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培训课程

PPT
  • 阅读 1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3 页
  • 大小 149.576 KB
  • 2023-07-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培训课程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培训课程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培训课程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培训课程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培训课程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培训课程.pptx,共(33)页,149.576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76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学习目标:◼理解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熟悉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掌握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和其他成本报表的编制◼掌握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第十章成本报表的编制

与分析◼第一节成本报表的编制◼第二节成本报表的分析第一节成本报表的编制◼一、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特点◼(一)成本报表的概念◼成本报表是依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用以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及其构成情

况,以及有关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的报告文件。◼(二)成本报表的特点◼1.灵活性2.多样性3.综合性二、成本报表的作用◼1.综合反映报告期内的产品成本水平◼2.反映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3.为制定成本计划和成本决策提供依据第一节成本报表的编制◼三、成本报表的分类◼(一)按报表反映的经

济内容分类◼1.反映企业产品成本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2.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二)按报表编制的时间分类◼1.定期成本报表◼2.不定期成本报表第一节成本报表的编制◼四、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1.数字真实2.计算准确◼3.内容完整4.编报及时

◼五、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编制◼(一)商品产品成本表的概念和作用◼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总成本及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会计报表。◼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表是为了考核企业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可

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以便分析成本增减变化的原因,寻求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二)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结构和内容◼商品产品成本表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分别反映其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可比产品是指企业过去曾经正式生产过,有完整的成本

核算资料的产品;不可比产品是指以前年度或上年度未正常生产过的产品。商品产品成本表的格式见表10—1所示。(三)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1.“产品名称”栏按企业规定的主要商品产品的品种分别列示,每项注明各该品种的名称、规格和计量单位。◼2.“实

际产量”栏数字应根据成本计算单等资料所记录的本月和从年初起到本月末止的各种主要商品产品实际产量填列。◼3.“单位成本”栏数字应按上年度或以前年度报表资料、本期成本计划资料和本期实际成本资料分别计算填列。◼4.“本月总成本”栏数字按本月实际产量分别乘以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

成本和本月实际单位成本的积填列。◼5.“本年累计总成本”栏数字应按自年初到本月末止的本年累计产量分别乘以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的积填列。◼6.补充资料中,可根据计划、统计和会计等有关资料计算

后填列。其中,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后填列。公式见教材第220页。六、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概念和作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概念和作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及各项主

要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成本报表。由于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各主要产品的成本只列示总数,无法根据报表分析构成情况,因此要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作为商品产品成本表的补充报表。◼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为了考核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单位成本的构成,分析各个成本项目的

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和内容◼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按产品的成本项目设置栏目,主要列示各种主要产品成本项目的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月实际单位成本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通过该报表,可以反映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分析产品成本变动的原因。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格式见表10—2所示。(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方法◼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方法如下:◼1.基本部分的产品名称、规格、计量单位、产量,根据有关产品成本计算单填列。◼2

.各成本项目的历史先进水平的数字,根据企业的成本历史资料填列。◼3.各成本项目的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的数字,根据上年度的成本资料填列。◼4.各成本项目的本年计划单位成本的数字,根据本年计划资料填列。◼5.各成本项目的本月实际单位成

本的数字,根据本月实际成本资料填列。◼6.各成本项目的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的数字,根据本年各项目总成本除以累计产量后的商数填列。七、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一)制造费用明细表的概念和作用◼制造费用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组织和管理

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利用制造费用明细表可以考核企业制造费用的构成和变动情况,考核制造费用预算执行结果,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费用,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二)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制造费用明细表

按其费用明细项目反映企业在本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表按费用项目分别设置“本年计划”、“上年同期实际”、“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栏目进行反映。通过本年实际与上年实际比较,可分析制造费用构成及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将本年实际与本年计划比较,可以

考核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结果,找出节约或超支的原因,采取措施降低产品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表中费用明细项目的划分,可参照财政部有关制度的规定,也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增减,但不宜经常更动,以保持各报告期之间相关数据的可比性。若本年度内对某些明细项目的划分做了修改使得计算结果与上年不一致,应将上年度

有关报表的对应明细项目按照本年度划分标准进行调整,并在表后的附注中加以文字说明。制造费用明细表的格式见表10—3所示。(三)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方法◼1.本年计划数应根据本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填列。◼2.上年同期实际数应根据上年同期本表的本月实际数填列。◼3.本月

实际数应根据“制造费用”总账科目所属各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本月合计数汇总计算填列。◼4.本年累计实际数应根据制造费用本月实际数加上月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本年累计实际填列。第一节成本报表的编制◼八、其他成本报表的编制◼(一)销售费用

明细表的编制◼(二)管理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三)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编制第二节成本报表的分析◼一、成本分析的作用◼成本分析是以成本核算资料为基础,结合有关计划、定额及其他相关资料,揭示企业各项成本指标计划完成情况

和成本变动原因、经营管理业绩及存在缺陷的一种管理活动。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揭示成本变动原因,明确成本发生变化的责任,有助于挖掘企业内部降低成本的潜力。具体来说,成本分析的作用有:◼1.通过成本分析,可以随时检查各项定额、费用指标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各项消耗

和费用开支控制在预先制定的标准限度内,以便于更好地完成计划任务。◼2.通过系统地、全面地分析成本计划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可对成本计划本身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成本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产品成本变动规律,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降低产品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3.进行成本分析,可为下期作出新的生产经营决策及编制成本计划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成本分析,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从而为企业正确进行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决策,确定最佳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二、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一)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也称对比分析法,是指对经济指标的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其主要作用在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指明方向。比较分析法是成本报表分析的最基本方法。根据分析的目的与要求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成本的实际数与成本的计划或定额数对比,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2.以本期实际数与前期(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高水平)的实际数对比,

观察企业成本的变动情况和变化趋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改进情况。◼3.以本企业实际数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找出差距,推动企业改进经营管理。(二)比率分析法◼1.相关比率分析法◼相关比率分析法是

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来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规模不同等原因,单纯地对比产值、销售收入或利润等绝对数的多少,不能准确说明各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水平,如果计算成本与产值、销售收入或利润相比的相对数,即产值成本率、销售

收入成本率或成本利润率,就可以反映各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水平。相关比率分析法是比率分析法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在成本效益分析中被广泛采用。◼2.构成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比率分析法。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某项

成本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来分析其内容构成的变化的一种方法。例如,将构成产品成本的各个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与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计算其占总成本的比重,然后把不同时期同样产品的成本构成进行比较,

可以观察产品成本构成的变化,了解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三)因素分析法◼1.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又称因素替代法,是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形式,是用来分析引起某个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是:◼(1)确定某项指标由哪几个因素

组成;◼(2)确定各个因素与该指标的关系,是加减还是乘除关系;◼(3)采用适当方法分解因素;◼(4)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数额。◼【例10-1】某企业201×年原材料费用实际为40194元,计划为400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了194元,其原材料消耗情况见表10—7所示。

◼2.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应用原理与连环替代法是一致的,只是计算程序不同。差额计算法的特点是先计算各因素的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额,然后按连环替代法相同的顺序依次求出各因素变动对总指标的影响程度。◼【例10-2】以【例10-1】的资料为例,差额计算法

分析见教材234页所示。第二节成本报表的分析◼三、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分析◼1.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通过对全部产品进行分析,一是可以了解企业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二是掌握各项因素对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2.可比产品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指标和计划完成情况的资料,分别反映在企业的成本计划和成本报表中。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应按如下步骤进行:◼(1)首先,应确定分析的对象,即以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降低率指标与计划降低额、

降低率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2)其次,确定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影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有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和产品的单位成本。◼【例10—3】某企业201×年12月份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表,见表10—8所示。其分析见教材235页。第二节成本报表的分析◼四、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应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单位成本实际数与计划、上期或历史先进水平的数

额相比,了解其升降情况;然后对重要产品按成本项目对比,研究其成本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单位成本升降的原因。◼【例10—4】某企业对其生产的乙产品单位成本进行分析,见表10—9所示。分析过程见教材236页。(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分析◼1.直接材料项目的分析◼直接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

较大,节约使用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影响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因素有两个,即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在对产品单位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时,主要分析这两个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其公式见

教材236页。(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分析◼【例10—5】仍以【例10—4】中的乙产品为例,直接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见表10—10所示。分析结果如下:◼材料耗用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0.2-10)×40+(7.8-8)×20=4(元)◼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41-40)×10.2+(19-20)×7.8=2.40(元)◼各种因素变动对直接材料费用的影响值◼=4+2.40=6.40(元)(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乙产品单位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实际比计划超支了6.40元,这是由于材料消

耗量变动超支4元和材料价格变动超支了2.40元综合影响的结果。从各种材料看,A材料超支18.20元,超支的原因是材料消耗量增加和材料价格上涨两种因素,应进一步分析材料消耗量增加和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以降低材料成本;B材料节约

了11.8元,节约的原因有材料消耗量减少和材料价格下降两种因素,应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因,以进一步总结经验,挖掘企业内部降低材料成本的潜力。(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分析◼2.直接人工项目的分析◼直接人工项目

费用的分析必须结合工资制度来进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导致影响直接人工费用的因素也不同。◼在计件工资制度下,影响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的因素是计件单价,在计时工资制度下,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费用受工时数和小时工资率变动的影响。◼单位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

工时-计划单位工时)×计划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工时×(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工资率)(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分析◼【例10-6】仍以【例10-4】中的乙产品为例,乙产品直接人工费用有关资料见表10-11所示。◼根据表10—11的资料,可以计算单位工时变动和小时工

资率变动对直接人工费用的影响:◼单位工时变动的影响=(19-20)×5=-5(元)◼小时工资率变动的影响=19×(5.50-5)=9.50(元)◼各项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费用的影响=-5+9.50=4.50(元)◼从上面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乙产品单位成本中直

接人工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了4.50元,是由于小时工资率升高导致的结果。(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分析◼3.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单位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的分析,通常与计时工资制度下的直接人工费用的分析类似,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受单位产品消耗的生产工时和小时制造费用率

两个因素影响。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工时-计划单位工时)×计划小时制造费用率◼小时制造费用率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工时×(实际小时制造费用率-计划小时制造费用率)(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项目分析◼【例10—7】仍以【例10—

4】中的乙产品为例,乙产品制造费用有关资料见表10—12所示。◼根据表10—12的资料,可以计算单位工时变动和小时制造费用率变动对制造费用的影响:◼单位工时变动的影响=(19-20)×2=-2(元)◼小时工资率变

动的影响=19×(2.20-2)=3.80(元)◼各项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的影响=-2+3.80=1.80(元)◼从上面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乙产品单位成本中制造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了1.80元,是由于小时制造费用

率升高导致的结果。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