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片机C语言-第7章-并行扩展的C51编程-1课件.ppt,共(13)页,301.5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6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7章51单片机并行扩展的C51编程7.1并行I/O口扩展基础7.2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7.3并行D/A与A/D的C51编程7.4实验7.1并行I/O口扩展基础•将要扩展的芯片(存储器、I/O接口)正确地连接到CPU的总线上,编程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1)扩展的
芯片•(2)CPU的总线•(3)正确地连接—硬件设计•(4)编程—软件设计7.1.1系统扩展总线图•1.地址总线(AB)•MCS-51系列单片机地址总线宽为16位,所以可寻址范围为216=64KB。16位地址总线由P0口提供低8位A0~A7,P2口提供高8位A8~A15。P2口具有输出锁存功
能。地址总线是单向的,只能由单片机向外发送。•2.数据总线(DB)•数据总线由P0口提供,其宽度为8位,用于单片机与外部存储器和I/O设备之间传送数据。P0口为三态双向口,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数据传送。•3.控制总线(CB)•控制总线是单片机发出的控制片外存储器和I/O口读/写操
作的一组控制线,其中包括以下控制信号线:ALE、•、、。PSENEARDWR7.1.2数据线、控制线的连接•1、数据线的连接•51单片机P0口提供8条数据线。•(1)8条数据线的I/O接口芯片,只要将其数据线和51单片机的数据总线一一对应连接起来。对扩展的I/O接口芯片的“读”或“写”操作,只
要操作一次就可以了。•(2)多于8条数据线的I/O接口芯片(例如12位):跟51单片机的数据总线相连时,一般将I/O口的数据线分成两部分,低8位和高4位(或高8位和低4位)。这样I/O接口芯片的高4位要跟低8位中的4位重复连接
。对扩展的I/O接口芯片的“读”或“写”操作,要进行两次操作。2、控制线的连接•扩展的I/O接口芯片从控制线的角度讲,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可编程芯片:一般提供专门的和控制信号,•只要将芯片的和跟单片机的和分别进行连接。•(2)不可编程芯片:一般不提
供专门的和控制信号。它们提供的一般是控制芯片的“使能读”或“使能写”信号。对于输出芯片,只要将CPU的译码信号和通过一些组合电路跟芯片的“使能写”信号连接,使CPU的译码信号和同时有效时,形成I/O接口芯片的“使能写”信号。对于输入芯片,只
要将CPU的译码信号和通过一些组合电路跟芯片的“使能读”信号连接,使CPU的译码信号和同时有效时,形成I/O接口芯片的“使能读”信号。WRRDWRWRRDRDWRRDWRWRRDRD7.1.3译码信号的形成—地址线的连接•地址线的连接是为扩展的芯片确定一个唯一的地址,即存储器的地
址空间范围和I/O接口的端口地址。•要扩展的芯片的地址线数目总是少于单片机地址总线的数目,这样就将51单片机的地址总线分为两部分:用到的地址线、没有用到的地址线。•用到的地址线分为:高位地址线、低位地址线。1、线译码•所谓线译码,是
指CPU的“低位地址线”用做扩展芯片的片内译码,“高位地址线”直接作为扩展芯片的片选,即一根线选中。•1#I/O接口芯片地址范围:0DFFCH~0DFFFH;•2#I/O接口芯片地址范围:0BFFCH~0BFFFH;•3#I/O接口芯片地址范围:07FFCH~07
FFFH。2、译码器译码译码器译码是指CPU的“低位地址线”用做I/O接口芯片的片内译码,“高位地址线”通过译码器芯片进行译码形成I/O接口芯片的片选。74LS138译码逻辑真值表24KB存储器扩展地址线连接示意图地址译码关系图各存储器芯片的存储空间范围
为:1#存储器:0000H~1FFFH;2#存储器:2000H~3FFFH;3#存储器:4000H~5FF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