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公开课定稿).docx,共(2)页,21.824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50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古代诗歌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教学过程1.检查背诵默写。2.朗读指导(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4)
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3.讲解古代诗歌有关知识(课件展示)4.介绍《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课件展示)5.合作探究,完成练习题(1)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参考: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参考: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
负。(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无奈惆怅。(4)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参考: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
人的同情与关切。运用奇特的想第2页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5)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出的画面
参考: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6)“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参考: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出
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7)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秋思》这首小令的情景。参考: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
,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心中来,肝肠寸断。6.小结,布置作业准
确默写四首古诗歌,背诵理解导学案上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