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如何防范氯气事故.docx,共(5)页,18.560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71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氯气(chlorine)是氯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Cl2。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气大。熔点-101.00℃,沸点-34℃。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氯气中混合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
之一,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也可用作为强氧化剂。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如PVC)、合成纤维、染料、农药、消毒剂、漂白剂以及各种氯化物。自然界中的氯多以Cl-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或海水中,也有少数氯以游离态存在于大气层中,不过此时的氯气受紫外线经常会分解成两个氯原子(自
由基),氯气也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单质之一。氯气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并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控。安全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
设备。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液氯气化器、储罐
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氯压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氯气输入、输出管线应设置紧急切断设施。避免与易燃或可燃物、醇类、乙醚、氢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
警示标志。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吊装时,应将气瓶放置在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筐中进行吊运。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残留有害物时应及时处理。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
)氯化设备、管道处、阀门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高强度耐氯垫料,严禁使用橡胶垫。(2)采用压缩空气充装液氯时,空气含水应≤0.01%。采用液氯气化器充装液氯时,只许用温水加热气化器,不准使用蒸汽直接加热。(3)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
,必须装有排污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三氯化氮含量。如果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及时排污,并且操作不当,易发生三氯化氮爆炸、大量氯气泄漏等危害。(4)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5)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气瓶
应保留2kg以上的余量,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应保留5kg以上的余量。充装前要确认气瓶内无异物。(6)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相对湿度不超过80%,防止阳光直射。(2)应与易(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区要建在低于自然地面的围堤内。气瓶储存时,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3)对于大量使用氯气钢瓶的单位,为及时处理钢瓶漏气,现场应备应急堵漏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具。(4)禁止将储罐设备及氯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并远离频繁出入处和紧急通道。(5)应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
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不得在人口稠密区和有明火等场所停靠。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2)运输液氯钢瓶的车辆不准从隧道过江。(3)汽车运输
充装量50kg及以上钢瓶时,应卧放,瓶阀端应朝向车辆行驶的右方,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垛高不得超过2层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车上应有应急堵漏工具和个
体防护用品,押运人员应会使用。(4)搬运人员必须注意防护,按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搬运时,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监卸监装;夜晚或光线不足时、雨天不宜搬运。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搬运时,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的同意,还应有遮雨等相关措施;严禁在搬运时吸烟。(5)采用液氯气
化法向储罐压送液氯时,要严格控制气化器的压力和温度,釜式气化器加热夹套不得包底,应用温水加热,严禁用蒸汽加热,出口水温不应超过45℃,气化压力不得超过1MPa。应急处置措施o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
限制出入。o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o如有可能,抢修中应利用现场机械通风设施和尾气处理装置等,降低氯气污染程度。o液氯钢瓶泄漏时,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
间;o易熔塞处泄漏时,应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o瓶阀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o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o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o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o
泄漏钢瓶应尽快使用完毕,返回生产厂。o在运输途中钢瓶泄漏又无法处理时,应将载氯瓶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使氯气危害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