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课件.ppt,共(15)页,82.885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6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课件(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宾夕法尼亚问世。2、几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以使用的电子器件划分)第一代(1946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电子管时代第二代(20世纪50年代
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晶体管时代第三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二)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具有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有
自动控制能力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三)计算机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分类:(1)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数字技术,处理离散量)当今使用最多的就是电子数字计算机,一般简称为电子计算机。(2)电子模拟计算机(采用模拟技术,处理连续量)2、按用途分类:(1)专用计算机(2)通用计算机(通常所用的计算机)按
规模分类:①巨型机(运算速度最快,多用于战略武器的设计、空间技术等)②小巨型机③大型主机(用于大银行、大公司等)④小型机⑤工作站(介于个人计算机与小型机之间)⑥个人计算机(简称PC)(四)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计算机制造的
初衷,即原始的用途。(2)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银行存取款、车票预售)(3)自动控制(如无人驾驶飞机、导弹)(4)计算机辅助功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工程(
CA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5)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制与使用、模式识别)(6)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应用(五)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五化)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二、信息与信息技术人类历史上的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
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使用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今的电子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现代信息技术(二)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二进制(B)(1)二进制数由0和1两个不同的数字字符组成(2)逢二进
一2、八进制(O)八进制具有8个不同的字符:0、1、2、3、4、5、6、7。特点:逢八进一3、十进制(D)具有10个不同的数字字符0、1、2、3、4、5、6、7、8、9;逢十进一4、十六进制(H)具有16个不同的数字字符0、1、2、3、4、5、6、7、8、9、
A、B、C、D、E、F;逢十六进一不同数制间的转换(重点)1、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方法:除二取余法,从最后得到的余数读起2、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方法:将二进制按权展开求和3、二进制与八进制的相互转
换4、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西文字符的编码方式:ASCII即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码主要用于微型机与小型机EBCDIC码主要用于IBM大型机汉字编码(1)国标码(每个汉字或符号在码表有一个唯一的位置编码,叫区位码)(2)机内码(3)汉字的字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