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教研定稿备课).docx,共(6)页,20.975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57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读懂故事2.品味人物,掌握方法3.学习精神,发扬风范【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精神,体会运用对比、正侧面描写人物的写法,品析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课前准备】学生充分预习,教师认
真研读备课,准备好多媒体课件。【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纠正字音,能够做到熟读课文。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3、积累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周姓宗祠中常有这样的对联:军容推细柳
,理学尚濂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他的《爱莲说》,那么上联指代是谁呢?看图识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故事中感受一下周亚夫的人物形象。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二、文学常识介绍:(一)作者介绍:司
马迁(约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历史之父。今仅存代表性作品:《史记》《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二)作品介绍:《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后四史”一般是指《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三)相关人物——周亚夫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郡(今江
苏丰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曾任汉景帝时期的丞相。周亚夫为人个性耿直,不善阿谀权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被汉文帝誉为“真将军也”;周亚夫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七王之乱”,在同吴王刘濞的作战
中,沉着冷静,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后在景帝时期任丞相,但因功高盖主和个性耿直而被景帝处死。(四)故事背景:这篇文字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后元六年,匈奴人入侵,周亚夫奉命领军防守长安,驻军细柳营。这次匈奴入侵,历时不过一个多月,因汉军戒备森严,以匈奴引兵退却而结
束,但这次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是他走上历史舞台的首次亮相,也是他受知于文帝,成就功名的开端。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祝兹侯(zī)棘门(jí)彀(gòu)弓弩(nǔ)诏(zhào)按辔(pèi)揖(yī)胄(zhòu)曩(nǎng)2、读
准节奏(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2)已而/之/细柳军。(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4)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3、课文诵读四、疏通文意,整体感悟:1.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2、文言知识积累:
【古今异义】(1)上自劳军(古义:特指皇上。今义:方位名词,上面。)(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3)使人称谢(古义:致意,问候今义:感谢)【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2)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词类活用】(1)锐兵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2)介胄之士(名词作动词,披甲戴盔)【一词多义】上自劳军(名词,军队)(1)军至霸上及
棘门军(名词,军营)军霸上(动词,驻守)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介词,把)(2)以以备胡(连词,来)以军礼见(介词,用)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到,往)(3)之称善者久之(补充音节,不译)【特殊句式】(1)天子为动(被动句,“为”表被动)(2)已而
之细柳军(省略句,省略主语。应为“皇上的车队已而之细柳军”)【句子翻译】(1)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3、思考探究:文章共三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明确:第1段写了事件的背景。第2段写了皇帝劳军的情况。第3段写了
劳军结束后皇帝和群臣的反应。故事内容:汉文帝慰劳细柳营。五、品味人物,把握写法:1、汉文帝总共慰问了几支军队?分别受到了怎样的待遇?体现了军队怎样的特点?请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作答。明确:三支军队:霸上军、棘门军、细柳军霸上军、
细柳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军纪松散、阿谀奉承一奇: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二奇:天子先驱至,不得入。细柳军三奇:上至,又不得入。军纪严明、刚正不阿四奇:军中不得驱驰。五奇:介胄之士不拜2、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驻
军霸上、徐厉驻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目的是为了与周亚夫军细柳形成对比,用他们来突显细柳军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本色。3、军容军纪形成的关键在于一军之将领,那么细柳军的将领周亚夫具有怎样的特点?请
找出文中的语句来作答。在写法上又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嗟乎,此真将军矣!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周亚夫:
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写法:本文用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体现细柳军的严明军纪,这些对比属于侧面描写,直接描写的语句虽然不多,但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六、学习精神,发扬风范:为将者当学周亚夫,本单元的主题是“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我们不仅要
学习文言知识,更要学习文章中的精神品质,那么你从周亚夫这位真将军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明确:办正事,做真人,严谨、保持原则、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七、课外拓展,学以致用:请同学们阅读主题丛书六50-55页《将相和》,说说廉颇、蔺相如的人物特点,分析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将相和》既罢归国,以相如
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①。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②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③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④。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⑤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⑥,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⑦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
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⑧,独畏廉将军哉?顾⑨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⑩,因⑪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⑫。【注释】①右:秦汉以前以右为上。②贱:指出身低贱。③宣言:扬言。④争列:争位次的排列。⑤引车:把车掉转方向。引:退。⑥不肖:不贤,没出息。⑦孰与:何如。这句的意思是,“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怎么样”。⑧驽
:劣马。常喻人之蠢笨。⑨顾:但。⑩负荆:身背荆条,表示愿受责罚。⑪因:依靠,通过。⑫刎颈之交:誓同生死的好朋友。明确:蔺相如:深谋远虑、稳重谨慎、宽宏大度、机智聪慧廉颇:暴躁鲁莽、知错能改写法:《将相和》中舍人的话从侧面烘托出
蔺相如能忍能让的性格,同时廉颇的话与蔺相如的话及其负荆请罪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蔺相如的心胸宽广及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格。八、课堂小结: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
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于周亚夫的赞美之情。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像学习周亚夫的这样一种尽职尽责的“真”精神,用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明天,下课!九、板书设计:故事背景霸上军、细
柳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军纪松散、阿谀奉承一奇:军士吏周亚夫军细柳上自劳军细柳军二奇:天子先驱至三奇:上至四奇:不得驱驰军纪严明、刚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