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片机C语言案例教程电子教案课件.ppt,共(357)页,15.580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6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片机C语言案例教程电子教案第1章单片机基础第3章用数码管模拟的循环灯第4章中断资源的应用编程第5章日历时钟DS1302的应用编程第6章AT24C02的应用编程第7章DS18B20的应用编程第8章有时控功能和温度显示的电子钟项目设计第9章16×16点阵LED汉字显示屏项目设计第10章使用片内
EEPROM存储器第11章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第12章单片机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扩充第13章A/D转换与D/A转换简介第1章单片机基础1我们所说的单片机,是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下面的三个型号的单片机芯片,都属于8051系列,其品牌为STC。它们的内部组成可认为完全相同,都能直接用在本书单片机学习板
的MCU插座上,但性能有所差异。左上为STC89C52的实物图,其片内存储器容量大于STC89C51。左中为STC90C52的实物图,可替代STC89C52,且性能更好。1.1单片机是块集成电路芯片左下为STC12C5A32的实物图,是所谓的1T单片机,其工作速度比上面两个型号快得
多。2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351系列单片机引脚功能图左图为80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图,它采用双列直插40引脚封装,它所有引脚的功能我们要全部记住。1.2用单片机芯片组成单片机应用系统1本书单片机学习板电原理路图2本书单片机学习板印刷电路图3本书单片机学习
板四位数码管电原理图1.3对单片机编程以实现单片机系统的功能•案例1:编程实现,在4位数码管的最左位上显示“8。”案例源程序#include"reg51.h"sbitqw=P2^0;main(){P0=0;qw=0;}程序的第
1行称为预处理命令。第2行是定义位寻址变量。第3行~第7行是程序的主函数。C程序是由若干个C函数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名为“main”的函数。main函数就是主函数。第3行称为函数头,第4行~第7行称为函数体,第4行的大括号“{”称为函数体的开始标志,第7行的“}”称为函数体的结束标志,
开始标志与结束标志之间是若干语句。语句以分号“;”为结束标志。这个程序运行时的所有功能,是由两个赋值语句具体实现:赋值语句“P0=0;”使口0的8个引脚,即单片机芯片的第39、38、37、36、35、34、33、32全部输出低电平
,从而使四位数码管的所有(32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为低电平;赋值语句“qw=0”使口2的最低位引脚,即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