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校级公开课)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9.833 KB
  • 2022-1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校级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校级公开课)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校级公开课).docx,共(3)页,19.833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57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答谢中书书》是南朝齐梁间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中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完整的书信今已无存,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段描绘山水的锦绣文字。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及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

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常伴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重点)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学习作者写景手法。(难点)3.感受作者

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喜欢游山玩水,并留下大量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句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这就是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二、理解题目师:请一名同学读课题,注意停顿,理解题目。文体知识: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三、走进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医药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

秣陵(今南京)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四、背景透视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

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五、朗读课文——感受节奏之美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提示:1.读准字音2.读准节奏追问:通过朗读,大家发现本文句式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带有骈文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兼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富有变化。六、自主译文——感受画面之美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并用“字字对译”的方法翻译课文。提示:小组一人翻译一句,完成后组

长组织组员互相交流。师:请同学们朗读译文,想想景物画面,感受画面之美。七、品析表达——感受意境之美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写了哪些景物?2.通过朗读和翻译,我们对山川之美有了更具体的体会,请用“我喜欢__________一句,

作者从______角度写出了景物______的特点,我从中读出了______之美,”句式来表达。提示:观察角度,时间跨度,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的运用。明确:我喜欢“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作者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写出景物山高水净的特点

,我从中读出山水交映之美。.通过分析,你能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吗?起到什么作用?明确:按照由仰而俯、由显而微、由静而动、由朝而夕的顺序。作用: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八、体悟真情——感受情感之美师:作者抒怀的句子

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2.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提示:大家可以从康乐、世人、作者自己三个角度品析。明确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意思: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待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九、课堂小结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

,概括古今,包罗四时,兼顾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透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为历代写景名作。----既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十、当堂检测1

.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2.文中极力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3.文中描写江南山水景物一日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4.文中感叹世人无暇欣赏奇丽美景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