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课件.pptx,共(43)页,724.721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68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龙晓东2012年2月1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内容◼定义◼术前准备◼预防用药目的与意义◼预防用药适应证◼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预防用药的选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常见问题探讨2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围手术期预
防使用抗菌药物4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何谓清洁手术◼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
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20105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具体?◼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
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6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准备1◼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
前不应当参加手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20107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准备2◼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20108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准备3◼尽量缩短患者术
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20109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意义◼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普通
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1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能不能降低切口感染率?◼清洁切口不能-因为要么是白预防,要么是接种数量太高无法预防。◼清洁-污
染及某些污染切口-可以,但这一观点正在受到挑战。◼预防用药有“黄金时段”–切口被目标细菌接种之前。因为初期数量少,较易控制。DAVIDC.SABISTO,克氏外科学精要.朱壮涌.等,主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811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什么?◼感染临界细菌密度–105个/克组织。◼不在麻醉引导阶段给药就不能明确降低切口感染率。◼感染的程度取决于入侵病原体的数目和毒性以及区域,以及以上因素与机体防卫机制互相角力的结果。DAVIDC.SABISTO,克氏外科学精要.朱
壮涌.等,主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812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局部抗菌药物冲洗、灌注对切口感染有用吗?◼对坏死组织、污染植入物,不果断处置,幻想用抗菌药物“清污”可以吗?◼手术室要一定要层流才能防止来自空气的感染吗?◼抗菌药物滥用-内源性感染向外源性感染演化的根本原因
。1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14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
防用药的适应证1◼一般情况下,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
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15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适应证2(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
切除术等。(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16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适应证3(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
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17围手术
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适应证4(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
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18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1◼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应在术前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
物已达到有效浓度。《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19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2◼预防用药应静脉滴注,溶媒体积不超过100毫升,一般应30分钟给药完毕,以保证有效
浓度。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另有规定,按药品说明书等有关规定执行。《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2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3◼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
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选择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时,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毫升,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21围手术期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4◼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22围手术期预防
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选择1◼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普通外科Ⅰ类(清洁)
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2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选择2◼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
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具体预防用药选择见附表,表中所列抗菌药物的剂量均为成人剂量。《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
意见稿)》卫生部200924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选择3◼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0.6~0.9克静脉给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1~2克静脉给药)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稿)》卫生部200925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选择4◼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果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0.5~1克静脉给药)或去甲万古霉素(0.4~0.8克静脉给药)预防感染。《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
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26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选择5◼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
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27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8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名称药物选择/单次使用剂量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静脉给药乳腺手术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静脉给药血管外科手术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
拉定1~2克或头孢呋辛1.5克静脉给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或头孢呋辛1.5克静脉给药腹外疝手术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静脉给药脾切除术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或头孢呋辛1.5克静脉给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
口术(高危者)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或头孢呋辛1.5克静脉给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危者)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或头孢呋辛1.5克静脉给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高危者)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或头孢
呋辛1.5克静脉给药其它部位(皮肤、腋下等)手术头孢唑啉1~2克或头孢拉定1~2克静脉给药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推荐表29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1◼严格遵守术中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
、死腔等关系密切,局部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不提倡用抗菌药物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3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2◼尽量不放引
流装置,如需放置应使用闭合式引流装置,并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装置不是持续预防用药的指证。《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31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
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3◼尽可能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使用可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以下各层组织。需出院后拆线的手术患者尽可能到病房由手术医生负责拆线。若发现切口感染,应及时进行相关抗感染治疗,有渗出或脓液的应及时取样做病原学检查。《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
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32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4◼需连台的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应安排在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后。在污染或污秽切口手术后应关闭手术室进行
消毒,符合要求方可实施连台手术。《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20093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常见问题探讨34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防御性医疗?◼外科医师即便知道某一类病人的感染率,但却不能
肯定地预测具体病人是否会术后感染。◼“自我保护”措施宁松勿紧,宁多勿少,宁贵勿贱,疗程宁长勿短,本意是不留“把柄”,实质上恰恰是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给今后抗感染治疗增加了困难。35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避免因忽视可能从抗菌药物中获益的患者或因发生术后感染而产生纠纷,为什么不
对所有手术后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择期手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非常低。◼在一些低危患者中,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实际上的确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阿尔登.H.哈肯.等,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外科学[M].许怀瑾.等,主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8436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
物什么是外科感染控制的原则◼引流◼清创◼换药◼饮食◼药物阿尔登.H.哈肯.等,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外科学[M].许怀瑾.等,主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8437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举例一◼患者:女39岁◼手术:双侧假体隆乳术◼手术麻醉过程:3-1210:45~11:45◼术前:头孢噻
肟皮试(+)◼术后:阿米卡星注射剂(丁胺卡那霉素)0.4gIV.dripqd氧氟沙星注射剂100ml*2IV.dripqd38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举例二◼患者:女25岁◼手术:双侧假体隆乳术◼手术麻醉过程:3-1117:00~18:00◼术前:头孢噻肟皮试(+)◼术后:阿米卡星注射
剂(丁胺卡那霉素)0.4gIV.dripqd39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小结◼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在细菌侵袭之前,药物必须足量存在于血液之中。◼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清洗所有病原菌是一种幻想,抗菌药物实际是一种最不
可靠的手段。◼抗菌药物的确会导致高耐药性环境,最终导致医院感染爆发,以及职业暴露。◼正确的感控措施、围手术期护理及外科处置最为重要。阿尔登.H.哈肯.等,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外科学[M].许怀瑾.等,主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844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耐药性是
生物进化的产物,耐药的细菌常常削弱其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会在自然生态中被淘汰。遵循这样的规律,降低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或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保护抗菌药物资源。曾仁杰(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级管理或重构抗菌药版图品牌企业再获先机.医药经济报,2011年05月20日
41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42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谢谢!4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