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教研公开课)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3.574 KB
  • 2022-12-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教研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教研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教研公开课).docx,共(4)页,23.574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48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反复朗读文章精彩描写的段落,把握文章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品味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语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朗读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

达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2.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

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童年时自己对美丽自然景物的爱,对动人的民间传说的爱,对绘画的爱,对读书学习的爱,对学识

渊博的人的爱,对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爱,真切动人地表现出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及中间的过渡段,划上记号。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

“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自由快乐)的百草园(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

①用自己的话概述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春夏秋季优美的景色;长妈妈讲的神秘的故事;冬天捕鸟的乐趣。②文中的过渡段起什么作用?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恋恋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③“我”是否知道被送到书塾去的原因?从哪里可以看出?最后带着情感读这一段,看谁读得好。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

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奈的感情。二、精读课文重点研讨1.读第一段。思考:①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的意思。“似乎”与“确凿”是否有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

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②第二段写景非常精彩,你认为精彩在哪方面,为什么?这段景物描写层次分明,从描写的对象看,先写植物,后写动物,再写植物;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整体,再写局部,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听觉、触觉和味觉;描写

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颜色;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态;描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黄蜂、叫天子,则突出它们的动作,使我们感到百草园确实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带着感情与想象品读这段优美的文字。③作者描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

景物?作者如何将这些景物联系在一起?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④课文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描绘景物的,我们不难看出童年时代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由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从“他”用手按住斑蝥的的脊梁,看烟雾从后窍喷出的神态到接连不断地拔起何首乌的动

作,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活泼、天真、逗人喜爱、求知欲强的孩子。⑤速读4——6段。思考: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

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⑥速读7——8段。找出雪地捕鸟的描写。划出动词,再品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a扫开;b打扫;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⑦仿照第七段“雪地捕鸟”的写法,用不少于六个动词写一个游戏或一项活动(如钓鱼、溜冰、

骑自行车等),注意用词准确。2.研读课文第二部分。①作者写在三味书屋上学时,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画画等的目的是什么?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就算是在三味书屋也不乏乐趣。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②阅读课文“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拗过去”这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A.

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

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B.你认为三味书屋先生是怎样的人?童年鲁迅对先生是什么态度?言之有理即可。如: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

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先生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

三、品读感悟理解主题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B.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C.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学生可讨论研讨,自由发言,不作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结束语: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

语调回忆自己的童年,获得些许温馨,聊以慰藉自己现实的孤寂与苦闷。歌颂了自由快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抒发自己对童年的喜爱眷恋的心情。童年是我们每个人永远的记忆,冰心诗言“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童年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永远留在记忆中。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