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题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过关练习+答案

DOC
  • 阅读 7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4.524 KB
  • 2023-07-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初中语文专题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过关练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语文专题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过关练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7.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初中语文专题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过关练习+答案.docx,共(4)页,14.524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43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领悟()彷徨()()袖手旁观()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袖手旁观一帆风顺B.格物致知豪无选择C.推之四海传之万世D.寻求真理学术权威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B.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C.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D.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4.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

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

:(2)最使找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彷徨:(3)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激变:(4)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清谈:二.强化阅读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

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

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

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6.从文中看出,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精神?7.从选文看,作者要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是什么?8.选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是。9.从选文内容看,作者强调对于格物和致知要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指什么?10.令天:格物盈知”的意义是什么?11.本段论述的是什么问题?12.“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

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个相同关系的复句。自信不但是,而且。13.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链接课外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

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咸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做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

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

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

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14.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

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1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议论B.说明C.抒情D.叙述E.描写16.引号主要有

以下用法,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①()②()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定的称谓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D.表示讽刺的意思E.表示否定的意思17.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

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①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②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③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

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18.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和的论证方法。==========参考答案==========1.略2.B3.C4.D5.(1)从探

察物体而得到知识。(2)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3)激烈变化。(4)不切实际的谈论。6.对事物的客观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7.现在的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8.道理论证9.培养实验的精神,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10.(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2)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1.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是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2.自信不但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是不可缺

少的,而且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1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14.C15.D16.①A②E17.①(√)②(√)③(x)18.引证法例证法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