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红星照耀中国》第1课时教案

DOC
  • 阅读 4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4.380 KB
  • 2022-1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baby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红星照耀中国》第1课时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红星照耀中国》第1课时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红星照耀中国》第1课时教案.docx,共(5)页,54.380 KB,由baby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54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法指导,把握纪实作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2.制订阅读任务和目标。3.梳理历史事件,初步了解作品所写事实及人物形象。4.活动展示,撰写读书报告。重点把握纪实作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难点梳理历史事件,初步了解作品所写事实及人物形象。一、导入

新课有这样一个外国人,他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4个月的实地考察,写了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拍了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消息;有这样一本书,使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使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毅然奔赴抗日前线。这个外国人就是埃德加·斯诺,这本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进《红星照耀中国》,去了解这部作品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去探寻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二、了解作者,走进作品1.解题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和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上带有一枚红色

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代指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指共产主义。“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1937年10月,英国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红星照耀中国》(REDS

TAROVERCHINA),1938年2月,由胡愈之策划,林淡秋、梅益等12人集体承译,以复社名义出版的REDSTAROVERCHINA第一个中文译本在上海问世。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译本曾易名为《西行漫记》。2.了解作者

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课件出示: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到1935年,斯诺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北,写了大量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

者。资料助读2:写作背景课件出示: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

,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的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同年10月底,斯诺带着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这部报告文学终于诞生了。资料助读3:

斯诺对“革命青年”的提问清单课件出示:斯诺带着无数的好奇心向“红色政权”提问:“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呢?”“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

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三、掌握读法,把握技巧师:《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也是一部写作精良的报告文学。对于这样的纪实作品,

阅读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阅读方法。1.识别体裁特点师: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具体来说,它包括新闻、报告文学、回忆录、传记等多种文体。《红星照耀中

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而在今天读者看来则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2.把握作品所写事实师: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66—

67页内容,然后探讨如何阅读纪实作品。课件出示:阅读方法: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比如,斯诺带着疑虑出发,采访结束之后,他

又有怎样的观点。最后,阅读纪实作品,并从中获得启迪,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师:在阅读这本著作时,我们不妨也像斯诺那样,列一个问题清单,带着问题阅读,会更有的放矢。课件出示:问题清单:1.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

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2.中国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是什么?师提示:另外,书中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相关史实,全面叙述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

未来。由于这部分较为复杂,和我们的时代相隔较远,又有一些专业术语,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部分内容可以和相关历史资料联系起来,互相参照,也可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了解大概内容,以表格的方式整理其中的政策方针和历史事件。3.分析人物形象师:《红星照耀中国》塑造了

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等领袖人物和革命将领。作者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记载精神,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既写他们坚定的决心和信念,有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也报道他们身上的缺点。阅读时,在涉及人物描写的地方我们应该重点圈点、勾画和批注,并通过

自己的概括和归纳对人物进行点评。4.品析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师:报告文学除了真实性以外,形象性和抒情性也很重要。本书中除了真实的话语转述,还有大量作者个人的感受和评价,在史实中也经常穿插一些淡淡的幽默,

让人忍俊不禁。这种语言风格大大地丰富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阅读中,我们可以勾画这些句子,并学会分享阅读感受,借此提高阅读的兴趣。四、课后任务,阅读作品1.明确阅读任务师:明确了阅读方法,课后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然后按照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也可以另外选择专题,分

小组进行探究,然后集中展示。任务一:对全书内容进行重新整理。从人物形象、红军的方针政策、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这三个方面做分类整理,分别标注不同的符号,以便对全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任务二:在阅读全书

的基础上,按照以下专题完成探究任务。专题一:情节梳理专题二:人物小传专题三:关于长征专题四:致敬斯诺2.制订阅读规划《红星照耀中国》共十二章,建议用三周完成阅读,第四周进行阅读总结和交流。第一周:阅读

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二周:阅读第五章至第八章。第三周:阅读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第四周:整体阅读,准备“读书汇报会”专题内容,完成阅读交流分享。结束语:世界由无数的谜团组成,斯诺用不停的行走与采访解开了心中一个又

一个谜团。现在,请大家以读书的形式去探寻、去发现《红星照耀中国》这部报告文学中你所不熟知的人和事吧!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baby熊
baby熊
深耕教育类文档。
  • 文档 5820
  • 被下载 24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