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DOC
  • 阅读 1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7.618 KB
  • 2023-07-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8.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练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共(7)页,17.618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15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C)日内提交事故报告。A.40B.50C.602.《条例》于2007年(B)起实施。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3.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B)小时。A.1B.2C.34.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当于(B)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A.

半小时B.1小时C.2小时5.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发生单位负有责任的人应处以(B)罚款。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C.50万元以上80万元以下6.在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

告的期限经批准可延长,但不超过(C)日。A.40B.50C.607.自事故发生之日起(A)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A)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A.30,7B.20,5C.15,38.《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

及时、准确、完整,(B)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A.生产单位B.任何单位C.安监部门9.《条例》规定,(A)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10.

《条例》规定,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C)负责调查。A.省级人民政府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11.《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B)处理。A.上级机关B.司法机关C.地方政府12.《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

定的,技术鉴定所需时间(B)事故调查期限。A.计入B.不计入C.部分计入13.《条例》规定,(A)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A.事故发生单位B.事故责任人员C.事故处理人员14.《条例》规定

,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的事故为(B)。A.重大事故B.一般事故C.较大事故15.《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的事故为(A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处16.《条例》规定,(A)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A.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B.安监部门负责人C.有关部门负责人17.《条例》规定,事故发生

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B)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A.其主要负责人B.其负责人C.其有关人员18.《条例》规定,(A)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

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处19.《条例》规定,(B)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A.安监部门B.事故发生单位C.有关部门20.《条例》规定,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提供虚假证明的(A),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

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中介机构B.事故调查人员C.事故单位二.多选题1.《条例》要求事故调查组应由有关政府、(ABCD)组成。A.安监部门B.监察机关C.公安机关D.工会2.以下(ABC)为重大事故。A.27人死亡的事故B.60人重伤的

事故C.直接经济损失为0.6亿元的事故D.7人死亡的事故3.《条例》不适用于以下(AB)的报告和调查处理。A.核设施事故B.国防科研生产事故C.煤矿生产事故D.钢厂生产事故4.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ABCD)内容。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B.

事故简要经过C.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D.事故发生单位概况5.以下(ABC)单位发生的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也参照《条例》规定执行。A.事业单位B.社会团体C.国家机关D.国防科研单位6.《条例》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事故在

以下(ABCD)方面进行规定。A.事故报告责任B.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C.事故报告内容D.事故受理值班制度7.《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ABD)。A.认真吸取事故教训B.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C.继续生产D.防止事故再次发生8.《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

0%罚款的行为有(ABC)。A.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B.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C.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D.事故发生后逃匿的9.《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罚款的行为有(ABCD)。A.谎报

或者瞒报事故的B.事故发生后逃匿的C.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D.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10.《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罚款的行为有(ABCD)。A.谎报或者瞒

报事故的B.事故发生后逃匿的C.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D.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11.《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直接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罚款的行为有(ABCD)。A.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B.事故发生后逃匿的C.伪造或

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D.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12.《条例》规定,对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尚不构成犯罪,依法给予处分的行为有(ABCD)。A.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B.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C.阻碍、干

涉事故调查工作的D.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13.《条例》规定,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尚不构成犯罪,依法给予处分的行为有(ABCD)。A.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B.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C.阻

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D.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14.《条例》规定,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的行为有(ACD)。A.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B.组织调查的C.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D.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15.依据《条例》规定,下列(ABCD)

为事故调查报告内容。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C.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D.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三.判断题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贯穿始终,为事故报告和和调

查处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程。(√)2.某企业发生事故,死亡32人,重伤7人,该事故按级别划分为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3.根据《条例》规定,事故划分为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个事故等级。(×,4个级别,缺特别重大事故

级别)4.《条例》规定,特别重大事故应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5.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也依照《条例》执行。(×,不依照)6.自《条例》施行之日起,《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同时废止。(√)7.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但是社会影响恶劣的事故,可以不依照《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务院或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认为需要调查处理的,依照《条例》执行)8.《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事故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可处上一年年收入的90%的罚款。(×,

处以年收入40%~80%的罚款)9.《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事故后逃匿的,可处上一年年收入的60%~100%的罚款。(√)10.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火灾、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等行业或领域的事故调查处理也须依照《条例》规定执行。(×,另有规定

的,依照其规定)11.《条例》关于组织事故调查的责任是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12.《条例》规定,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也不能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可以直接向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3.某单位发生火灾,烧毁财产100万元,没有人员伤

亡,该事故不算生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14.《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1小时)15.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向上报告。(×,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16.《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17.《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18.《条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

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19.《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0.《条例》规定,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按规定时间对事故调查报告做出批复。(√)四.问答题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条例》的立法目的和依据是什么?答: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2.《条例》将事故划分为哪4个等级?答:根据造成的人

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

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条例》对事故的报告是如何规定的?答:(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二)较大事故逐级上

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4.《条例》对发生事故单位现场人员、负责人报告事故是怎样规定的?答:事故

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报告。5.《条例》对事故调查组成员的条件有什么要求?答:《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