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抗恶性肿瘤药汇总培训课件.ppt,共(40)页,740.546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58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癌症发病和死亡地域分布1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2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内地癌症分布图令人心惊:肺癌居死亡首位地域分布明显3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4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
8/2023⚫绍兴市绍兴县:纺织企业9000余家,印染产能约占全国30%,因而也被誉为“建在布匹上的城市”。在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绍兴滨海工业区及周边已经有多个“癌症村”出现;⚫杭州市萧山区坞里村:工业园区陆续入驻了至少20多家化工企业,涵盖印染、制药等化工领域。从1992年至2005年,坞
里村有近60人患癌症去世,年纪多在四五十岁,最年轻者20多岁,多是肺癌、胃癌、肝癌;5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6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但是......7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恶性肿瘤的治疗l1、未广泛转移前,采用手术治疗,必要时配合化疗和放疗。l2、不能
手术的病例(如肿瘤离大血管太近或年老体弱)或肿瘤已广泛转移的病人,采用化疗和放疗。l3、白血病(非实体瘤),采用化疗。8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抗肿瘤药现状l1、对大多数肿瘤的疗效不理想。v2、对少数肿瘤有较高疗效,如:v绒毛膜上皮癌v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v睾丸肿瘤v恶性淋巴瘤9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抗恶性肿瘤药的缺陷v1.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严重损伤人体正常细胞,不良反应广泛、严重,病人不能耐受。v2.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l3.肿瘤静止期细胞(G0细胞)对药物不敏感。停药后,G0细胞重新进入增殖周期,引起肿瘤复
发。l4.肿瘤细胞易耐药性。10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和化疗药物作用的关系l肿瘤细胞根据增殖能力分三类:§1.增殖细胞群:不断按指数分裂繁殖,对药物较敏感。§2.非增殖细胞群(G0):暂时不增殖,对药物不敏感,是肿瘤复发根源。§3.无
增殖能力细胞群:细胞已老化,即将死亡。l生长比率(growthfraction,GF)增殖细胞群在全部肿瘤细胞中所占的比率。特点:GF值大的肿瘤,对药物较敏感;GF小的敏感性较差。11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细胞增殖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称为一个细胞增殖周期。按细胞内D
NA含量分为4期: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M期(分裂期)G2MG1S增殖细胞12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抗肿瘤药物按增殖周期中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分为两大类:l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增殖周期各期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如烷化剂、
抗癌抗生素等。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较强。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仅对增殖周期中某一期有较强作用。作用于S期的药物:羟基脲、阿糖胞苷、甲氨蝶呤作用于M期的药物:长春新碱、长春碱13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示意图周期非特异性
药物G2MG1无增殖能力细胞死亡S周期特异性药物烷化剂抗癌抗生素抗代谢药长春新碱类增殖细胞G0期细胞14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二.抗恶性肿瘤药按作用机制分类1.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机制药物胸苷酸合成酶
抑制剂5-氟尿嘧啶(5-FU)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HU)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MTX)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巯嘌呤(6-MP)15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2.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
物l烷化剂、丝裂霉素、顺铂、丙卡巴肼——与DNA交叉联结;l博来霉素——产生自由基破坏DNA结构。l喜树碱及其衍生物以DNA拓扑异构酶为靶点,引起DNA单链或双链断裂。16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l药物能嵌入DNA碱基对之间,
与DNA结合成复合物,阻碍RNA转录酶的功能,干扰转录,妨碍mRNA合成。Ø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Ø多柔比星doxorubicinØ柔红霉素daunorubicin蒽环类抗生素17抗恶性肿瘤药汇
总3/18/2023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l(1)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长春碱类、紫杉醇类l(2)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三尖杉酯碱l(3)干扰氨基酸供应的药物,L-门冬酰胺酶18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5.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l抑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的药物l糖皮质激素:强的松l雄激素:睾
丸酮l雌激素:已烯雌酚l雌激素受体拮抗药:他莫昔芬l无骨髓抑制作用。19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其他类l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l细胞分化诱导剂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
2023六、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原则l(1)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用药l生长比率较高的急性白血病,先用杀灭S期或M期的周期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其他各期细胞,待Go期细胞进入周期时,重复上述过程。21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l(2)联合使用抗癌机制不同的药物l
例如先用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环磷酰胺,再用抑制DNA合成的5-氟尿嘧啶,可能产生协同作用。l(3)联合使用毒性不同的药物l多数抗肿瘤药物均可抑制骨髓,可与轻微抑制或无骨髓抑制的博来霉素、泼尼松、长春新碱等合
用,以降低毒性、提高疗效。22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l(4)根据抗瘤谱不同选用药物l不同的肿瘤对不同的药物敏感性不同。l胃肠道腺癌:5—氟尿嘧啶、噻替派、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l鳞癌:博来
霉素、硝卡芥、甲氨蝶呤等。l肉瘤: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等。l(5)根据药代动力学规律用药l如长春新碱可减少甲氨蝶呤从细胞外流,使甲氨蝶呤在细胞内浓度增加,可提高甲氨蝶呤的疗效。使用甲氨蝶岭之前,常使用长春新碱。23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个论部分甲氨蝶呤(MTX)【药理作用】二氢
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也可干扰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临床用途】主要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24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氟尿嘧啶(5-Fu)【药理作用】是常用的胸腺苷
合成酶抑制类药。【临床用途】对消化道癌、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多见胃肠反应,重者出现血性腹泻。25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巯嘌呤(6-MP)【作用特点】主要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亦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用途】主要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黑色素瘤。【临床用途】治疗成人急粒和单核细胞白血病羟基脲(HU)阿糖胞苷(Ara-C)26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烷化剂: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杀灭各期肿瘤细胞。l
环磷酰胺(CTX)【药理作用】本身无抗肿瘤活性,经肝代谢后与DNA起烷化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临床用途】抗瘤谱广,对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好。【不良反应】膀胱刺激性大,引起特有的出血性膀胱炎。27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作用特点】抗
瘤谱广,选择性高。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是骨髓抑制。【作用特点】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对急性白血病无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久用可致肺纤维化等。塞替派(TSPA)白消胺(马利兰)28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破坏DNA的铂类配合物l顺铂
、卡铂【药理作用】抑制DNA复制和转录,DNA断裂和错码,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临床用途】抗瘤谱广,治疗转移性睾丸癌和卵巢癌是治疗睾丸癌最有效药物之一【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耳毒性。29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
23破坏DNA的抗生素丝裂霉素【作用特点】主要用于鳞状上皮癌,如头颈部肿瘤、阴茎癌等,与长春新碱、顺铂合用,治疗睾丸癌,效果佳。对骨髓及免疫功能影响小。大剂量可引起肺炎症状及肺纤维化。【作用特点】抗瘤谱广,用于胃癌、肺
癌、乳腺癌、慢粒、恶性淋巴瘤等。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博来霉素30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喜树碱、羟喜树碱【作用特点】抑制拓扑异构酶I,干扰DNA结构和功能。用于胃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和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31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l多柔比星(ADM,阿霉素)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特点】对S期、M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对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广谱抗肿瘤药,对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种实体瘤如乳
腺癌、肺癌等有效。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32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l长春碱类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长春碱(VLB)和长春新碱(VCR)【作用特点】主要作用于M期细胞。长春碱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长春新碱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好。长春新碱对
骨髓抑制不明显,但神经系统毒性突出,如指(趾)麻木、肌无力、面瘫等。33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调节体内激素平衡药物l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肿瘤和甲状腺癌等都与相应激素失调有关。l治疗:用激素或其拮抗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可抑制这些肿瘤生长,而且无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l缺点
:激素作用广泛,副作用较多,选用时需特别注意。34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l雌激素:如己烯雌酚,用于治疗前列腺癌。l雄激素:如甲睾酮、丙酸睾酮用于晚期乳腺癌。l泼尼松、地塞米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l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如他莫昔芬(tamoxifen),乳腺
癌35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六、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原则l联合用药的目的: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产生。l(1)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用药l增长缓慢的实体瘤,Go期细胞较多,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将增殖期及部分Go期细胞杀灭,驱动Go期细胞进人增殖周期,继用
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之。36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l生长比率较高的急性白血病,先用杀灭S期或M期的周期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其他各期细胞,待Go期细胞进入周期时,重复上述过程。l(2)联合使用抗癌机制不同的药物l
例如先用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环磷酰胺,再用抑制DNA合成的5-氟尿嘧啶,可能产生协同作用。l37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l(3)联合使用毒性不同的药物l多数抗肿瘤药物均可抑制骨髓,可与轻微抑制或无骨髓抑制的博来霉素、泼尼松、长春新碱等合用,以降低毒性、提高疗效。l(4)根据抗瘤谱
不同选用药物l不同的肿瘤对不同的药物敏感性不同。l胃肠道腺癌:5—氟尿嘧啶、噻替派、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l鳞癌:博来霉素、硝卡芥、甲氨蝶呤等。l肉瘤: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等。38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
/2023l(5)根据药代动力学规律用药l如长春新碱可减少甲氨蝶呤从细胞外流,使甲氨蝶呤在细胞内浓度增加,可提高甲氨蝶呤的疗效。使用甲氨蝶岭之前,常使用长春新碱。39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40抗恶性肿瘤药汇总3/18/2023