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体系简介课件

PPT
  • 阅读 7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3 页
  • 大小 1.853 M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计算机学科体系简介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学科体系简介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学科体系简介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学科体系简介课件
计算机学科体系简介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0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计算机学科体系简介课件.ppt,共(103)页,1.85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75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计算机学科体系简介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王昭顺教授zhswang@aliyun.comzhswang692/103内容提要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3/1031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基本含义计算机学

科的发展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4/103什么是计算机学科?Wikipedia(维基百科)[1]Computerscience(orcomputingscience)isthestudyofthetheoretica

lfoundationsofinformationandcomputation,andofpracticaltechniquesfortheirimplementationandapplicationincomputersystems.计算机科学(或计算科学)是研究信息和计算的

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和应用的实践技术[1]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uter_science5/103什么是计算机学科?PeterJ.Denning[2]Thedisciplineofcomputerscienceisth

ebodyofknowledgeandpracticesusedbycomputingprofessionalsintheirwork.Thebodyofknowledgeofcomputingisfrequent

lydescribedasthesystematicstudyofalgorithmicprocessesthatdescribeandtransforminformation:theirtheory,analysis,design,efficiency,impl

ementation,andapplicationThefundamentalquestionunderlingallofcomputingis:Whatcanbe(efficiently)automated?什么能够被(有效地)自动计算?[2]P.J.Denning.“Co

mputerScience:TheDiscipline”EncyclopediaofComputerScience,20006/103计算学科的本质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进行?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讨论的是

能行性的有关内容,而凡是与能行性有关的讨论都是处理离散对象的。因为非离散对象(连续对象)是很难进行能行处理的,因此能行性这个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决定了计算机本身的结构和它处理的对象都是离散型的,许多连续型的问题也必须在转化为离散型问题以后,才能被

计算机处理。例如计算定积分就是把它变成离散量,再用分段求和的方法来处理的。7/103什么是计算机学科?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在科学的指导下,用于服务生产的知识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的实践活动8/103

计算机学科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两方面: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侧重于研究现象、揭示规律计算机技术工程实践和应用,侧重于研制计算机和研究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二者高度融合。科学是技术的依据,技术是科学的体现技术得益于科学,又向科学提出新的问题什么是计算机学科?9/103计算机学科又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

重的学科,表现为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特征。科学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根本问题: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计算。工程性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归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又不断为应用提供日益先进的方法、设备与环境。什么是计算机学科?10/1

03什么是计算机学科?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11/103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领域PeterJ.Denning[2]Algorithms&DataStructuresProgrammingLanguagesArchitectu

reOperatingSystemandNetworksSoftwareEngineeringDatabase&InformationRetrievalArtificialIntelligence&RoboticsGraph

icsHumanComputerInteractionComputationalScienceBioinformatics12/103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领域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NC)程序设计语言(PL)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GV)智能系统(IS)信息管理(IM)计算科学与数值方法(C

N)社会与职业问题(SP)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算法与复杂度(AL)人--机交互(HC)操作系统(OS)程序设计基础(PF)软件工程(SE)离散结构(DS)[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归结为14个知识体[3]13/103计算机学科与电子信息技术黄载禄:《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前言讲稿14/103计算机学科与电子信息技术15/1031.2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

展计算机硬件发展迅速:摩尔定律计算模型没有质的飞跃,局限于图灵机与冯·诺依曼机的模型。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软件开发方法逐渐与认知科学相结合,借鉴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到软件开发中来

软件体系结构、中间件、软件设计模式、重构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层次综合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广泛化、个性化和家庭化Internet网的出现计算机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16/103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学科内涵变化很快、变化很大2

0年前:计算机毕业生知道这些差不多了从10年前开始:似乎还需要知道这些APP17/103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计算的概念在过去10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WWW的出现,将“计算”泛化、平民化了“计算”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Internet

的出现是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有关计算机学科的更多发展历史可参阅维基百科计算的历史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computing有关计算历史事件的时间表http://en.wikipedia.org/wiki/Ti

meline_of_computing18/103教育部本科招生目录中的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化1.3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学科的发展与社会应用的宽泛化所导致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使人们感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这一个名称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了,需要更多的、更具针对性的专业19/103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三个发展时期[3]初创(1956-1960):人才培养面向国防和科学研究发展(1978-1986):改革开放促进了新课程的引进高速发展(1994-):教学内容逐步与国际接轨[3]教育部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度19932003200420052009增量368147119总数13750565277179220/103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信息化

建设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是规模最大的专业专业点最多:2005年771个2013年946个2015年960个学生数最多:2005年44万(675人/点)2013年在校学生76万2015年在校学生80万计算机专业是情况最复杂的专业学科涵盖

面/应用面宽、应用层次跨度大1180所院校有计算机系/学院,2600个计算机类专业办学条件差异大、条件偏下的较多学生跨度最大21/1031.4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史1975年:设置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86年:成立了计算机系1986年:招收计算机应用专

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招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招收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招收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0

8年:计算机系统结构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点2011年:软件工程一级博士点2011年: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申请材料领域知识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2/1032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备的学科能力

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23/103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3]基本观点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需求与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

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判断1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强、结构上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应是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金字塔结构[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103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判断2-4国家根本利益:必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科学型人才大部分IT企业:主要开发满足国家信息化需求的产品——工程型人才)企事业、国家IS的建设

与运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主流需求)人才需求金字塔结构应用型(目前无专业直接满足)工程型科学型25/103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判断5素质教育:企业最关注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要求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

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判断6在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判断7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教师:更强的责任心、更多的劳动、更高的业务素质26/103计算机

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现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业类型[4]科学研究重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重在制造和开发信息技术管理与服务重在对各类信息系统的规划、创建、技术维护与管理[4]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

、规范及认证(讲稿).注:本讲稿许多内容来自此宣讲资料(难以一一标注)27/103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28/103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美国劳工统计局在2010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就

业的强劲增长至少会持续到2018年。美国今天比历史上任何繁荣时期都有更多的IT岗位。国内统计数据未来10年,每年100万IT人才需求,其中计算机专业40万29/103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30/103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备的学科能

力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5][5]蒋宗礼.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水平.注:本讲稿的不少内容均来自蒋宗礼教授的此讲稿(难以一一标注),此讲稿曾由蒋教授在各种不同的教学会议上宣讲31/103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备的学科能力

四大基本学科能力[4]系统能力包括:系统地考虑问题求解全局掌握一定规模的系统基于计算机考虑问题求解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统计数据表明:40%的新员工不具备基本编程能力32/103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备的学科能力PeterJ.Denning:mustbeskilledinfourba

sicareaAlgorithmicthinkingisaninterpretationoftheworldinwhichapersonunderstandsandformulatesactionsintermsofstep-by-stepproceduresthatgiveunambiguo

usresultswhencarriedoutbyanyoneRepresentationaddressesthewayinwhichdataarestoredsothatthequestionsonewillaskaboutthemcanbeans

weredefficientlyProgrammingenablespeopletotakealgorithmicthinkingandrepresentationsandembodytheminsoftwarethatwillcaus

eamachinetoperforminaprescribedwayDesignconnectstheotherthreeskillstobeconcernsofpeople,thoughthemediumofsystemstha

tservethem•engineeringtradeoffs,integratingavailablecomponents,meetingtimeandcostconstraints,andmeetingsafetyandreliabilityrequirements33/103知识、

能力与素质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34/103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

、设计和应用的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科技文献资料主动学习、概括总结和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自我控制约束能力专业能力35/103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尊纪守法,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合作,勤奋努力。文化素质从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学素质、科学素质、美学素质。心理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适应顺境和逆境环境下的自我调整,既不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

自喜,也不为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身体素质注意锻炼身体,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应对日常工作及超强度工作的需要。专业素质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较强的实践能力,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应

用前景,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36/103知识、能力、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没有合理的知识体系支撑,就不可能有强能力和高素质;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又可以更好、更快地获取知

识。37/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38/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人才需求的金字塔结构39/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三种规格类型科学型: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工

程型: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性能,还要考虑建造系统的代价以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可以是以硬件为主的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应用型:承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

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40/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四个专业方向41/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计算机科学(CS)方向基本特点专业内容相对突出计算的理论和算法,在计算理论以及相关的数学

领域为学生打下较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求解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擅长算法分析与设计,对于应用的实际问题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注重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兼顾计算机系统及应用42/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理论原理创新应用部署

配置开发倾向理论倾向应用组织系统行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系统平台结构计算机硬件体系CS的问题空间x43/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计算机工程(CE)方向基本特点计算机工程是现代计算系统、计算机控

制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制造、实施和维护的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牢固建立在计算、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上,并应用这些理论和原理解决在软硬件和网络的设计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工程型为主兼顾硬件科学型和应用系统开发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强调的

是硬件(嵌入式系统)特点:擅长解决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问题44/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理论原理创新应用部署配置开发倾向理论倾向应用组织系统行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系统平台结构计算机硬件体系CE的问题空间45/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软件工程(SE)方向

基本特点信息化社会需要大批实用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人才软件工程学科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与应用领域结合紧密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培养目标是软件工程师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软件工程实践

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46/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理论原理创新应用部署配置开发倾向理论倾向应用组织系统行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系统平台结构计算机硬件体系SE的问题空间47/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信息技术(IT)方向信息技术方向人才的基

本目标是:围绕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以及个人)的需求,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与实施者(“信息化服务工程师”)在理论上,应理解各种计算技术,这

样一种理解应该能够直接指导为满足用户需求对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在实践上,应善于系统集成,善于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提供最优的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路线,有效地对系统运行实施技术性管理48/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理论原理创新应用

部署配置开发倾向理论倾向应用组织系统行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系统平台结构计算机硬件体系IT的问题空间49/103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50/1033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每学期的课程安排情况51/1033.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本科教学的基本定位

加强基础:英文里,之所以有undergraduate和graduate的区别,是因为西方人觉得研究生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本科只是打个基础而已。培养出基础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为深度和广度的结合深度优先、广度为辅二级深度一些深度课程可作为选

修教学目标的制定进一步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强调实践能力培养52/103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课程设置与深度广度结合深度优先加强数学基础:高等数学课程与离散数学模块保证核心课程的学时和深度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广度为

辅根据师资情况,尽可能多开设选修课将多门选修课分成不同方向指导学生选修53/103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课程设置与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置多门实践课程计算机应用实践软件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毕业

设计54/1033.2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公共课(45学分)公共必修(32学分):人文社科、外语、体育、经济与管理公共选修(13学分)专业必修课(80学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8学分):数学类、物理、程序设计学科基础课程(36学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

系统、计算机科学导论专业基础课程(16学分):数据库、编译原理、网络专业选修课(18学分)根据专业主攻方向定位科技创新活动55/103数学类和物理课程作用提供科学思维训练作为计算机学科基础数学---计算的本质与数学相关物理---电子线路技术数学类课程高等数学(数学分

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物理类课程大学物理:力学电场和磁场振动和波动56/103公共课:共45学分必修课程32学分,课程如下:选修课程13学分,由学生自由选择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中国近代史纲要2学分大学英语(3学期,每学期4学分)12学分体育(4学期,每学期1学分)4学分经济与管理2学分沟通与交流2学分57/103

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必修38学分工程数学分析12学分必修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3学分必修线性代数3学分必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必修数学实验1学分必修程序设计基础4学分必修大学物理8学分必修工程物理实验4学分必修58/103课程设置的

基本结构学科基础课程必修36学分电路分析基础5学分必修电路实验技术1学分必修数据结构4学分必修计算机科学导论1学分必修操作系统3学分必修离散数学5学分必修模拟电子技术与实验4学分必修数字电子技术与实验4学分必修计算机组成原理4学分必修信息

论与编码3学分必修工程制图基础2学分必修59/103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16学分数据库系统原理3学分必修编译原理3学分必修数值计算方法2学分必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学分必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1学分必修计算机网络4学分必修60/103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

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8+10)通用选修:至少8学分(4门)Java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嵌入式计算、高级编程技术等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至少10学分(5门)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导论、可编程逻辑

器件及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通信网基础、网络安全与管理、Linux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至少10学分(5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象处理、虚拟现实、模式识别电子商务、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软件及系统方向:至少1

0学分(5门)算法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软件测试、应用软件系统设计与案例分析信息隐藏技术、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61/1033.3学期的课程安排情况第一学期(大一秋季学期)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程属性大学英语464公共必修体育232公共必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公共

必修程序设计基础464学科基础工程数学分析696公共必修大学物理464学科基础工程制图基础232学科基础沟通与交流232公共必修合计学分2662/103课程学期安排情况第二学期(大一春季学期)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程属性大学英语464公

共必修体育232公共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公共必修工程数学分析696公共必修大学物理464公共必修计算机科学导论116专业必修线性代数348公共必修电路分析基础348专业必修合计学分2663/103课程学期安排情况第三学期(大

二秋季学期):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程属性大学英语464公共必修体育232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公共必修电路分析基础232专业必修电路实验技术116专业必修模拟电子技术与实验464专业必修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348数理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8数理基础大学物理实验232数理基础离

散数学580专业必修合计学分2964/103课程学期安排情况第四学期(大二春季学期)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程属性工科物理实验232公共必修体育232公共必修毛泽东思想232公共必修数学实验116数理基础数值计算方法232专业必修数字电子技术348专业必修信息论与编码348专业

必修数据结构464专业必修计算机组成原理464专业必修数字电子技术实验116专业必修合计学分2465/103课程学期安排情况第五学期(大三秋季学期)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程属性毛泽东思想232公共必修计算机网络464专业必修操作系统456专业必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48专业

必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116专业必修选修…合计学分1466/103课程学期安排情况第六学期(大三春季学期)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程属性编译原理348专业必修选修…合计学分3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程属性数据库原理348专业必修经济与管理232

专业必修选修…合计学分5第七学期(大四秋季学期)第八学期(大四春季学期)毕业设计67/103计算机专业人才应掌握的知识(1)计算机系统知识基础。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

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并行计算与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和数据库原理。(2)编程基础。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和数值计算方法。(3)通信与电子应用基础。包括信号与系

统、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EDA电子设计、通信原理和通信网基础。(4)网络应用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程序设计、网络工程和Internet技术。(5)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典型应用领

域包括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仿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电子商务技术与安全等。68/103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职业种类专业性职业数据工程师、软件评测师、网络工程师、网页设

计、软件设计师、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架构师等。应用性职业网络管理类: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Internet服务、因特网通信广告制图类: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办公自动化类:办公自动化、文秘、电子排版、档案管理服务管理类:会计电算化、

财务管理、数据管理、应用程序设计组装与管理类:微机装配、微机维修、微机销售、工业辅助设计、工业自动化69/1032013年最火和最挣钱的IT职位移动应用研发者:薪水范畴从92750美金到133500美金商务智能分析师:薪酬范围是94250美金到132500美金

网络架构师:薪酬范围从102250美金到146500美金交互创意总监:薪酬范围是95500美金到160000美金交互设计师:薪水范围从52250美金到77500美金用户体验(UX)设计师:薪酬范围从73750美金到110500美金70/103从人才知识结构的角度来

看,以下3种人才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具备编程能力、操作系统知识和数据库知识的人才;具备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的人才;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的人才。因此,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技术

等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71/103从人才综合素质的角度,企业优先考虑的因素前5位分别是:持续学习能力,支持率66.7%;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64.3%;沟通能力,支持率63.4%;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支持率56.6%;参加过项目或实习、团队合作意识,支持率都是5

3.4%。而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参考来考虑的。因此,计算机专业教育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强调专业技能。72/103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毕业生普遍认为:在未来

的发展中,数学基础,建模能力等将决定一个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前景;学好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这四门主干课程,对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73/1034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个人能力的培养个人学习的

规划大学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我个人的一些建议74/1034.1个人能力的培养教指委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3]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爱国爱党、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社会责任心、法律意识、具有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

队合作精神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意识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5/103个人能力的培养教指委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3]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

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等。专业知识算法与复杂性、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及其计算、程序设计语言人机交互、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智能

系统、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和数值计算科学等。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6/103个人能力的培养教指委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3]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应用知识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

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7/103个人能力的培养黄载禄:《电子信息技

术导论》后语讲稿78/103个人能力的培养79/103个人能力的培养80/103个人能力的培养81/103个人能力的培养82/103个人能力的培养德国教育家名言: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83/103个人能

力的培养84/103个人能力的培养85/103个人能力的培养86/1034.2个人学习的规划87/103个人学习的规划88/1034.3大学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按专业组织教学专业课程体系庞杂,课程间关系复杂前导课程没有学好,容易

影响后继课程中学课程体系相对简单,课程间关系简单学习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科学与工程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教育都很普及、技术发展快学习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否则面对其他专业、其他层次(如职业教育)的学生没有优势但一些理论基础课程容易让学生感觉

没有直接的用处学生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否则无法快速适应社会需求,难以就业但技术发展快,让学生不知道该学习哪些实践技术89/103大学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大学学习目标相对不是很明确课程学习成绩好坏与毕业后的出路无明确对

应关系中小学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大,学生对学习(成绩)相对重视大学教育更重视个人能力的提高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比较松散主要靠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对教师依赖更大其他方面诱惑多,容易掉入其他一些陷阱感情计算机游戏、网上冲浪、娱乐等90/103大学学习特点与

学习方法脚踏实地是学习的基础。但要在这个基础上讲究技巧、讲究效果,不能打疲劳仗!91/103大学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效率会大大降低!92/103大学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93/1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方法计算

机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用计算机及其配套软、硬件完成实际工作,所以学习方法有别于其他学科。重视基础,循序渐进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应用提倡自学有效利用网络资源94/103重视基础,循序渐进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有些基础知识是比较枯燥

和乏味的。有不少学习者自动跳过这些问题,转而学习比较有趣的部分,这就使得其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扎实,甚至不完整,为以后的学习设置了障碍。学习者应明确学习过程总是有些曲折的,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刚开始学习时确实很枯燥和

繁琐,应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掌握好各种基本知识和方法,这样才能深入地学好计算机。95/103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应用:学而时习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可以检验学到的知识是否正确,同时还能够发现更

多问题,促使学习者不断学习。计算机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习者尤为重要。从课堂和教材上得来的知识仍然是别人的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真正掌握了,才会变成自己的知识。动手实践之后往往会使学习者豁然开朗,产生“原来如此”,“没有什么大不了”之感。这样,就会

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趣。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将计算机“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为智力工具,作为人脑的延伸,让计算机帮助我们思维、论证、决策,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6/10

3提倡自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初学者,老师的指引很重要,但深入学习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个人努力。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学能力对于计算机学科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自学方法,具备自学能力,才能轻松应对计

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学习者以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境统一起来,学习内容和进度可以自己掌握,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大多可以通过上机实践加以解决。97/103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就是计算机从互联

网中获取信息与资源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者来说,掌握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十分重要的。网络中存在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广泛地吸收和接触最新的计算机科学前沿

,了解计算机发展动态;还可以借助网络与更高能力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直接获得经验、帮助或技术支持。这些对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增长无疑是大有益处。98/103学习的过程是辛苦的,也应该是愉快的,学习计算机更是如此。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要相信只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就一定能掌握好计算机科学知识。99/103大学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100/1034.4我个人的一些建议根据个人特长与兴趣抓住主线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等一、二年级打下坚实基础数学、程序设计、英语三、四年级积极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实习等等树立合适的目标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困难程度挖掘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短处•既要有信心,又不要盲目乐观根据自己的特点,

为每门课程树立合适的目标不要强求门门成绩优秀•自己有兴趣的课程学好,并从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感兴趣的必修课争取通过,不感兴趣的选修课不选101/103我个人的一些建议重视能力的培养成绩不是唯一的,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力学一门课程要有一门课程的收获甚至学一章要有一章的收

获针对自己的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自己擅长的、有兴趣的,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不擅长的、没有兴趣的,培养兴趣,弥补自己的弱项有具体的学习计划每周计划、每月计划何时预习、复习何门课程,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不要等到

交作业的最后期限之前再来做作业102/103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善于总结,抓住课程内容的主线听课不要盲目抄笔记,应记下自己的心得建议每学期期末写一份总结这学期学到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这学期有什么遗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等积极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与同学融洽相处、求同存异、积极交流心态平和、心情开朗、充满阳光103/103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

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