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DOC
  • 阅读 8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3.770 KB
  • 2023-04-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9.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9.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9.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docx,共(3)页,13.770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09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破坏心脏正常工作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越大。按照通过人体电流大小的不同,以及人体呈现状态的不同,可将电流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

流。一、感知电流定义: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成年男性:约1.1毫安。成年女性:约0.7毫安。二、摆脱电流定义: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6毫安最小摆脱约为9毫安。成年女性:平均约为10.

5毫安最小摆脱约为9毫安。三、致命电流定义:指在较短时间内危机生命的最小电流。致命电流:50毫安说明: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称为致命电流。第二通电持续

时间通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越危险。原因是:(1)通电时间越长,体内积累局外能量越多,心室颤动的危险性越大(2)心脏搏动每一周期中,只有心脏收缩与舒张之间01.秒左右的易激期对电流最敏感,通电

时间越长,重合这段危险时间的可能性越大,危险性越大;(3)通电时间越长,人因出汗等原因使得人体电阻降低,人体通过电流进一步增加,触电危险性增加。第三电流的频率频率25-30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10Hz以下和10

00Hz以上,伤害程度明显减轻,但电压较高,仍有点击致死的危险。我国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属对人体伤害最严重的交流电之列。第四电流的途径电流通过人体任意途径都可能使人死亡。例如,电流经过某一局部,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紊乱而导致死亡,电流通

过人的头部会使人昏迷,甚至不醒而死亡。心脏是人的薄弱环节,通过心脏的电流越多,点击致命的危险性越大。所以,从左手到前胸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从手到脚,从左手到右手都是很危险的的电流途径;从左脚到右脚的电流途径的危险性小,但可能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经过全身或引起

其他二次事故。第五人体状况人体的平均电阻可按100欧姆-3000欧姆考虑,一般正常情况下按1000-1500欧姆计算。但接触电压一定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人体电阻。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电阻包

括人体的内部电阻和皮肤电阻。人体电阻不是固定不变的。接触电压增加、皮肤潮湿程度增加、通电时间延长、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增大、环境温度升高以及皮肤破损都会是人体电阻降低。我们以接触到250V交流电为例说明人体电阻的变化:(我国民用的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V,离

变压器较近,电压可达240V。)皮肤干燥:1500欧姆(干燥场所,电流途径单手至双足的人体电阻)皮肤潮湿:1000欧姆(潮湿场所,电流途径单手至双足的人体电阻)皮肤湿润:650欧姆(特别潮湿场所,电流途径单手至双足的人体电阻)浸入水中:325欧姆(游泳池或浴池中,基

本上是体内电阻)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精神正常与否是决定触电伤害程度的内在因素。患有心脏病、结核病、精神病、内分泌器官疾病和酒醉者,由于自身抵抗能力较差,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触电的后果更严重。此外,女性和儿童触电的危险性都比较大。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