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绪论-课件

PPT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0 页
  • 大小 3.076 MB
  • 2023-03-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天然药物化学-绪论-课件.ppt,共(60)页,3.076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68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天然药物化学MedicinalChemistryofNaturalProducts参考书:上篇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第三章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第四章天然药物的结构研究中篇各论第五章—第十五章(第六、十四章自学)下篇新药研发第

十六章—第十八章(新药研究开发的程序与策略)1.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3.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4.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5.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在药学

中的作用和地位;2.明确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目的和意义3.掌握生理活性成分和无效成分之间的关系4.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教学目的要求:1.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3

.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4.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5.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绪论1.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1天然药物化学(MedicinalChemistryofnaturalproducts)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

的一门学科。1.2研究内容: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生物合成途径★结构鉴定第一章绪论★药效与生理活性、全合成、结构修饰与改造、构效关系等1.3.天然药物的

来源中草药中药(各级标准收载)草药(地方、民间习用)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海洋生物微生物天然药物天然药物化学(ChemistryofNaturalMedicine)中药化学(Chemist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天然产物化学

(ChemistryofNaturalProducts)第一章绪论世界范围中国高等植物13~15万种,其中药用植物约14500种以上。活性筛选仅占5%,化学成分研究则更少。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繁多,其中种子植物就有25700余种,药用植物11800多种,常用500

0余种。1)植物药1.4.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章绪论2)中药、民族药中药:《本草纲目》(明·李时珍)中记载1892种《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中又补充1021种草药:民间用药,无人统计有多少我国有

56个兄弟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民族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蒙、维药…….等约有1500余种。1.4.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章绪论《中华药海》(1994年):8000多种天然药物普查(1994年完成):12807种3)海洋生物它是目前新

开发的目标。海洋占整个地球的表面的71%,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巨大天然库,现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的“蓝色国土”面积为470万平方公里,1.8万公里海岸线,开发前景非常广阔。4)微生物5)

动物药6)矿物药1.4.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天然药物:指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及其部位、生物提取物与榨出物及从中分离得到的纯化合物(天然化学药物)。第一章绪论1.5.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2)

有效部位(Effectivefraction,orpart)指天然药物中具有治疗作用的一类或数类化学成分的总称,如: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某个极性部分等。3)无效成分(Ineffectivefraction,orpart)与有效成分共存的

无药效作用或其他毒副作用。4)有毒成分NOOOCH3OCH3CH2小檗碱Berberine1)有效成分(Effectiveconstituent)单体化合物:1)具有确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2)具有一定的理化常数3)

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第一章绪论生物活性成分Bioactiveconstituent1.6天然药物的特点1)化学成分复杂2)具有多种临床用途鸦片(大烟、阿片、阿芙蓉)如:鸦片吗啡——镇痛作用罂粟碱——解痉作用可待因——止咳作用罂粟(Papaversomniferum)第一章绪论天

然药物中真正完全阐明有效成分的品种并不多,更多的只是一些生理活性成分,即经过不同程度的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体内、体外)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但是它们并不一定是真正代表该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有效成分。因

此,对天然药物的研究,必须缜密地、系统地、全面地进行才能真实地反映该药物原有的生物活性。第一章绪论1.6天然药物的特点第一章绪论注意:辩证地理解“有效”与“无效”的相互关系。1)“有效”是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作用;2)同类成分对于不同的中药,作用不同。地榆、五倍子鞣质:收敛、止血、抗菌消炎

灵芝、人参、猪苓、香菇多糖:抗肿瘤天花粉中的蛋白质:引产3)有些无效成分,虽无特定疗效,但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或者有助于药效成分的溶出或稳定。1.7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类别(自学)第一章绪论1)化学结构分类法:依据分子的骨架结构(skeletonsruct

ure)分类2)生理活性分类法:依据生理活性分类,如:激素、强心苷、维生素等3)来源分类法:依据植物来源分类,如:鸦片生物碱、人参皂苷等4)生源分类法:依据生物合成来源分类5)生源结合化学分类法1.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3.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

况4.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5.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绪论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1)从天然药物中研制开发新药(包括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与改造、全合成)1983~1994开发的新药中有41%来源于天然药物这是我们学习天然药

物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第一章绪论在抗感染药和抗癌药物中,来源于天然药物的超过60%从天然药物中研制开发新药的方式:a)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有效成分,直接开发为新药;b)以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leadingcompound),经过结构修饰制备有效衍生物,从中开发新药;c)根据生物活性成分的结构进行

人工合成或受天然产物结构的启发进行人工设计和合成。有人预测,未来的天然药物将与化学药物平分秋色,与生物药物一起呈三足鼎立之势。d)从天然药物(包括中药)中开发有效部位新药:如:银杏叶提取物;绿茶多酚提取物Veregen

软膏:2006年10月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植物性处方药,用于治疗人类乳突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生殖器疣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2)探索天然药物(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如:*中药元胡中的13种生物碱为我国首次发现并鉴定结构的*民间草药鹤草

芽驱蛔,其活性成分鹤草酚也是我国发现的,现已合成成功第一章绪论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3)开辟新药源a)西药药源的扩大:天然药物的研究中发现了具有各种生理活性的成分,如:抗菌消炎药,西药有抗菌素,现在发现天然药物中有许

多成分有抗菌消炎作用。如:黄连素、双黄连粉针(复方)、穿心莲内酯等,这些发现,使抗菌素的药源扩大了。b)中药药源的扩大:根据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特征和性质,结合植物的亲缘关系或化学分类学,开辟新的药物资源。如:小檗碱,从黄连中分离鉴定后,又发现三颗针、古山龙等新资源,成为小檗碱生产的主要原

料。第一章绪论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4)解决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a)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品质评价的研究(包括仿生)b)复方中药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c)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研究(控制中药材的质量)d)中药标准提取物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e)中

药剂型改进的研究(提高临床疗效)f)中药炮制的原理研究(为中药炮制提供现代科学根据)研究阐明中药药效以及毒副作用物质基础是上述工作的前提与基础。5)从天然药物中研制高质量的保健品第一章绪论例:黄芩,清热解毒南方:黄芩有小毒,必须以冷水浸泡至

色变绿去毒后,再切制成饮片北方:黄芩遇冷水变绿影响质量,必须用热水煮后切成片,以色黄为佳OOOHROHOOOOHHOHOOOOOOH[O]黄芩苷黄芩素(黄色)绿色★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根据1)炮制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

用、便于贮藏和运输;2)研究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以利于阐明炮制原理;3)改进传统炮制方法1.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3.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4.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5.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绪论3.1国际发展

史1)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与形成1769酒石酸(酒石)1775苯甲酸(安息香)1778乳酸(酸乳)1785苹果酸(苹果)观点2:“植物中有机酸的研究促成有机化学及植物化学的形成”1773尿素(脲)舍勒(K.W.Sheller)柏格曼(Bargmann)1822瑞

香苷1830苦杏仁苷观点1:“植物中只有酸性物质”卢勒(Rouelle)1776尿酸(脲)第一章绪论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概况3.1国际发展史1)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与形成第一章绪论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观点3.“生物碱的研究是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的开端。”1803~1806吗啡(鸦片)德罗逊(De

rosen)斯托勒(Sertürner)1818士的宁碱1820咖啡因1820喹宁1828尼古丁1831阿托品1833乌头碱morphineNOCH3HOOH3.1国际发展史第一章绪论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2)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衰a)合成药物的

工业化生产制约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磺胺药(1935)、维生素问世四十年代盘尼西林的使用五十年代形成了新药上市的黄金时代b)药害震惊全球HOOONCNCOThalidomide西德1956年出售镇静药“反应停”-肽胺哌啶酮到1962年就引起数千例畸胎。第一章绪论OHHONOOOC

H3CH3CH3CH3NClCH3OHCH3OCH3ONOCH3HOCH3NNOCOHCH3OHCH3OCOHHOCH3OCH3OCH3OCH3NHNC2H5COOCH3OHHHC2H5OCOCH3HCOOCH3HONCH3ONRHOCOCH3OOCOCCCOOHHHNHCOOCH3CO

OOHOHOHH美登木碱(Maytansine)利血平(Reserpine)紫杉醇(Taxol)长春碱(Vinblasti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c)大规模寻找天然活性物质3.2国内发展史第一章绪论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概况明代1575年,《医学入门》和《

本草纲目》中都记载了从五倍子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为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它比瑞典药师及化学家舍勒(K.W.Schelle)从天然药物中制得到有机酸要早200年。还有,如用升华法制取樟脑的过程见于1170年洪遵著的《集验方》,后由马可波罗传至

西方。欧洲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提出樟脑的纯品。古代中国的医药化学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故有“医药化学源于中国”的高度评价。1)古代3.2国内发展史2)近代天然药物化学的引进和创建阶段a)二十年代主要成就是麻黄碱的研究同时还对闹羊花、莽草、延胡索等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b)三十年代进行了中药延胡索、防己、贝母、陈皮、细辛、钩吻、洋金花、除虫菊、雷公藤、三七、广地龙、柴胡中成分的分离工作。赵承嘏、黄呜龙等:延胡索—延胡索乙素(dl-Tetrahydropalmatine)庄长恭等:粉防己—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

);粉防己碱(Tetrandrine)ORONH3COCH3OCH3NOCH3OH3CHHH3CONH3COOCH3OCH3延胡索乙素粉防己碱R=CH3防己诺林碱R=OH第一章绪论3.2国内发展史2)近代天然药物化学的引进和创建阶段c)四十年代主要研究了常山的抗

疟有效成分,定出了常山生物碱的分子式、母核,并和国外学者共同研究取得一定成绩。另对羊角拗、远志、前胡、丹参。射干、使君子等也做了许多工作。这三、四十年中,我国科学家虽然在有效成分及药理方面做了一些艰苦的工作,但在化学成分结构的研究上却较少突破,新成分的发现也较少。第一章绪论

3)现代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五十年代以后a)利用丰富药源生产药物麻黄素、芦丁、洋地黄毒苷、咖啡因、黄连素、粉防己碱、加兰他敏、山道年等。b)减少进口、自给自足药物地高辛、西地兰、麦角新碱、秋水仙碱、阿托品、

东茛菪碱、长春碱、长春新碱、薯蓣皂苷元等。c)民间草药发掘药物颅痛定、岩白菜素、天花粉素、川楝素、黄藤素、鹤草酚、焊菜素、亮菌甲素、棉酚、羟基喜树碱等。3.2国内发展史第一章绪论3.2国内发展史3)现代天然药物化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d)特色天然化学药物如青蒿素、三尖杉酯

碱、山茛菪碱、天麻素、靛玉红、齐墩果酸、丁公藤碱II、高乌头碱、石杉碱甲、川芎嗪等。e)改构药物如抗痫灵、常咯啉、联苯双酯等。f)合成药物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山茛菪碱、天麻素、咖啡因、靛玉红、川芎嗪、大蒜新素、罂粟碱等。第一章

绪论天然药物化学家第一代(30-40年代)赵承嘏黄鸣龙庄长恭高怡生第二代(50-60年代)朱子清林启寿邢其毅梁晓天黄量姜达衢周维善王宪楷赵守训第三代(70-80年代)徐任生姚新生于德泉周俊孙南君陈耀祖贾忠健陈延庸张如意潘德济陈英杰闵

知大第四代(80-90年代)陈仲良孙汉董吴厚民王锋鹏……1.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3.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4.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5.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绪论4.1化学结构研究1)快速NOCH3HOOHNNO

COHCH3OHCH3OCOHHOCH3OCH3OCH3OCH3morphine发现确定结构人工合成证实Reserpine提取分离:1803-1806提出结构:1925合成证实:19521952-19564.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发展趋势第一章绪论4.1化学结构研究4.天然药化

研究发展趋势2)微量生物碱(Alkaloids)1803-19529509501952-1962110720571962-1972344355001972-1987450010000HCH3H3COCH2NOCH2H3CNOCH3OCH3OHOHH莲心碱(Liensinine)3)准确经典

化学方法现代波谱方法50年代IR60年代1H-NMR70年代13C-NMR80年代2D-NMRMSX-ray第一章绪论4.2研究的重大转变病理模型动物模型离体气管细胞水平分子水平酶水平血清药理粗总皂苷:天然4.1%组织培养21%薯蓣皂苷元:天然

1.5%组织培养2.5%4.4注重结构改造和仿生合成1)解决植物活性成分含量偏少2)合理保护药用资源1.活性成分研究转向微量、水溶性、大分子成分2.由单纯化学转向生物活性成分研究3.由单味中药转向复方中药4.生物活性检测转向细胞、分子水平

4.3组织培养4.天然药化研究发展趋势第一章绪论1.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3.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4.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5.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方法第一章绪论5.学习《天然药物化学》方法(一)基本骨架类型及其结构特征1.基本骨架2.主要活性化合

物(二)各类成分的理化性质1.共性1)鉴别反应(1)沉淀反应(2)显色反应2)溶解性3)酸碱性2.特性(三)各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1.利用不同溶解度2.利用不同酸碱性3.利用层析分离法(四)各类成分的结构测定方法1

.各类成分的主要化学反应2.主要成分的波谱特征理论和实践并重特别注意第一章绪论•二级学科: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天然药物化学药学科学★结构类型与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生物合成途径★结构鉴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上篇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合成第三

章提取分离方法第四章结构研究第二章生物合成生物合成(biosynthesis)是研究天然产物形成的规律的科学。天然药物生物合成的目的:探讨生物体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源途径及形成规律,研究从前体经中间体至产物的形成历程,涉及的反应机制等,为新药研发中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

天然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一次代谢产物(primarymetabolites):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对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meta

bolites):生物碱、黄酮类、苷(甙)类、醌类、萜类、挥发油、苯丙素类、甾体类、鞣质、树脂、色素等某个属、种或系统的生物所特有的,主要在植物、微生物中比较常见的物质。这类化合物结构富于变化,多数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1.一次代谢和二次代谢CO2H2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葡萄糖糖代谢赤藓糖4-磷酸hv

/叶绿素生物碱类肽类含氮化合物醌类木质素、木脂体黄酮类苯丙素类鞣酸类莽草酸芳香族氨基酸脂肪族及芳香族聚酮类嘌呤、嘧啶脂肪族氨基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甲羟戊酸甾类萜类胡萝卜素类脂肪酸类前列腺素类核苷核苷酸类丙二酸单酰辅酶A胆碱、啉类δ-氨基乙酰丙

酸三羧酸循环·(TCA)丁酮二酸a-酮戊二酸丁二酸2.生物合成假说的提出(自学)3.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AA-MA途径(C2单位):脂肪酸、酚类、蒽酮类等化合物MVA途径(C5单位):萜类、甾类等桂皮酸途径、莽草酸途径(C6-C3单位):香豆素、木脂体等苯丙素类化合物氨基酸途径:生物

碱类化合物复合途径:第二章生物合成3.1醋酸-丙二酸途径(acetate-malonatepathway,AA-MA途径)*脂肪酸、酚类、蒽酮类等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ATPADPCH3COSCoACOOHCH2COSCoA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CH3COCH3COA

CPCOOHCH2COACP缩合CH2COACPCH3CO乙酰醋酸(acetoaceticacid)[还原]NADPHNADPCH2COACPCH3CH2[缩合]+CH2COOHCOACPCH2COACPCH3CH2CH2CONADPHNADPCH2COACPCH3CH2CH2CH2Cn+2,

n为偶数CH3CH2nCOOH图1-3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1)脂肪酸类*出发物*延伸碳链的物质*发生的反应(脱CO2)3.1醋酸-丙二酸途径CH3COSCoACH2COSCoACOOH+3XCH3COCH2COCH2COCH2COSCoAOOSCoAOOSCoAH3COOOOC

H3COOH12567HOOH2715OOOHH3COOOOSCoAO16OHHOOHO酚类的生物合成途径间苯二酚型间苯三酚型四乙酸内酯型2)酚类Polyketide*只有缩合过程芳环上的含氧取代基多相互处于间位3.1醋酸-丙二酸途径3)蒽酮类OOHOOHCH3CH

3OOOOCH3OOOHOOHCH3CH3OOOOEnzOOOOOOCH3OEnz1acetylCoA+6malonylCoAOOOOOOEnzOCH3CH3CH3OHOOHCH3OOHOHOCH3CH3OOO

OOOOCH3OOEnzO1acetylCoA+7malonylCoA红镰刀菌素(rubrofusarin)决明内酯(toralactone)(torachrysone)大黄素甲醚(physcion)决明子的部分成分聚

酮类化合物可根据分子结构中醋酸单位的数目进行命名,如:聚戊酮类、聚己酮类等。3.2甲戊二羟酸途径mevalonicacidpathwayMVA途径萜类、甾类类胡萝卜素类acetylCoAOOSCoAHOOCSCoAHOO乙酰辅酶A

乙酰乙酰辅酶AHOOCOHHO2NADPH2NADPHOOCOHOPP2ATP2ADPPPOPPOADPATPCO2甲戊二羟酸(MVA)甲戊二羟酸-5-焦磷酸(mevaloyl-5-pyrophosphate)焦磷酸异戊烯酯(IPP)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APP)单萜(monoterpenoids)

焦磷酸香叶酯(GerPP)倍半萜类(sesquiterpenoids)焦磷酸金合欢酯(FarPP)二萜类(diterpenoids)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GergerPP)反式角鲨烯三萜类(triterpenoids)甾类(steroids)carteno

idsPPPOOPOPP六氢番茄碱(phytofluene)PP=P2O5H2(pyrophosphate)PP1NADPHacetylCoA甲戊二羟酸单酰辅酶A(HMGCoA)甲戊二羟酸途径经验的异戊二烯

法则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1)桂皮酸途径3.3桂皮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cinnamicacidpathwayandshikimicacidpathway)苯苯苯HHH2NHCO2HRS苯苯苯苯CO2HHR苯苯苯CO2

HPALNH3HOH2NCO2H苯苯苯CO2HHO苯苯苯苯苯苯CO2HHO苯苯苯苯苯苯HOMeOCO2H苯苯苯HOMeOCO2HHOMeOCH2OHHOHOCO2HHOHOCO2H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

苯苯苯苯NH3TAL桂皮酸途径C6-C3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木质素类C6-C3-C6黄酮类苯苯苯4-苯苯OOHCOOHOOHHOPOOHOHCOOHHO苯苯苯苯苯(dehydroquinicacid)OCOOHO

HOH苯苯苯苯苯(dehydroshikimicacid)COOHOHOHHO苯苯苯苯苯苯3-苯苯(shikimicacid3-phosphate)COOHOHOHOPOOHOCOOHCOOHP5-enoylpyruv

yl-3-phosphateCOOHOHOCOOH苯苯苯(chorismicacid)OHHOOCOCOOH苯苯苯(prephenicacid)COOHOCOOHHNH2苯苯苯苯COOHNH2苯苯苯苯苯苯(anthranilicacid)NCOOHHNH2H苯苯苯COO

HOOHCOOHHNH2OH苯苯苯苯苯苯OOHOHPOOHOOHHPPPEPCOOHOPEPPPOOHOHOPCH2O图1-8莽草酸途径2)莽草酸途径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桂皮酸途径氨基酸途径3.4氨基酸途径(amino

acidpathway)1)天然产物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均由此途径生成2)作为生物碱前体的氨基酸:*脂肪族:鸟氨酸、赖氨酸*芳香族: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NCH3OCOCHCH2OH苯苯苯

NOH苯苯苯苯NH2NH2COOHNCOOHNH2H2NNH2COOHNNHOOCCH3H苯苯苯麦角酸石榴皮碱莨菪碱鸟氨酸赖氨酸色氨酸a-酮酸还原、氨化?途径1)一个化合物分子有来自2个或2个以上不同生物合成途径的单元3.

5复合途径OHCOOHCH3OOOOOAA-MAMVAOHHOCOOHCH3苯苯苯苯苯(cannabigerolicacid)OHCOOHCH3HO苯苯苯苯苯(cannabidiolicacid)CH3COOHOOHOOCHOO

CNH2AA-MA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OHOOONH3苯苯苯苯苯苯苯大麻萜酚酸大麻二酚酸查耳酮二氢黄酮2)一个化合物分子在不同植物中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OHOHHOCOOHCOOHCOOHHOOHOHCH3OHHOCH3OHHOCOOH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苯123图1-10没食子酸的生物

合成途径老鹳草Epicoceumnigrum漆树苔藓酸苔黑酚没食子酸莽草酸桂皮酸4.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对天然化合物进行结构分类或推测结构;2)对植物化学分类学及仿生合成等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3)对采

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物质生产有实际指导意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生源研究主要是研究各类成分在体内生物合成的途径,各种酶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中间产物的化学并测定它们的结构。●生源研究的意义:思

考题1.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在药学专业中的作用。2.何谓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无效成分?它们与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关系如何?3.天然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与主要成分间相关性如何?4.你所知道的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中有哪些

共同点?结束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853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