这样安慰小冰:“小冰,不要难过。你今
天去过哪些地方?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可能会找到的。如果确实找不到,你也不要伤心。人都有粗心大意的时候,只要多加注意就能避免。有一次,我舅舅不小心把自己的结婚戒指弄丢了。后来,他做事情就非常仔细,再没丢过东西。”像这种既提
供帮助,又讲类似事例,并给对方建议的方式容易让被安慰者心情好起来,也是合适的安慰方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一定要针对不顺心的原因,真心实意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暗含指责、解决办法不切实际、撒谎等都是
不合适的。如:“小峰,这都怪你自己不小心,你也没必要难过了。”“小丽,你不要难过了。可以让你们两家又搬到一起嘛!”“小冰,别难过,手表丢了就算了。谁让你那么粗心呢?”学生发言时,如果存在类似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引导。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方
式安慰的同时,可通过现场观看、对比辨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做到语调轻柔、亲切自然;手势要与自己所讲述的内容或讲述时的情感相关,要配合自己讲述的进程,也不宜过多,表达要自然。总之,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
学生梳理合适的安慰方式。如,用语言进行安慰时,开头可用上“不要难过、不要伤心、不要自责”等词语,然后可说一些表示同情、鼓励的话,也可适当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同时,还可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一个《口语交际:安慰》教材解
读与教学建议4/4拥抱、一个“你很棒”的手势。4.根据实际需要拓展课内练习情境。教学时,可以筛选课前搜集的学生不顺心的事例替换教材提供的情境。如,因单元检测成绩不理想担心被家长批评;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而感到伤心;因玩电子游戏被同学向老师报告,担心被老师批评并请家长来校。以此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帮助
生活中需要安慰的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真实情境中丰富安慰经验。也可在模拟教材情境后,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选择一两个真实案例进行安慰,进一步巩固所学。5.鼓励课外安慰周围的人,丰富安慰经验。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周围有没有需要安慰的人,写写他不顺心的原因、他会是怎样的心情、自己打算怎
样安慰他,然后让学生课后去实践。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安慰,丰富学生的安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