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课件

PPT
  • 阅读 37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51.000 KB
  • 2023-02-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课件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课件.ppt,共(23)页,51.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9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伪狂犬病毒又名猪疱疹病毒1型,属疱疹病毒甲亚科的成员。◼猪为病毒的原始宿主,并作为贮主,可感染其他动物如马、牛、绵羊、山羊、犬、猫及多种野生动物,不感染人。一、病毒特性二、疾病的临床症状◼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

以产死胎为主。◼新生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为100%。◼断奶仔猪发病死亡,发病率20-40%,死亡率10-20%,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等。◼母猪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等。◼公猪不育、发

生睾丸肿胀、萎缩,失去种用能力。◼育肥猪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增重迟缓、饲料报酬降低、推迟上市的时间猪伪狂犬疫苗的研究进展◼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猪伪狂犬病主要的措施之一。国内外已研制出猪伪狂犬病的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已经相对成熟

,而病毒载体重组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一、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猪伪狂犬病毒接种于鸡胚或细胞,当病毒滴度达到要求时收获病毒,灭活后加入免疫佐剂,从而制成灭活疫苗。◼1.灭活疫苗优点。安全性高,不会引起散毒,也不会带来潜伏感染的问题。◼2.灭活疫苗缺点。灭活疫苗不能将内源性

蛋白抗原提呈给免疫系统,因而不能诱导细胞毒T细胞反应(CTL)。疱疹病毒本身的免疫原性与毒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一般较差,并且灭活疫苗使用的免疫剂量较大,偶尔会发生过敏反应,故在生产上已经较少应用。二、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弱毒活疫苗

是将分离到的野毒株经非猪源细胞反复传代,或适应鸡胚,或加入致突变剂在高于一般的培养温度条件下,在细胞上反复传代而获得的疫苗,如匈牙利的Bartha株、罗马尼亚的Bucharest株、BUK株、TK200株、北爱尔兰的NIA4株、法国Alfort-26株、前苏联的VGNK-I株、保加

利亚MK25株、南斯拉夫的Bkal68株和Govacc株等弱毒株。目前使用较多的是Bartha、Buk毒株。◼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PR弱毒冻干疫苗(Bartha-k61)是一种gI/gE双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由于该基因缺失而进一步阻断弱毒株回复毒力的可

能性,所以大大提高了这种弱毒苗的安全性。◼1.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的优点。弱毒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而且价格低廉,至今仍在伪狂犬病的防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的缺点。未经充分致弱的弱毒苗的毒力可能会返强而导

致疾病的流行;弱毒疫苗可建立潜伏感染,并有可能散毒。三、基因工程疫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缺失对病毒生物学性质和免疫原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研究,猪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猪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病毒疫苗。(一)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猪伪狂犬基因缺失主要包括对与毒力相关的基因如TK、RR、gE、gl等基因的缺失以降低病毒毒力;对糖

蛋白基因如gG、gC、gD等基因的缺失以引入选择标记或阻止感染性病毒的产生,从而致弱猪伪狂犬病毒,同时又保持其较强的免疫原性。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第一代基因缺失疫苗。第一代基因缺失疫苗指缺失PRV一个主要的毒力基因获得的疫苗。1984年,

Kit等以PRVBUK为起始材料,并以BUK疫苗株为亲本,通过缺失TK(腺苷激酶)基因序列中的148bp片段,构建出PRV的TK缺失株PRVBUK-d13株。试验证明,该疫苗对猪是安全的,并能提供有效的保护,5~

6周龄猪在免疫接种后能产生中和抗体,在攻毒后能表现出再次免疫应答。Quint等对PRVNIA-3株的US区进行部分缺失(gE基因缺失),构建的PRV突变株能明显降低PRV对小鼠和10周龄仔猪的毒力,可使免疫猪能抵抗强毒的致死攻击。但

该突变株对3日龄仔猪仍具有较强的毒力。TK基因缺失疫苗不仅能较好地免疫猪只,而且免疫猪后还可以通过PCR的方法将免疫接种猪与自然感染猪区分开来。但是,由于TK基因属于酶蛋白基因,在体内不能产生其相应的抗体,因此仅缺失TK基因不能用血清学方法区别开免疫接种猪与自然感染猪,要将此区别开

来必须缺失相应的糖蛋白基因。鉴于此,许多学者在TK基因缺失的基础上又缺失了相应的糖蛋白基因而构建了含TK基因缺失的双缺失和多缺失疫苗株。◼◼2.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除了在TK基因引入了一个缺失外,在非编码必需糖蛋白的基因内引入了一个新的缺失。或插入一个报告基因,这样得

到的突变株就不能产生被缺失的糖蛋白,因而免疫动物就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可以通过血清学方法将免疫接种猪与自然感染野毒的猪相区别。这也是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的最显著特点。还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糖蛋白的缺失,可以进一步降低毒力。第一个申请专利并注册使用的PRV基因工程疫苗OM-NIVAC-PR

V就是TK基因缺失疫苗。◼在我国,PRVEaTK-株基础上构建了PRVEaTK-/gG-、TK-/gE-疫苗株◼上述基因缺失疫苗的构建成功,为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打下了物质基础。除此之外,人们还将注意力集中在核苷酸还原酶(RR)、蛋白激酶(PK)、碱性酸外切酶、脱氧尿

苷三磷酸激酶等与PRV毒力相关的基因上,试图通过缺失这些基因,更进一步地降低疫苗毒株的残余毒力,从而使突变株更为安全。◼(1)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优点:都缺失了目的基因的几百甚至几千个碱基,缺失区域明确,所以它们返祖的可能性极小。

PRV缺失株一般都缺失了一个或几个毒力基因,所以大多数PRV缺失株对鼠、猪无毒力或仅有较低的毒力,但是,仅缺失TK基因的弱毒株对犊牛还有较低的毒力,而对猫、狗毒力较强,若同时再缺失gC或gE基因,则几乎不表现出毒力。大多数的PRV缺失疫苗株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动物都获得了较强的保护力。

强毒攻击免疫猪只出现临床症状和增重受阻,而猪只的排毒时间大大缩短,排毒量也大大降低。◼(2)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缺点:基因缺失疫苗能否引起潜伏感染或被激活为感染性病毒令人担忧。基因缺失疫苗在动物体内与野毒或不同的基因缺失疫苗间发生基因重组而突变成强毒株,从而成为新的传染源,这种可能性

是存在的。基因缺失疫苗在接种后也存在潜伏感染和排毒的问题。(二)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利用PRV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系统中表达所获得的产物制成的疫苗。目前已经发现PRV有11种糖蛋白,其中,gB、gC、gD均为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蛋白,所产生的抗体无论是在体内、体外,还是在

有无补体存在的情况下都有中和PRV的能力,因此,gB、gC、gD是研制PRV亚单位疫苗的首选糖蛋白。◼1.亚单位疫苗的优点。不含有核酸物质因此比较安全,接种后不会产生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可以与野毒感染相区分,有利于疫病的控制和消灭。◼2.亚单位疫苗的

缺点。生产成本高,免疫原性不及弱毒疫苗及灭活疫苗,应用受到限制。(三)核酸疫苗◼核酸疫苗是指将编码外源蛋白质的核酸表达载体注射入机体,以激发机体产生针对外源蛋白质特异性的免疫应答。Gerdts等将PRVgC或gD基因置于人巨细胞病毒的主要立即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DNA疫苗。用表

达gC的核酸疫苗免疫能完全保护抵抗PRV-75V19毒株的致死性攻击,并能保护猪部分抵抗PRV强毒NIA-3株的攻击;但用表达gD的核酸疫苗免疫却不能保护猪抵抗PRV强毒株的攻击。用gC核酸疫苗肌肉或皮下免疫3次,血

清中能检测到抗gC的抗体,并可使猪对NIA-3产生部分,还能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Montail等(1996)构建了含PRVg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以其接种新生仔猪,结果显示,未曾加强免疫过的仔猪和经过加强免疫的仔猪,都能够产生中等水平的中和抗体,但对PRV的攻击不具保护力。编码gB的DN

A疫苗可诱导猪的细胞免疫并减少排毒。◼1.核酸疫苗的优点。能克服伪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感染,安全性高,免疫期长,而且能激发细胞免疫。◼2.核酸疫苗的缺点。虽然核酸疫苗的免疫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但对强毒攻击的保护力不理想,因此,核酸疫苗的广泛应用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四

)重组疫苗◼1.以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疫苗ELA基因编码腺病毒的主要转录激活因子,因此ELA-腺病毒在不表达ELA的细饱中,不能复制。HammondJM等以这种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构建了1株表达PRVgD的ELV-重组腺

病毒PRV-gD。用该重组病毒通过多种途径分别接种兔和小鼠,均能产生对gD的免疫应答。一些免疫接种的动物可以抵抗致死量PRV的攻击;猪接种重组病毒能产生高水平的抗gD抗体,并能有效抵抗强毒的攻击。◼2.以猪痘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疫苗

猪痘病毒甚因组容量大,可以插入较大的或多个外源片段。由于猪是其唯一宿主,因此,猪痘病毒作为载体,除了具有痘病毒载体的优越性外,还具有猪宿主特异性的特点。VandreLeek等,(1999)将PRVgD

和gI基因插入猪痘病毒中,用获得的重组病毒接种猪,能使猪获得对PRV强毒攻击的保护。◼3.猪伪狂犬病毒载体猪的重组疫苗大多是以猪伪狂犬病毒为载体。PRV是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达150Kb,其中存在许多病毒复制非必需的基因,允许插入外源基因,这表明PRV本身

就是潜在的病毒载体。最近PRV己被构建成表达外源基因的强有效的表达载体。尽管这些载体还没有一种获得实际应用,但是(缺失gE)被标记的PRV与经典猪瘟的重组病毒确实有助于用一种疫苗免疫来同时预防这两种猪的毁灭性疾病。已确定了许多不同的位点可以用于插入几种不同的外源基因。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