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环境危害及措施

DOC
  • 阅读 6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4.629 KB
  • 2023-04-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9.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温作业环境危害及措施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温作业环境危害及措施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9.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9.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温作业环境危害及措施.docx,共(4)页,14.629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64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职业危害定义: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二、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从200年前的产业革命至今,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

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生各类事故125亿人次,死亡110万人,平均每秒有4人受到伤害,每100个死者中有7人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8000人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1万人死于职业事故,1.5亿工人遭受职业

伤害。我国职业危害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全国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2500万人以上,到1998年,全国累积尘肺患者542041人,累积死亡127147人。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成的

死亡人数及新发职业病人数,中国均局世界首位。三、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生命权利(人权)。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4、职业危害有损中

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

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五、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基本原则:1、当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预防与-控制对策上的要求;2、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顺序;3、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

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4、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高温作业环境危害及措施高温作业定义: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度或2度以上

的作业。生产性热源: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的流动和热辐射四个因素。高温作业的类型:一类是高温、强辐射热作业,属于干热型作业。另一类是高温、

高湿作业,这种作业又称湿热作业。高温的危害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主要的生理功能改变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泌尿、消化系统变化。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同时高温作业可

引起职业中暑。防暑降温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合理安置热源,尽量远离操作者;隔热措施:建筑物隔热、设备隔热(热绝缘、热屏蔽);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及空调降温。2、卫生保健措施:1)高温作业工人就业前及夏季以前应做好职业性体检,对患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

高血压、甲亢、肝肾疾病等职业禁忌症人员,不得从事高温作业。2)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提供清凉饮料。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